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方案网 > 热点文章 >

末伏养生注意的事项

时间: 云霞 热点文章

 一年中最热、最潮湿的时候就是三伏天,尤其是末伏持续10天左右。在中医眼中,三伏天正是养生的好时机,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期,下面小编带来的末伏养生注意的事项,希望大家喜欢!

末伏养生注意的事项

 末伏养生注意的事项

1、坚持泡脚

泡脚是简单的养生方式之一,即使在三伏天也要坚持热水泡脚,能引阳热,促使肾气上行,避免在双脚淤滞。现在人们的体力活动减少,长时间坐着不动,再加上过度思虑,阳气浮在身体表面,肾气被消耗,从而影响正常的阴阳循环,通过泡脚能促使阴阳循环通畅。

泡脚水温约40℃左右即可,每次泡脚30分钟,一边泡脚一边对脚底按摩。特别是4类人更应该着重泡脚。

第1类是减肥者,大多数肥胖者余阳不足,通过泡脚能引阳入阴,加快脂肪代谢速度,提高新陈代谢,辅助减掉大腿、腰部和腹部赘肉;

第2类是上热下寒者,此类人群出现虚火上扰,主要表现为牙齿疼痛、脸上长痘痘和咽喉干燥,同时伴有手脚发凉、小腹部怕冷、易腹泻等,通过泡脚能引虚火,促使肾水上升。

第3类是风湿骨痛者,由于风寒湿痹入侵经络,从而造成关节疼痛,坚持泡脚能疏通经络,减轻疼痛感;

第4类是易失眠者,通过泡脚能心肾相交,缓解失眠问题。

2、养肚脐

从中医看来,肚脐是非常重要的部位,神阙穴是腹部大穴。肚脐处比较薄弱,无脂肪组织保护,易受到寒湿邪入侵,因此应着重养肚脐。不能穿露肚脐装,睡觉时盖好小腹部,防止空调风直吹身体。

女性和儿童睡觉时可以穿着艾绒制作而成的肚兜,能温煦五脏六腑阳气,帮助排出寒湿气。艾绒经上皮组织吸收,使得腹部血管、穴位和经络都能得到温煦,从而起到养生保健功效,帮助养阳气。

3、晒背部

你知道身上阳气最足处是哪里吗,答案是后背。后背有膀胱经,膀胱经主表阳,督脉掌控6条阳经,三伏天适当的晒晒背部能为身体提供足够能量,促使阳气潜入,从而滋养着身体。不过,此阶段紫外线过度强烈,需科学晒背部,以免晒伤皮肤和中暑。

一般晒背部约60分钟即可,使得阴阳经通行;期间应把背部露出,用遮阳伞或干毛巾遮住头部;过度饥饿和饱食状态下不能晒太阳,应安排在饭后30分钟,晒背部时多喝温水;晒完背部后不能立即洗澡,擦干身上的汗液且更换干燥的衣服。

值得注意的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日光性皮炎、婴幼儿和孕妇等不适合晒背部。

家医君寄语

总而言之,应借助大自然养阳气,尤其是虚胖者、宫寒和肾寒者、胃寒者和气虚体弱者。除了做到以上几点外,还需适度运动,运动时间安排在傍晚或早晨,选择缓和的运动项目。

末伏养生的注意事项

1、末伏清补,以健脾利湿为主,可适量多吃祛湿热、健脾和胃的食物;

2、应避开不良情绪的干扰,遇事不烦,处事不燥,精神愉快,心情舒畅;

3、适量户外运动可振奋阳气,促脾气运化,改善胃口,以微汗为宜;

4、解暑降温有度,切忌盲目贪凉;

5、要合理安排个人起居,保证适当的睡眠和休息。

末伏要静心

末伏阶段天气依然炎热,暑热最易伤心,常使人心烦不宁、坐卧不安、思绪杂乱。此时,仍要注意防暑降温,要注意烦躁、愤怒等不良情绪的干扰,尽量做到“心静自然凉”,遇事保持冷静、乐观的心态,不焦不躁。

末伏要养神

经过了一个夏天,人体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体质较弱,消化功能也较差。而末伏仍有秋老虎肆虐,所以需要我们调养心神,积蓄力量。因此,要合理安排个人起居,做到作息守时,生活规律,保证适当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从而提高机体对高温的耐受能力和对“秋老虎”的抵御能力。

