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方案网 > 学生范文 > 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看见

时间: 新华 读书笔记

在看这本书的官方简介时,我以为这是一本纯粹记录一名记者十年以来的采访经历,或是一本十年里的荣誉自传,但出乎我意料,读完以后,我感受最深的,却是她在书中对自我错误的内省和反思。这其实是一本记录她成长的书。

整本书给我的感觉干净利落、一语中的,丝毫没有不必要的修辞和让人反感的粉饰。从头至尾都是以叙述的口吻展开的,平淡且真实,是我喜欢的风格。所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会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产生很多共鸣。

这十年,她深入一线,“出生入死”给我们带来的事件真相。她的经历,她的采访,每一篇总有一个点会触动到我。她报道过非典、汶川大地震、留守儿童、两会、奥运会、环境污染、虐猫、征地、药家鑫、双城的创伤……每一个事件都是当下争议的热点,都留下了时代的印记。她用十分朴实、坦诚的语言陈述着自我的十年采访记录及成长之路,让我感受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作者。

在报道的过程中,她碰到过很多困难,也承受过巨大的压力,同时体会着很多很复杂的痛苦。我觉得作为一名女子,她很不容易,因为那是得有多强大的内心才能消化这些经历和痛苦。关于痛苦,她的导师陈虻告诉过她:“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这本书里所有的采访几乎都是对痛苦的思考。其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身边很多有上进心、对自我要求很高的精英份子,基本都有很痛苦的一面。

我去年读和君商学院,商院总裁王明夫上大课时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优秀的人多数都挣扎在痛苦中,并且多数的痛苦都是自我制造的。”这点我深以为然,相信身边很多有志青年都有自我的故事,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百转千回、曲曲折折的。可是,我认为我们既活在这世上,就要对自我有交待,不能蹉跎岁月了,就像书中白岩松对柴静所说的:“往事是最痛苦的,只可是回忆起来十分完美”;柴静在报道监狱女囚时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她说“人是一样的,对幸福的愿望一样,对自身完整的需要一样,只是她生在这儿,这么活着,我来到那儿,那么活着,都是偶然。

柴静在书中对采访有一小句话的定义,她说,“采访是什么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我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其实,我认为,放到生活中,也是一样的道理。我初入职场时,做了近两年的客户经理,工作的性质就是跟人打交道,我被迫从一个十分安静内敛的人变成了一个必须表面上能说会道、八面玲珑的销售,这点我真是深有体会。这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但我却从中更深地认识了自我。我们仅有认识自我越深,也才越能理解他人想法和行为。我们能够不认同他人的价值观或行为处事,但前提是,把他当成一个对等的人来看待,去了解他,去理解他的逻辑。尊重他人,尊重自我,因为所有人对幸福的愿望是一样的。

我用三个词来概括对这本书的感悟:真实、理解、思考

第一点,真实。

读完这本书,我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层的了解。记者最基本的素质在于报道事件要“客观”,真正的客观,不能夹杂自我的主观感情。所以在书中我们能够看到柴静为了寻求真相,排除万难深入一线。比如说华南虎到底存不存在双城儿童连续服毒事件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卢安客无能的力量的信仰来源于哪里山西矿难一再报道又还是照样一再发生的背后本质是什么很多很深刻的社会、人文原因,大家都能从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在此简单跟大家分享下她在“非典”一线的真实。柴静真真的冒着生命危险冲进一线报道“非典”,当然,她也成名于“非典”。第二章里《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她在里边首次批露,其实非典病情在一开始是不受重视的,柴静为了寻找真相,冒着被感染的危险深入病房。当时她们的采访队伍都是不允许回电视台的!

她在书里说,她亲眼看到从头到脚盖着白布的病人纷纷从她身边推过,而这时还有媒体的信息是:“市民能够不用带口罩上街”。她的一期节目“非典阻击战”一经播出,社会反响巨大。因为它反映出了真实的前线疫情。当时有一些反对的声音,有同行质疑她们说她们在制造恐慌。但柴静回:“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

在这个章节里,柴静用很平淡的文字描述了一个历史性事件。医护人员无私奉献,记者出生入死,但让我触动最深的,是人在绝望时候,那份即使心如死灰但仍有温度的情绪,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感触。有这么一个情节,柴静在书中讲到,病房里的病人相继死去,其中有一个病重的女病人正在输液,举着吊瓶,看到摄像大哥拿镜头对着她,她说:“再拍,再拍我把口罩拿下来亲丫的”。周围人纷纷大笑。看到这我是真的被震撼了。因为人们还能笑的时候,是最不容易被打败的!

