关于端午节的策划小学生
方案的目标和方向是整个策划的基础,必须清晰明确,能够为执行者提供明确的方向。关于端午节的策划小学生怎样写才正确?接下来给大家整理关于端午节的策划小学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端午节的策划小学生篇1
为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结合和美文化特色,通过“和在端午美在粽香”主题教育活动,将中华民族的气节教育、节气文化和学校特色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查一查
时间:__年__月__日
对象:1——6年级学生
要求:通过书籍或网络查一查关于端午节这一节日的相关知识,例如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屈原的故事、屈原的诗词等,准备在端午节当天跟同学分享。
展现形式:学生可以把所查内容记到笔记本上或整理成讲稿,拍照发到班级微信群。
讲一讲
时间:__年__月__日9:30-10:30
要求:各班在班级微信群里开展“和在端午·美在粽香”——端午知识讲一讲活动,班主任组织学生讲讲通过“查一查”了解到的端午相关知识。
1、对象:1——2年级学生
内容:讲讲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2、对象:3——4年级学生
内容:讲讲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讲讲屈原的故事。
3、对象:5——6年级学生
内容:讲讲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讲讲屈原的故事;讲讲屈原的诗词。
展现形式:以录制视频并发到班级微信群的形式分享。
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做一做
时间:__年__月__日10:30-11:30
要求:各班开展“和在端午·美在粽香”——端午节手工作品制作展示活动,班主任组织学生学做端午节手工作品。
1、对象:1——2年级学生
内容:同家长共同完成一个简单的手工作品,可上网学习。
2、对象:3——4年级学生
内容:学习并亲手编制一个端午节五彩绳。
3、对象:5——6年级学生
内容:学习并亲手包粽子,可以送给最爱的人。
展现形式:拍照发到班级微信群。
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尝一尝
时间:__年__月__日
要求:同学们同家人共同品尝端午特色美食,跟家长讲一讲你了解到的端午知识,听家长讲一讲她们小时候是怎样过端午节的故事等等。
展现形式:拍照发到微信群。
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以上为本次端午节主题体验课程系列活动的活动项目与具体要求,希望同学们积极踊跃的参加到本次活动中来,期待着同学们能在各项活动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最后祝广大师生和家长端午安康,阖家幸福。
关于端午节的策划小学生篇2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小学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的思想,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促进学校与家庭互动的常态建设,学校以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契机,开展"端午知多少"为主题的活动,通过活动,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端午节又时是一个可以和亲友团聚一起度过的节日,端午节也可以举行许多活动,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今天我们就来过一个特别的有意义的端午节。
二、活动日期
端午节,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
三、活动地点
教室
四、活动目的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纪念屈原,我们也要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
五、活动内容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同学们在家通过看书,上网查阅等途径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具体内容如下:
(1)、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讲述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4)、端午这一天家家户户为什么要插艾叶、包粽子?
2、各班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可以让学生办一期手抄报及图画粘贴,每班上交五份材料。
3、高年级学生可利用端午节活动时间进行端午知多少征文活动。
关于端午节的策划小学生篇3
一、相关资料: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二、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有关传说和习俗。
2、开展端午节赛诗会活动,让队员了解屈原的故事,培养他们爱国进取的精神。
3、开展“与妈妈共同包粽子”等活动,体验父母持家的辛劳。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一:“明端午历史”端午节知识竞赛(5月8日——16日)
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有其独特的由来传说和习俗活动,因此了解端午节蕴含的相关知识,这是端午节主题活动的首要内容。全体队员要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端午节的相关资料,去认识和了解端午节,通过活动对端午节的来源、传说故事、习俗活动都能了如指掌,争取更多的队员成为端午节知识的“小专家”。
具体安排:
第一步:活动准备阶段(5月8日——5月15日)
各中队有效利用这一段时间之内的晨会课、班队课,通过有效的形式组织队员主动了解端午节的来源、习俗活动等相关知识,同时认真部署好本中队开展现场知识竞赛准备工作。
第二步:三到六年级开展各年级段端午节知识竞赛活动(每个中队由2名队员参加比赛)
时间安排:5月15日下午第三节课
奖项设置:
中年级: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
高年级: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二)活动二:开展端午节赛诗会活动(5月8日-5月25日)
各中队在辅导员的带领下,搜集有关诗篇,先在本中队进行诗歌朗诵会,然后选派一名代表参加学校的赛诗会。
比赛时间:5月25日下午第三节课
比赛地点:四楼多媒体教室
奖项设置:
低年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
中年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
高年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三)活动三:开展“与妈妈共同包粽子”活动
