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端午创意方案
“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幼儿园端午创意方案应该写成什么样的?快来看看幼儿园端午创意方案,本文为你提供幼儿园端午创意方案写作技巧和示例!
幼儿园端午创意方案篇1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最高兴的莫过于天真活泼的孩子们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随之而来,例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我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当地有哪些风俗习惯……针对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我们设计了"端午粽飘香"活动。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能积极参与节日庆祝活动。
2、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3、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感受过端午节的喜悦情感。
1、区域里展示各种亲子制作的鸭蛋,乐意与同伴交流欣赏;投放关于端午节来历、风俗的书籍、图片、幼儿自主阅读交流。
2、物质:ppt"端午节"、粽子、艾草、蒜头、鸭蛋网等。
1、谈话导入。
提问:"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你喜欢吃哪种粽子?"
"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儿讨论后,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2、说说端午节的古老故事。
(1)教师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2)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门前挂艾草和蒜头、赛龙船、胸前挂鸭蛋网……)。
(3)拓展谈话范围:为什么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和蒜头?(幼儿讨论)
3、教师小结:
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蒜头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
4、幼儿品尝粽子,体验端午节的快乐
(1)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粽子:形状、口味
(2)幼儿分享粽子
在区角投放彩色丝线和鸭蛋
幼儿园端午创意方案篇2
活动目标:
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喜欢劳动,乐于参加家务。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活动准备:
视频(端午节如何包粽子),粽叶细线,已经弄好的粽子馅,安全剪刀,盆子。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老师:小朋友们好!端午节快到了,老师家里要来客人,小朋友们说说老师应该做什么招待客人呢?
小朋友:粽子。
老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给老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可是老师还有一个大难题,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帮助老师啊?
小朋友:愿意。
老师:老师家要来好多客人,可是老是一个人包粽子,忙不过来,小朋友们可以和老师一起包粽子吗?
小朋友:可以。
老师:小朋友们真好。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下面来和老师一起一起看一个动画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由来以及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老师:看了动画片,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会吃粽子了吧?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听看。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们可要帮助老师喔。(放视频)老师:小朋友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来。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通过视频学习及老师的示范,部分幼儿能自己摸索着包出一个大概,对于还不会或者无从下手的幼儿采用同伴帮助及老师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老师:哇,____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学习,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结束部分老师总结:哇,小朋友们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让老师忍不住要流口水啦。这下老师不用担心没法招呼客人了。谢谢小朋友们。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活动延伸:
告诉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吃,并给爸爸妈妈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端午节。
活动反思:
在设计活动的的时候想到刚刚过去的端午节,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由于自己本身也没有粽子,不知道包粽子是难是易。
幼儿园端午创意方案篇3
活动设计意图: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初步了解节日的习俗、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情,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我们商讨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尝试包粽子,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快乐的端午节》、故事磁带《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邀请会包粽子的家长志愿者
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粽叶、大米、红豆沙、蛋黄、线、剪刀等
活动过程:
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今天是什么节日”幼儿和同伴交流。
请个别幼儿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师生共同小结: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初五。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幼儿相互交流。组织幼儿欣赏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幼儿分组交流。请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佩香囊等。
3、幼儿交流吃粽子的经验。
“你们吃过或者见过哪些粽子”幼儿和同伴交流。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馅。
4、幼儿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包粽子。
“小朋友们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们请来了会包粽子的家长,我们一起学习粽子吧!”