第二点,理解。

除了“真实”,还有“理解”。这也是最打动我心的地方,她记录了自我一点点认识人,了解人,感受人,理解人,在认识人的过程中认识自我。柴静的特点也在于此,虽然比较受争议,但我很欣赏,那就是,她在用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追寻着一个新闻一个事件的时候,不曾抹去心中的那一点情感。

在第五章《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她写吸毒的妓女,写滥交的同性恋,她说“明白和感觉到,是两回事。”第九章《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柴静反思她在采访两会期间顺口用“万人空巷”这样的空词、假词,坦白思维定势之深,“光靠自我靠不住”。第十章《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她直面“煽情”,把自我将偏见美化为趣味的姿态心理一一曝光,追问记者的职业要求究竟是迎合大众的情绪表现,还是客观的探索,甚至提出了一个更根本的“重建”问题——“一个世界如果只按强弱黑白两分,它很有可能只是一个立方体,你把它推倒,另一面朝上,原状存在。”她要新思维的萌芽,她要“让人‘明白’”。在这一章里,柴静在书中引用了她博客上一名读者最尖锐的批评,我放到那里,大家能够探讨。

“如果你用悲情贿赂过读者,你也必须用悲情取悦过自我,我猜想柴静教师做节目、写博客时,常是热泪盈眶的。得诚实地说,悲情、苦大仇深的基础是自我感动。自我感动取之便捷,又容易上瘾,对它的自觉抵制,便尤为可贵。每一条细微的新闻背后,都隐藏一条冗长的逻辑链,在我们这,这些逻辑链绝大多数是同一朝向,正是因为这不能言说又不言而喻的秘密,我们需要提醒自我:绝不能走到这条逻辑链的半山腰就嚎啕大哭。准确是这一工种(记者)最重要的手艺,而自我感动、感动先行是准确最大的敌人,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虽然有读者批评她,说她是表演性的记者。但我认为归根结底,她在追求真实,“真实自有万钧之力”;她还要建立真实——真实的从容的自我,不为了煽情而煽情,也不为了克制而克制。她要将人还原为人,而不是一个概念或某种符号,以最谦卑的心态去了解、理解。

第三点,思考,对事件深刻的思考。

在第十八章里,药家鑫砍人事件,她说:“把一个人送到回到他的生活位置和肇事起点,才能了解和理解,仅有不把这个人孤立和开除出去,才能看清这个事件对时代生活的意义。张妙死了、药家鑫死了、但如果只是死了,结束了就过去了,那就是白白死了。”所以一件交通事故本身反映的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性,但深层折射出的是此刻家庭教育问题。这便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吧,一个事件产生,它深层折射的问题,它的源头在哪里,需要我们思考。跳出问题看问题,不冲动、不盲目、不求急,有时“慢”也是一种效率。

第十四章《真实自有万均之力》,她描述了汶川地震的采访。地震发生的时候她正在美国,她第一时间打电话请示领导,领导告诉她不要回来,太危险,她回复说我明白了,然后立马买了回国的票,并且直接转机成都。所以她几乎是第一批赶到汶川现场的。开始采访了,她很流利地对着镜头讲述了几个感人的故事,但这第一期片子其并没有经过台里审核,什么原因呢因为过于灰暗及刻意,缺乏活气与思考。之后,他们拍摄组住在了北川杨柳坪村,真实地记录了几组村民地震后的一言一行,从恐慌到适应再到乐观,这种真实的力量瞬间打动了台里,当然也打动了亿万的观众。