末伏有哪些注意事项

1、末伏——防秋老虎

此时已经入秋,所谓“火烧七月半,八月木樨蒸”,“秋老虎”颇凶。由于暑热最易伤心,热扰心神,人常表现出心烦不宁,坐卧不安,思绪杂乱。此时,除仍需加强防暑降温之外,应有意识避开这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做到遇事不烦,处事不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要合理安排个人起居,做到作息守时,生活规律,保证适当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提高机体对高温的耐受能力和对“秋老虎”的抵御能力。此时人体消化功能较差,不宜大量摄入各种肉食以补充夏日的消耗,另外“秋瓜坏肚”,对西瓜等宜少食,以免损伤脾胃。

2、末伏重清补 食疗祛湿邪

末伏清补,以健脾利湿为主。健脾益气,可以适量多吃祛湿热、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芡实、山药、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扁豆、豇豆、红小豆等豆类,也有健脾益气的功效。要特别注意的是,吃扁豆时一定要煮熟煮透,直到颜色不再翠绿为止,否则会引起食物中毒。

3、末伏护脾胃 循经按穴位

立秋后天气仍热,且雨水较多。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气。在这个时节,如果脾伤于湿,不仅会出现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等症,还可能为咳喘病症种下病根。

中医讲“湿气通于脾”,所以健脾也是末伏养生的重要环节。末伏时节养护脾胃,可按摩丰隆、足三里、脾俞三个穴位,每天各按100次,能够化湿、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

4、莫贪寒凉物,免损脾胃阳

末伏时白天温度仍较高,但早晚气温则明显变凉,昼夜温差逐渐增加。进入末伏时,取凉须有节制,切忌猛吹空调、过吃冷饮,以免损伤脾胃阳气,不利于健康。

此外,适量户外运动可振奋阳气,促脾气运化,改善胃口。需要注意的是,进入户外运动以微汗为宜,切不可大汗淋漓。如此,才符合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5、吹空调要把握好“度”

立秋过后,天气依旧闷热难耐,这种前提下,大家可以选择空调、电扇、铺凉席等方式适当解暑降温,但一定要把握好度!夏季空调病的一些防范措施仍需注意,切忌盲目贪凉,空调可设定在25℃至26℃为宜,更不可对着直吹,也不要频繁一进一出空调房,减少在电脑前的工作时间。老人、儿童等免疫力较差人群和长期伏案工作的白领人士尤应注意。

末伏的注意事项

1、忌冰饮、雪糕

如果怕热,可以喝常温的凉白开,朴素而养身。如果你能坚持一个三伏天不碰冰饮、雪糕,即使不专门去冬病夏治,体内的顽固寒气也能自己好大半,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手脚冰凉的亲,记住了哦!

2、吹干头发再睡

很多人认为夏天气温高可以不吹干、擦干头发就睡,但实际上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夏天时人洗澡特别勤,有的人头发湿漉漉的就坐在空调屋里,甚至头发不吹干就睡觉,导致“湿邪”在不知不觉中入侵身体。所以夏天也要把头发擦干再入睡。

3、忌纳凉熬夜

很多人喜欢熬夜,从道医角度来说,睡眠不足就是脾虚的症状,表明体内湿气过重。三伏这几天应该要补一个午觉,30——60分钟都可以,过了1个小时的午觉就会影响晚上的睡眠了。

4、忌久坐不动

夏天动一动就出汗,现代人不像以前,爱动久坐会使人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影响湿气的排除。夏练三伏,就是告诉我们,夏天不可以完全不动,应该要稍微活动一下。夏天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的时候,人体会出汗,切情绪调节中枢就会受到明显影响,人也容易心烦意乱,这个时候练一练的方法很简单:端坐、闭目、吞津就是一个好方法。

5、颈椎、腰身不要对着空调,在空调房里衣要过肘过膝

从外面一身汗回来或者在运动后,对着空调使劲吹凉风,湿气会借机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损伤阳气。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就是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在空调房里穿衣服要过肘过肩,女性不露腰,男性不露颈椎。

末伏有什么习俗

1、末伏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俗称秋老虎。末伏早晚较凉快,白天阳光依然剧烈。

2、通常也指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共十天)的一段时间。

3、也作终伏、三伏。到末伏的第10天为止。

4、很多人认为末伏既然是最后一个阶段,天气应该就不热了。其实,末伏白天还是很热的,要注意防秋老虎。

20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