幼儿分组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包粽子,引导幼儿为家长志愿者拿、放材料,边看边交流。“包粽子的顺序是什么包粽子时需要注意什么你看了包粽子的过程后有什么感受”
5、幼儿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分享粽子。
幼儿园端午创意方案篇4
一、设计思路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爱国情感,丰富生活经验,所以端午节我们开展了“品味端午,传承文化”亲子活动,让小朋友们在浓浓的亲子氛围中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二、活动主题
品味端午,传承文化
三、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如:吃粽子、做香袋等;
2、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3、喜欢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节,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四、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__月__日
地点:幼儿园操场
五、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包粽子的过程步骤
2、粽叶、糯米、其他配料
3、布块、针、线、菖蒲、香药、朱砂等
4、小桶、赛龙舟的视频、纸箱龙舟
六、活动过程
1、主持人致辞
2、讲述端午节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
3、每班幼儿家庭分两组进行亲子活动。
第一组:幼儿与家人一起包粽子
第二组:幼儿与家人一起做香囊
4、《粽子接力赛》
各班准备小桶一个,粽子若干。
游戏规则:幼儿抱紧家长,家长走过独木桥,走到另一端取筐里的粽子再走回来,将粽子放回到队伍前的小桶里,下一位,继续游戏。在规定时间内看哪队运的粽子多为优胜。
5、幼儿相互赠送礼物(粽子、香包),并大胆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6、观看赛龙舟视频
7、做龙舟(手工创作)
通过观察、集体讨论,分工合作,运用捏泥、建构、绘画等手段创作龙舟。
8、《赛龙舟》亲子游戏
各班纸箱龙船四个,塑料椅子若干(或者其他障碍物)。
游戏规则:每轮游戏两组,每组两艘船,进行比赛①幼儿套着纸箱做的龙舟,绕障碍前行接力。②妈妈或爸爸套着纸箱做的龙舟,绕障碍前行接力。③家长与幼儿为一组,进行比拼。
七、活动结束
主持人总结
附: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我国古代的&39;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非常爱自己的国家——楚国。他爱护百姓,帮助楚王治理国家,使楚国变得很强大,楚王很信任他。
王后和奸臣们看见楚王这么信任屈原,心里很不高兴,经常凑在一起商量害屈原。他们拼命在楚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动员楚王相信最强大的敌国——秦国的话,放弃跟其他小国家做朋友。屈原坚决反对楚王相信敌人的话,一再劝说楚王不要与周围的国家绝交。楚王非常生气,撤掉了屈原的官职,将他流放到很远的地方,坚持与周围的国家断绝了朋友关系。
秦国见楚王中了计,就派了很多兵去攻打楚国。楚国被打败了,楚王也被秦国捉去,最后死在了秦国。
屈原虽然被免除了官职,但他非常关心自己的国家,他担心楚国的命运,常常整夜睡不着。在听到楚国被打败、楚王死在秦国的消息后,他非常伤心。他昏昏沉沉地走了几天,来到了汨罗江边,用力向江心一跳,很快沉了下去。
屈原死的这天,是农历五月初五。老百姓们听说后,争着划船,到处去捞屈原,赛船的风俗就这样形成了。为了纪念屈原,人们还用竹叶和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让鱼吃饱了不伤害屈原。
幼儿园端午创意方案篇5
活动总目的: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如:有关屈原的传说和赛龙舟的习俗。
3、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活动方案
活动一:《端午节的由来》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PPT图片、由来、故事、龙舟和粽子和其他习俗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配合图片讲述《屈原的故事》。
2、端午的习俗:教师出示PPT图片
师:那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出示图片)
(1)挂艾叶菖蒲
(2)赛龙舟
(3)吃粽子
(4)佩香包
(5)五彩绳
(6)教师小结
活动二:《美丽的龙舟》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绘画创作。
2、体验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观看有关划龙舟比赛视频
2、ppt范例画