地震发生的时候,我当时就在成都。川大大一,我在回宿舍的路上,我亲眼看到两幢六层高的宿舍楼以左右倾斜三十度剧烈地摇晃,亲眼看到有个男生光着裤衩从二楼跳下来在地上扑腾了一会又挣扎着跳起来,亲眼感受到几乎是瞬间一楼涌出黑压压的人群大家只顾着往空旷的广场狂奔。之后一个多星期里,我们一群学生,不允许回宿舍,不允许进教室,不允许出校,只能呆在空旷操场,还得忍受连续的阴雨天。那些日子内心是不安的,对未知的不安,对余震的不安,因为以往的秩序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完全失效,我们十分渴望安稳,需要有期望。而这还仅仅是在只受了一丁点影响的轻灾区,更别提那些重灾区是经历过怎样的恐慌了。

但人总能以惊人的速度适应与重生,一年后,我们去灾区支过教,那些小孩眼中还是闪着期望和乐观的光芒。三年后,去九寨沟,途经映秀重灾区,我看到新盖的学校新气盎然,旁边坍塌一半的教学楼用来做地震遗址供人参观。因为有身处其中的感悟,所以在地震这篇报道中,我更喜欢的是柴静对灾民们眼中的坚强的把握。第二年,她再回北川采访,她写到“去年地震中坍塌滑坡的山体,此刻已经慢慢重新覆盖上了草木,就在这片山峦之间,正在建成新的房屋、村庄和家庭”。

这,便是期望。

读书笔记看见篇2

世界上不该有歧视,尤其是关于感情。——题记

同性恋一向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许多人不想接触它,甚至耻于谈论这个话题,在文章中有一段对话被人们所熟知——

“我问张北川:‘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纳同性恋者?’”

他说:‘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做性的目的,把无知当做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在过去就连婚姻的目的也是为了繁殖后代,而同性恋被认为是伤风败俗,违背道德伦理,一旦哪家被发现有同性恋者,其当事人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他所在的家族也会被贴上违反道德的标签,从此世代都抬不起头。在那时,感情是性的附属品,大多数人都是被父母包办婚姻,他们没有自由,像个牵线木偶,脸上被刻着呆板的笑容,而一个同性恋者的出现,往往会掀起轩然大波,更何况他们被赋予着“患者”的名头。

“感情应当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态度,而不是一个器官对一个器官反应。”

前不久在与母亲的一次散步中,我提出同性恋的话题,她毫不犹豫地说这是违背道德的事情,是不合理的,她是决然不会理解的这件事情的。正当反驳的话语即将蹦出嘴时,我咽了回去,似乎规规矩矩、结婚生子的思想已经在他们的心里根深蒂固了,我无法改变任何事情。还有一次与同龄人交谈,她大方地说到,只要彼此相爱,为何不可,感情是两个人内心的触动,无关性别。而在文章中也有谈到,”一个人对性和爱的态度,不在于男男、女女、男女,只在于这个人本身。读过文章后,我有点明白,为什么老一辈人不愿意理解同性恋,或者说是不敢理解,因为一旦他们认可了就意味着他们过去苦心经营的世界观崩塌了,这是何等痛苦的事情,所以他们选择了拒绝。

而同样在不久前,台湾经过“同婚专法”,成为亚洲首个允许同性婚姻的地区,并与七天后正式实施,且举办了全亚洲第一场同性婚礼。对此,有一句评论使我深受感触:不赞同,不反对,互不影响,如果幸福,那便祝福。我认为,这是对待同性恋的最佳态度,如果不赞同,也请不要反对,只需互相尊重即可。

“不思虑未来,不惧于回忆,无所谓对错,更无惧流言,只望此刻的我,手牵眼前的你,沉醉深爱的你我,幸福眼前的路。”

我们一向在流淌着,最终会相溶在一齐。

读书笔记看见篇3

《看见》“看”到了,在看不见的角落里,被家暴的妇女,被歧视的同性恋者在哭泣。他们是“弱势群体”,也是“我们”。

开始之前,先讲讲弱势群体是什么。王小波曾说,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就是因为这些话没有说出来,所以很多人以为他们不存在或者很遥远。百度上对它的解释是被边缘化的人群。

长久以来,弱势群体在人们心中也就是那几个模样:农民工,贫困山区的孩子,幼童,妇女……但在我心里,这个群体是所有人。这个群体没有性别,没有年龄。

书中描述的饱受家庭暴力摧残的女性是弱势群体。可现实生活中,饱受家庭暴力摧残的,亦不仅仅是女性。或许你曾听过“男子因忘记买鸡腿被妻子捅死”这条看似不可思议的新闻。而这条新闻评论下,多数网友表示“这男的还有用没?”“你要是老老实实,你老婆至于吗?”“懦弱!”……而这并不是个案,那条新闻下的评论也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心态。在这样的情景下,男性在家庭中,也是一类弱势群体。他们所应对的不仅仅是肉体上的伤害,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暴力,也更难维权。