在临近端午节期间,各辅导员布置学生在家与妈妈共同包粽子,并写一篇日记,在班队课上与全班学生进行交流。
活动四长命缕
目标:
1、知道我国有在端午节给儿童戴长命缕的习俗,加深对端午节的了解。
2、学习搓线的技巧。
幼儿反映:
显然,孩子们非常的喜欢搓长命缕,每天我都要给孩子准备一批制作的毛线。区域活动或课间休息时,都爱到美工区去搓长命缕玩,有些孩子一连搓了好几条戴在手上、脚上,有的甚至连脖子上也戴了一条。女孩子还戴着跳起了舞。
活动五做龙舟
目标:
1、通过观察、集体讨论,分工合作,运用捏泥、建构、绘画等手段创作龙舟。
2、增强合作性、创造性、动手能力。
关于端午节的策划小学生篇4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随着端午节脚步的临近,为了增进美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
粽叶飘香探端午,吾心情深爱中华
活动时间
__月__日——__月__日
活动内容
活动一:“明端午习俗”
活动时间:__月__日
活动对象:1-6年级
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有其独特的由来传说和习俗活动,因此了解端午节蕴含的相关知识,这是端午节主题活动的首要内容。全体队员要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一次线上少先队活动课,通过活动对端午节的来源、传说故事、习俗活动都能了如指掌,争取更多的队员成为端午节知识的“小专家”。
活动二:“诵端午诗歌”
活动时间:__月__日—__月__日
活动对象:1、2年级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当中也形成了许多的文化和习俗,而诗句很好的记录了端午的习俗,和作者在节日中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伟大诗人屈原的崇敬之情。
请大家用漂亮的硬笔书法练习纸,摘抄一首有关端午节的完整古诗词,发至班级群,和小伙伴一起分享,优秀作品还可以在学校微信平台上进行展示推送。
活动三:“传端午民俗”
活动时间:__月__日—__月__日
活动对象:3、4年级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有许多的传统习俗,其中艾叶也是能发挥一定作用的。人们喜欢把艾叶和菖蒲挂于门庭,可以起到驱除蚊虫,清新空气的作用,且艾草是一种能治病的中药,对人体健康有益。请大家与家长一起去采购艾叶,悬挂在家中,并且拍照发至班级群,与大家分享劳动成果!
活动四:“品端午美食”
活动时间:__月__日—__月__日
活动对象:5、6年级
相传屈原投江后,人们不让鱼吃掉屈原的尸体,就往江中扔粽子、包子等食物。所以就有包粽子、吃包子的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端午节吃粽子已有很悠久的历史,其种类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南方则有猪肉、火腿、香肠、肉丁等多种馅料。
请5、6年级的同学们与长辈一起,包粽子、包包子,将劳动过程和成果利用图片的形式与大家共享,最完美的作品,将在学校微信平台上进行展示推送。
关于端午节的策划小学生篇5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挖掘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向上向善的校园风气,加强广大师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认识,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鼓励全体师生在传统节日夯实“永远跟党走”的信念。__小学将于__月__日——__月__日期间开展“浓情迎端午,永远跟党走”活动。
活动主题一:五彩缤纷“绘”端午
活动对象:一、二年级
活动要求:利用画笔、超轻黏土、手工纸等以“我心中的端午”的为主题制作手工作品和绘画等……
成果要求:以拍照的形式上交作品,每班择优上报3份优秀作品。
活动主题二:立志爱国“品”端午
活动对象:三、四年级
活动要求:
1、队员们搜集_引用过的屈原所写的诗句,品味内涵,绘制一张A4大小的诗配画作品。2。搜集有关“端午”诗词,可选择一首并为其配画;或者制作手抄报。
成果要求:以拍照的形式上交作品,每班择优上报3份优秀作品。
活动主题三:意义深重“描”端午
活动对象:五、六年级
活动要求:以端午节为主题绘制一张A4大小的手抄报作品,文字内容要与介绍端午节由来、人物、故事有关,具体题材不限。
成果要求:以拍照的形式上交作品,每班择优上报3份优秀作品。
活动主题四:端午包粽
活动对象:全体少先队员
活动要求:少先队员在家长的带领下学习包粽子。观察粽子的外形,观看学习包粽子的步骤,准备好包粽子的材料:糯米、粽叶、棉线等……与家长合作完成。用实践行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与习俗,表达对祖国的深情祝福!
成果要求:以照片形式上交,每班择优上报3张。
备注:所有班级请于__月__日(星期二)下班前按要求择优上报作品,作品原图发送到班主任群,学校将在公众号进行推送展示。
关于端午节的策划小学生篇6
一、活动目的:
1.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活动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2.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纪念秋瑾。借端午节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节日的意义所在,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以及正在形成的民族正义感和爱国情操,激发每位学生的探索创造精神。
3.端午节也是一个与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好机会,可以与家人增进感情,体验亲情的魅力。
二、活动时间:6月3日——6月6日
三、活动安排:
1.举行一次有关端午节的主题班会。
(1)同学互相交流所知道的端午知识。
(2)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进行古诗文的交流或赏析。
(3)讲解有关屈原的故事和诗歌,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4)为学生讲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
2.“我向长辈学一技”主题活动
(1)在家里向长辈学习粽子的各种包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尝试用各种豆物作为佐料包粽子,并品尝不同地方、不同的风格、不同特色的粽子,感受粽子的香甜。
(2)和家长共同动手制做香囊,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3.体验端午情怀
(1)同学们将制作好的香囊送给家人,表达对家人的爱,让孩子学会感恩,感谢他们平日为同学们的辛劳。
(2)同学们将自己包好的粽子带到学校来与朋友、同学、老师一起分享,培养孩子之间、师生之间的友情。
(3)能够背诵有关端午的诗词名句,或介绍屈原的故事。
四、活动要求
1.班主任认真组织,查找相关资料,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作好记录。
2.各班也可自行设计活动内容。做好资料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