活动过程:
1、结合端午节的划龙舟比赛,引导幼儿根椐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龙舟的基本特征(幼儿也可自由讨论)。
2、引导幼儿想想龙舟是怎样?教师重点引导幼儿龙舟的三角形船头、还有龙的形态,特别是龙头的建构。
3、启发幼儿可大胆设计不同的龙舟,装饰龙舟的外形。
活动三:《五月五》诗歌
五月五,是端阳,
插艾蒿,戴香囊,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幼儿园端午创意方案篇6
【活动目的】
1、知道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知道爸爸的艰辛。
2、通过亲子游戏给父子提供交流的机会,增进父子、父女间的感情。
【活动准备】
歌曲录音带、彩色纸、彩笔、鼓、花、羊角球等器械、自制奖牌。
【活动过程】
一、幼儿配乐朗诵:
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
师:在孩子们的心中,您是那么的伟大、威武,是他们心中最崇拜和尊敬的&39;人,是他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二、幼儿表演:
1、表演《感恩的心》。
2、演唱歌曲《我的好爸爸》。
三、亲亲爸爸说说悄悄话。
四、亲子手工制作:手印画“大手牵小手”。
五、进行《击鼓传花》游戏:家长和幼儿听鼓声同时传花,鼓声停花在谁的手中幼儿说一句祝福的话或表演节目,家长简单介绍自己的工作或家庭中的趣事。
六、亲子游戏:
1、《小脚踩大脚》游戏规则:宝宝的小脚踩在爸爸的脚上,一起向前走,宝宝的脚不能落地,分组进行比赛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2、《骑大马》游戏规则:宝宝骑在爸爸的脖子上分组进行比赛。
3、《蒙眼找宝宝》:用毛巾把家长的眼睛蒙住,幼儿站在家长的对面不能发出声音,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特征找到自己的宝宝。
七、家长游戏(同级部的爸爸们进行比赛):《跳绳比赛》、《针线活》、《蜈蚣竞走》。
八、结束部分:音乐响起,幼儿亲自为爸爸颁奖。
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留点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
奖励机制:班级老师利用即时贴制作形状,贴在第一名的身上,看看谁最后得到的大红花多。
幼儿园端午创意方案篇7
设计意图
中秋节是我国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它代表着团圆、吉祥。对于大班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已经知道中秋节这个节日了,但是还不了解中秋节的意义与传统礼节。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主要以“快乐”为中心点,开展了中秋节的活动,以此让他们体验幼儿园这个小家庭的团圆与快乐,激发他们乐意上幼儿园、爱幼儿园的美好情感。
活动名称
美术活动:有趣的月饼(线描)
活动目标
1、知道八月十五中秋节吃月饼的意义,体会分享的愉快。
2、能用线条、图案来画月饼,感受绘画的乐趣。
3、喜欢民间节日,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过程
1、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有叫团圆节。
3、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
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
4、观察月饼:
——引导孩子们从形状、颜色、口味等来介绍。
——老师小结。
5、欣赏故事《常娥奔月》。
6、幼儿运用线条、图案画月饼。
(1)出示月饼,让孩子们讲讲月饼的形状和花纹。
(2)教师讲解要求。
(3)幼儿运用线条、图案画月饼。
(3)孩子操作,老师指导。鼓励孩子们大胆作画。
7、月饼展览会。
孩子们互相参观自己画的月饼,并说说谁做画得好?为什么?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很高,预设的活动目标基本上能达到,孩子们不仅在课堂上了解了中秋节的习俗和意义,也能运用学过的线条、图案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月饼(如:有冰皮、兔子饼、爱心月饼等等),进一步感受到了线条的美感。
幼儿园端午创意方案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有挂香包的习俗,初步了解香包的功用及制作材料。
2、尝试用针缝的方法制作香包,感受自制香包的快乐。
3、知道与小朋友保持合适的距离,注意用针的安全。
活动准备:
1、制作香包所需的材料(艾草、干花、针、线等)。
2、幼儿已有刺绣经验。
3、民间音乐。
活动过程:
1、观察香包,了解挂香包的用途,激发自制香包的兴趣。
★指导语:
什么叫香包?
端午节人们为什么要挂香包?
2、讨论、探索制作香包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研究制作香包的方法步骤。
★指导语:
做香包需要哪些材料?
怎样使用这些材料来做香包?