举这样一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弱势群体并不局限于男性,女性。而是指被边缘化的人群,被忽视的人。我心里并不愿意这样称呼,因为我明白,或许有一天,或许是此刻,我将成为他们。作为外来务工子女的我若是与那些大城市里的孩子相比,我可能是他们眼中的“弱势群体”,但若是我与那些留在乡村的孩子相比,他们是我眼中的“弱势群体”。

在看不见的地方,在数不尽的比较中,这个社会诞生了无数的“弱势群体”,但我们的态度不应当是怜悯,不应当是忽视,更不应当是歧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像对待自我一样,给予他们尊重,就是关注他们,不要再让他们游离在社会边缘。我们需要做的很多:健全制度,完善法律,制定规则……我们需要做的也很少:平等相待,伸出援手。

读书笔记看见篇4

她们,是家庭中的受害者,是艰难生存的女人,是渴望一缕光亮的迷路人。

安华忍了二十年的痛,化为了丈夫身上二十几刀。沉默的她,深受家庭暴力的影响,内心的小兽渴望解脱,在一刀刀下去时,小兽挣脱桎梏,一声接一声地尖叫。

小豆说丈夫让她太痛,她痛得失控,让丈夫倒在了自我的棍子下。沉默的她,忍受不了丈夫对家人们的伤害亦忍受不了多年来自我的伤痛,举起了棍棒,让自我尖叫然后失常。

燕青害怕丈夫掐死女儿,她说她别无选择,举枪结束了罪恶。沉默的她,哪怕怀孕仍受着丈夫施加的暴力,所生的孩子不合丈夫意,丈夫试图把孩子杀掉,她只能大胆一次,心里尖叫着举起了枪。

她们的沉默,都在自我举起武器时,开始尖叫。她们是女性链上脱节的部分,家庭暴力给她们带来的创伤,是巨大的,也是难以弥补的。

由于农村与城市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妇女大多没受过教育,唯一学到的可能是以前的落后思想,所以使她们成为了沉默的个体,少有反抗精神。可是哪怕理解过教育的家庭亦会有家暴现象的出现。因而影响家暴出现的因素十分多,能够是小时候的阴霾,能够是低下的素质,能够是所谓的大男子主义……

《沉默在尖叫》这篇让我看到了社会上的部分女人深受家暴的影响,不得不或是无意识地采取了“以暴制暴”的方式与施暴者抗衡。她们自入了“家庭”这么一个社会单位后,便是在艰难存活,整日担惊受怕,文章中几乎每个被施暴者都认为那个自我举起武器杀死施暴者的那天自我将命不久矣,她们或是为了家人,或是为了自我,几年或十几年的沉默中她们最终尖叫,发出了自我的声音。

当今,仍有许多家庭有着家暴的现象,被施暴者有苦难言,她(他)们没有方法保护自我,也不明白该怎样寻求帮忙,柴静写道“在中国,一个男人仍然能够打一个女人,用刀砍她的手,用酒瓶子扎她的眼睛,用枪抵住她的后背,强暴她的姐妹,殴打她的孩子。他甚至在众人面前这样做,不会受到惩罚——只因为他是她的丈夫。”多么可笑,也多么可悲,似乎在我们的社会上,女性就必须要被家庭束缚,对丈夫言听计从,只能做沉默的个体。正因为这样落后的思想,导致了更多家庭的杯具。也由此可见,在我国,对家庭暴力的预防或惩戒这一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或是惩治力度并不大,仍有欠缺。

“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元,门吱呀一声关上后,在那里人们如何相待,多少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面目。”我们不要让自我的沉默在最终迫不得已时尖叫,应对家庭暴力,我们都该勇敢应对,没有什么是沉默能解决得了的,也没有什么是暴力解决得了的,仅有在合法的道路上,用法律制服施暴者,才能让自我在家暴的漩涡中慢慢解脱。

40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