(2)讨论做香包的&39;注意事项。
★指导语:
做香包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3、在音乐声中,尝试自制香包。
4、把做好的香包挂在胸前,互相观赏,体验自制香包的快乐。
幼儿园端午创意方案篇9
设计意图
大家都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挂钟馗像,挂艾叶菖蒲、塞龙舟、吃粽子等,其中端午节吃粽子,更是常见的传统习俗。为了让幼儿了解这一传统的节日,我设计了此活动,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氛的同时,还学习用彩泥做出不同形状的粽子。
活动名称
端午节的粽子
活动目标
1、知道粽子有不同种类、形状。
2、学习用搓、捏、压、团,做出不同形状的粽子。
3、体验中华民族节日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以提问的形式引出话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什么节日要吃粽子?
――你们吃过什么样的粽子?
――粽子是从哪里来的?
――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
二、幼儿学“包”粽子。
――今天,我们用彩泥来做粽子好吗?怎么做呢?
1、幼儿观察讨论做粽子的步骤。
2、幼儿用彩泥自由的搓、捏、压、团,做出不同形状的粽子。
3、尝试用绳子捆绑粽子。
三、幼儿制作粽子,教师巡回指导。
四、分享,欣赏作品。
1、请幼儿介绍一下自己制作的粽子。
2、感受节日带来的气氛。
活动反思
活动在幼儿的谈话中拉开序幕,幼儿兴致勃勃地讨论自己见过的粽子,到请幼儿动手做粽子时,幼儿都跃跃欲试,用彩泥做出自己喜欢的粽子,活动室里洋溢着一片欢笑!幼儿不在乎最后的结果,而注重的是活动的过程,但是可能由于示范做粽子的步骤没有讲清楚,以至于有的幼儿做出来的粽子不太像,还有就是给粽子绑绳子对幼儿来讲比较难。
幼儿园端午创意方案篇10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2、学习包粽子,进一步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3、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准备:
每个小朋友带30个粽叶,带一点绑绳(尽量用草绳或麻绳等环保材料),伙房准备质量上乘的糯米和红枣(不能再用黑米,很难煮)。
活动过程:
1、教师向幼儿介绍端午节来历的传说。
2、亲子一起包粽子,体验劳动的乐趣。
3、幼儿品尝粽子,体验端午节的快乐。
4、离园时带一个粽子回家让大人品尝,体验成功与分享的快乐。
活动时间:本周午上午。
温馨提示:各位教师和伙房工作人员,尽量早做准备,9点以前包完,保证午餐按时进行。
幼儿园端午创意方案篇11
活动目标:
1、知道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习俗活动,感受龙舟竞赛齐心协力、相互竞争的紧张、热烈氛围。
2、大胆地用语言讲述赛龙舟的精彩场面,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活动准备:
1、幼儿观看过赛龙舟的精彩场面。
2、赛龙舟活动的录像。
活动过程:
1、自由结伴交流赛龙舟的情景。
★指导语:
你们看过赛龙舟吗?请小朋友们互相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情景。
2、观看赛龙舟的录像,讲述赛龙舟的`精彩场面。
(1)观看赛龙舟录像,感受龙舟竞赛齐心协力、相互竞争的紧张、热烈气氛。
★指导语:
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感觉?
(2)观看录像片段,讲述参加赛龙舟时人们的动作、表情。
★指导语:
人们是怎么赛龙舟的?他们的姿势、动作、表情是怎样的?
(3)观看录像片段,讲述两岸观众呐喊助威的热烈场面。
★指导语:
现场的观众是怎样为选手们加油的?
(4)交流自己的心情与感受。
★指导语:
看到这样的场面,你的心情怎么样?
你觉得怎样才能在赛龙舟中取得好成绩?
3、拓展讲述,了解赛龙舟已由传统民俗活动逐步变成国际性的体育文化活动。
★指导语:
你还在哪里看到过赛龙舟?为什么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喜欢赛龙舟?
幼儿园端午创意方案篇12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的来历和习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
2、了解粽子的各种口味。
3、乐于参与端午节的活动。
4、知道端午节是几月几号。
二、活动准备
插艾草、划龙舟的图片,各种粽子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让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2、请幼儿说一说。
3、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的.由来:端午为什么要划龙舟呢?老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4、展示艾草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插艾草的原因:你们知道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还有什么风俗习惯吗?
5、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端午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四、结束活动
表扬上课认真的幼儿。
幼儿园端午创意方案篇13
活动要求
1。引导幼儿模拟构造龙舟,学习结构物体的基本特征与某些细微部分的建构方法。
2。引导幼儿欣赏和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准备花片、积塑、各种玩具。
2。组织幼儿参观龙舟的画展。
活动过程
1。结合端午节的划龙舟比赛,引导幼儿根椐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龙舟的基本特征(幼儿也可自由讨论)。
2。引导幼儿想想用什么玩具拼插龙舟?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拼插龙舟的三角形船头、还有龙的&39;形态,特别是龙头的建构。
3。幼儿分组制作龙舟,采用各种已学的技能进行拼插。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拼插龙头,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拼插龙舟的龙头。
4。启发幼儿可大胆设计不同的龙舟,装饰龙舟的外形。
5。将幼儿自己制作的龙舟放在活动室的周围,并让幼儿互相参观、交流、评评谁的龙舟最有特色、最有创新。
活动反馈
1、幼儿对建构活动有浓厚兴趣,他们喜欢各种结构材料,尤其是花片、积塑。在拼插物体造型时,在颜色搭配、牢固程度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幼儿在拼插龙舟时,特别是龙舟的龙头拼插的比较难,所以在活动中我重点引导幼儿如何拼插龙头或是引导幼儿用其它的办法来解决如:用纸张画出龙头来,然后贴在积塑上等等。也有一部分幼儿拼插好龙舟后自己坐在龙舟上划龙舟玩的很开心。
幼儿园端午创意方案篇14
活动目标
1.通过分享、交流,初步了解体验端午节的相关习俗,体验集体共度端午节的乐趣。
2.尝试动手制作端午节的相关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绳、彩蛋。
活动准备
1.准备制作端午节习俗物品的各种材料:粽叶、糯米、线等;各种形状的布片、订书器、棉花、香水、干花;煮熟的鸡蛋、颜料、水彩笔、蜡笔、油画棒;各色缎带、绒线、绉纸。
2.端午节相关图片,艾草和菖蒲。
3.邀请幼儿家人一起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1.主持人致开场辞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在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等。
随着端午节脚步的临近,为了增进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今天我们__幼儿园的小宝宝们邀请了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共度这个美好的传统佳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用掌声欢迎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吧!
2.手工活动
(1)家长们表演包各种花式粽子的技艺。
(2)制香囊、画彩蛋、编制五彩绳,孩子和家长共同完成,结束后展示作品并相互赠送。
3.亲子游戏
《袋鼠》
人数:1名幼儿+1名家长,共8对
形式:单面接力
准备:各班粽子2个,终点处摆椅子4把。
玩法:幼儿面对家长,双手抱住家长的脖子,双脚勾住家长的腰。家长双手各握一个粽子,教师发令后,家长抱幼儿向前跑,双手不能碰幼儿,绕过椅子,返回,将粽子交给第二对家庭,继续游戏,最先完成的一组即为获胜。
《赛龙舟》
人数:1名幼儿+1名家长,共4对
形式:单面接力
准备:各班纸箱龙船四个,塑料椅子若干。
玩法:幼儿在妈妈或爸爸的带领下套着纸箱做的龙舟,绕障碍前行接力。
《快乐运粽子》
人数:1名幼儿+1名家长,共8对
形式:对面接力
准备:各班小桶一个,粽子若干。
玩法:幼儿提着小桶,走过独木桥,走到另一端取筐里的粽子再走回来,将粽子放回到队伍前的篮子里,把小桶传给下一位幼儿,继续游戏。在规定时间内看哪队运的粽子多为优胜。
活动结束
亲子活动结束,各班组织幼儿与家长到班级分享美味的粽子。此时,老师可编辑园所动态,记录活动过程,分享给全体家长和幼儿。
幼儿园端午创意方案篇15
活动时间:8:00—11:00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有赛龙舟的习俗,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3、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4、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编蛋网、赛龙舟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端午节的故事;
2、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针、线等;
3、包粽子的糯米、苇叶;
4、编蛋网的绳线、五彩线;
5、自制龙舟两条;
6、幼儿每人一个熟粽子。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致开场辞: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随着端午节脚步的临近,为了增进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今天我们一泉路幼儿园小朋友们邀请了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这个美好的传统佳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用掌声欢迎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
讲述端午节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
二、端午节赛歌会
请各班的小朋友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小(1):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中班: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大班:“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三、赛龙舟
每班选5名家长,组成两队,赛龙舟接力赛。妈妈或爸爸套着纸箱做的龙舟,绕障碍前行接力。
四、巧手妈妈大比拼———亲子活动
每班幼儿家庭分四组进行亲子活动。
第一组:与妈妈一起包粽子。
第二组:与妈妈一起做香囊
方法:给每位小选手分发一块色彩鲜艳的丝布、一根可以挂在脖子上的细带子、一张小纸条、一支笔、一些香药、一付针线,若无香药也可以绿豆或花生代替。每位小选手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小香囊,在小纸条上写下祝福和许愿的话,缝于香囊内。要求针脚工整,外形美观。香囊制作完毕后,可以自带,也可以送给他人。
新意之处:小孩佩香囊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本方法的新意之处在于让小孩自己制作香囊,并且要求在香囊内放入祝福或许愿的小纸条,既满足了小孩喜欢动手的要求,也符合少年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幼儿园端午创意方案篇16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
3、对民族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赛龙舟的录像和图片。
2、包粽子的材料,香包、鸭蛋、粽子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传说。
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幼儿自由讨论,说说大家在这段时间里经常看见大人包粽子、吃粽子,这是为了什么?介绍端午节来历的传说。
2、组织幼儿观看图片,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①在端午节,人们会进行哪些活动?
②龙舟是什么样的?人们在怎样划龙舟的?一边划龙舟还做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③绿色的.粽子里面有什么?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包出来的?
3、教师介绍其他的有关的风俗习惯。
4、品尝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幼儿园端午创意方案篇17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尝试运用画、撕、剪、贴等多种方式和同伴共同装饰美丽的龙舟。
3、乐意和同伴共同协商,分工装饰龙舟,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4、乐于参加包粽子、自制香包、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幼儿园篇
活动一:
1、欣赏视频,倾听《端午节由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
2、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①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
②人们是用哪些方法来纪念屈原的?
③假如你是屈原,国君不接受劝告,你会怎么做?(指导幼儿珍惜生命,以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
3、拓展交流: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活动二:
1、观察端午节龙舟比赛的照片,回忆龙舟的外形特征,激发装饰龙舟的兴趣
2、引导幼儿想想龙舟是什么样的?重点引导幼儿了解龙舟的三角形船头和龙头的形态。
3、启发幼儿大胆设计不同的龙舟,装饰龙舟的外形。
家庭篇
亲子活动一
通过欣赏香包,了解香包的制作方法和作用。通过动手操作掌握制作香包的基本要领,初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及亲子间的合作能力。
1、活动准备
幼儿和家长收集各种各样的香包,制作香包的香料,剪刀、各种材质的布(纯色、花色)、针线、棉花、彩色缎带等。
2、制作方法
家长和幼儿利用材料制作小香包,制作过程:
剪布料——填充棉花及香料——收口——缝制——绑丝带,也可以在小纸条上写下祝福和许愿的话,缝于香包内。
亲子活动二
1、活动过程
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喜欢劳动,乐于参加家务。
小朋友们端午节到了,让我们和家人一起包粽子吧!先仔细观察家里的长辈是怎么包的?再自己尝试一下,注意使用剪刀时的安全。一家人一起品尝美味的粽子时,给爸爸妈妈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端午节。图片
活动要求
请家长拍下香囊及粽子制作过程的图片,体验亲子陪伴快乐时光,留下精彩瞬间。
幼儿园端午创意方案篇18
绘画“端午节”
一、活动要求:
根据幼儿自己已有的经验,想象并表现端午节的快乐。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绘画能力。
二、活动准备:
丰富有关端午节的民间习俗。
三、活动过程:
让幼儿观察粽子、蛋网、艾草、龙舟等物品,结合屈原等故事,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端午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发挥想象力。作品评析及展览。引导幼儿相互评价作品,交流过节的感受。
端午节赛歌会
请各班的小朋友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小(1):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中班: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大班:“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巧手妈妈大比拼―亲子活动
第一组:与妈妈一起包粽子。
第二组:与妈妈一起做香囊
方法:给每位小选手分发一块色彩鲜艳的丝布、一根可以挂在脖子上的细带子、一张小纸条、一支笔、一些香药、一付针线,若无香药也可以绿豆或花生代替。每位小选手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小香囊,在小纸条上写下祝福和许愿的话,缝于香囊内。要求针脚工整,外形美观。香囊制作完毕后,可以自带,也可以送给他人。
新意之处:小孩佩香囊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本方法的新意之处在于让小孩自己制作香囊,并且要求在香囊内放入祝福或许愿的小纸条,既满足了小孩喜欢动手的要求,也符合少年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第三组:与妈妈一起编蛋网。
最后,幼儿相互赠送礼物,并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活动结束
在此,仅代表幼儿园的全体教师祝各位家长及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合家幸福!亲子活动结束,各班组织幼儿与家长到班级分享美味的粽子。
在欢乐的氛围中,我们的活动也该结束了。通过这次亲子活动,感触一定都很深。小朋友们展示了个人的魅力,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展示了良好的积极合作精神。
幼儿园端午创意方案篇19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参加活动会,培养孩子踊跃进取、英勇刚强的精良品德。
2.通过发展亲子运动会,增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感情交换,增添孩子之间、家长之间、老师和学生、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机遇。
3.发展孩子动作的和谐性和机动性,增进身材全面发展。
4.通过体育活动,造就孩子与父母或错误独特战胜艰苦夺得成功的精力,培育孩子加入体育运动的兴致,亲自休会体育活动的魅力。
二.活动时光:
20__年3月22日下战书1:00
三.活动对象:
一班全部学生跟家长,特邀校长、钱老师、戴老师及一班所有任课老师参加。
四.活动地点:
集云试验学校操场
五.活动方法:
将班里的学生分为四组,每组13人(家长和本人的孩子分在统一组),每一组选出家长和小孩组长各一名。根据每一个比赛项目标游戏规则进行比赛,每一个项目取前三名,分别加30、20、10分,所有的项目得分进行累积记入集团总分,最后按团体总分高下来评定名次。设一等奖一组,二等奖一组,三等奖两组。
六.活动程序:
1.主持揭幕;
2.家长和孩子在韵律操音乐中自在施展做准备动作;
3.按竞赛名目顺序依次进行比赛;
4.颁奖、结束。
七.活动准备资料:
音响装备(蔡文骥家长负责);
横幅(叶奕帆家长负责);
红黄蓝紫胸牌、拍照(陈池浩然家长负责);
记分牌、盘算器
器、剪刀、勾线笔、矿泉水、四种色彩气球(红黄蓝紫)、啦啦队材料(叶晨阳家长负责);
摄像(陈破翰家长负责);
桌子、椅子。
八.活动内容及规则
1.亲子接力
准备:20米长场地
游戏规矩:四组所有同学和家长(一人)参加,四组同学和家长分离站在场地两边按次序排好,听到口令后,四个小组的第一个同窗同时从出发点疾速的跑,将接力棒传到对面的家长,家长接到接力棒后,再跑到对面将接力棒传到第二个同学,顺次类推,最后按接力的速度取前三名,分辨给小组加30、20、10分。
2.妈妈队拍球表演
3.我的小球拍拍拍
筹备:皮球(13个)
游戏规则:在一分钟内一组的同学(13人)同时拍皮球,第二组的家长数数,接着第二组的同学拍皮球,由第三组的家长数数,依次类推,最后按小组拍皮球的数量取前三名,分别给小组加30、20、10分。
4.亲子跳绳
准备:每人一条绳索
游戏规则:在一分钟内一组的同学(13人)和家长同时亲子跳绳,第二组的家长数数,接着第二组的同学和家长跳绳,由第三组的家长数数,依次类推,最后按小组跳绳的数目取前三名,分别给小组加30、20、10分。
5.夹弹珠
准备:弹珠、塑料碗、筷子
游戏规则:在一分钟内一组的同学(13人)同时夹弹珠,第一组结束后由第二组进行夹弹珠,依次类推,按每组累积所夹弹珠数量多少取
前三名,分别给小组加30、20、10分。
6.抢椅子
准备:13张椅子
游戏规则:分四轮,每轮各组派出三人(第四轮派出4人),依据音乐节奏进行抢椅子,每轮胜出一人,四轮累积胜出最多的组为第一名,加30分,第二名加20分,第三名加30分。
7.钓鱼
准备:六十个易拉罐和十三根鱼杆
游戏规则:每组的同学在一分钟内同时钓鱼(家长从旁帮助),第一组停止后由第二组进行钓鱼,依次类推,按每组所钓的鱼数量取前三名,分别给小组加30、20、10分。
8.踩气球
预备:每人四个气球,分别绑在两只脚上。
幼儿园端午创意方案篇20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手眼协调、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1、水果宝宝
材料投放:人手一份纸印苹果,红、黄长条纸。
指导重点:幼儿——引导孩子用拇指和食指尝试撕纸,并进行粘贴。
家长——指导孩子正确撕纸、团纸。
2、玩橡皮泥
材料投放:红、黄、蓝三色泥,动物模子若干
指导重点:幼儿——
1、观察孩子能用力压泥及压动物模子。
2、观察孩子喜欢玩什么颜色的泥。
家长——
1、可以问问孩子是什么小动物?
2、鼓励用不同模子来压动物。
3、穿珠子
材料投放:大小不同的珠子、鞋带、细长棒的绳子
指导重点:幼儿——
1、看谁的项链长?
2、心情愉悦穿。
家长——
1、让孩子选择喜欢的颜色。
2、引导幼儿按成人的指令串珠子。
3、问问孩子穿了什么颜色?什么形状?送给谁?
4、玩积木
材料投放:大小不同颜色鲜艳的积木。
指导重点:鼓励幼儿用图形搭出一样东西。
幼儿搭出后家长了解孩子搭了什么,是些什么图形?
5、匹配
材料投放:大小不同颜色鲜艳的小动物。
指导重点:幼儿——请孩子把动物送回家。
家长——鼓励孩子尝试说说送什么动物回家。
集体活动:七星瓢虫
目标: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能灵活地把东西送给瓢虫。
材料:七星瓢虫、勺子、十颗豆豆、一个小筐(人手一份)
指导重点:
1、认识七星瓢虫。
2、数一数它身上有几个洞洞?老师给你们几个豆豆?
3、请孩子用勺子把豆豆送给瓢虫。
观察孩子怎样用勺子舀豆豆?
怎样分配十颗豆豆?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