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
教案的编排以教学过程的步骤为基础,使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整个教学流程,从而有利于教学的有序进行。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要怎么写?接下来给大家带来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生对书中情境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能力目标:借助挂图引导学生充分观察,交流图中物体的数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会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大家想不想学好它?大家会从1数到10吗?
二、探索新知
1、 寻找身体上的数
师:1——10这几个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我们身上就有许多,快找一找,说一说!
(学生可能说:有1个脑袋,1张嘴,10个手指等。只要说得对,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同时要注意让学生把话说完整。)
2、 寻找教室里的数
师:同学们在自己身上找到了这么多的数,真了不起!快来看看我们的教室,你们能发现哪些数?
(学生可能会说:有1块黑板,2扇门,6盏灯,25张桌子,47名学生……对于能说出比10大的数的学生要及时鼓励。)
3、 寻找校园里的数
师:现在,我们要数一数“可爱的校园”中的数。
4、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在忙什么啊?你发现什么呢?
三、 课堂总结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每一个数学王国的成员都睁着智慧的眼睛看着我们,你想和他们交朋友吗?你打算怎么做?
板书设计:
可爱的校园
1 2 3 4 5 6 7 8 9 10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篇2
教学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试验本)P15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 对星空中的一些星座(由7颗星组成的)的星星计数。
2. 按给出的数在方格纸上画星图。
3. 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初步了解常见的星座知识。
能力目标
1. 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2. 在画点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在情境创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宇宙奥秘的欲望。
重点难点:
按给出的数在纸上画出星图。
教学准备:
1. 教师方面的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小圆片
2. 学生方面的准备:课前有关星座的知识探究、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 播放歌曲《一闪一闪亮晶晶》
师:夜晚悄悄地来临了,美丽的月亮散发着淡淡的光芒,可爱的小星星在对你调皮地闪动着大眼睛,这些星星用直线连接起来,就形成很多的星座。请学生分组交流介绍收集到的有关星座的知识。
2. 个别回答:你知道有哪些星座吗?星座对于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呢?
3. 出示课题:美丽的星座
二、新授实施
1. 教师边操作多媒体课件,边介绍:天鹅座、狮子座、猎户座,北斗七星座。
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小结:同样是7颗星星,可是由于排列的位置不一样,所以就形成了不同的星座。
2. 请你用7个小圆片模仿摆出以上的四个星座,教师巡视辅导。
3. 你还能用7个小圆片摆出其他的形状,并取个合适的名字吗?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组织评比:谁的星座最可爱、最美丽?
4. 小结:奥妙无穷的宇宙世界等着小朋友长大以后去探索、去求知。
三、练习尝试
1. 我们可以把这些星星看作是一个小圆点,然后我们可以在方格纸上画出星座。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画画看呢?(教师选择其中的一个星座带领小朋友尝试画)
师:先画4个圆点,将点与点用线联系起来,这样就能形成一幅星座图。
生:选择喜欢的颜色画4个圆点来画出星座。
2. 想一想,画一画:用4个圆点、5个圆点创作出其他的星座,小组内交流评比。
3. 教师指导写数:7的写法
四、探究巩固
1. 比一比,赛一赛:我是小小天文家。让学生展开想象自己来发明星座,并展示学生作品,给予一定的奖励。
2. 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本领?你还想了解什么知识呢?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三个含义,通过直尺认识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
2.指导学生规范写0,培养学生书写能力.
3.引导学生观察图,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点:
1.初步知道0的含义,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
2.指导学生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难点:
理解0的三个含义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大家喜欢听故事吗?你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
二、观察画面,引入新课
(一)出示主题图.
教师:你猜猜故事里的小猫是哪一只?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别的小猫钓了多少条,你们知道吗?你们能把这些数写在下面的田格里吗?
1.出示图片
(1)学生在书上写数.
(2)展示
教师:你认为他哪写的好,哪还需要改进呢?
2.出示图片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0”的认识.
(板书:0的认识)
教师:你们的知识可真丰富!0也和1、2、3这些数一样,也是一个数.
师指着小猫下面的0问:在这里0表示什么呢?
(二)感知0的另两种含义.
教师:你还在哪见过0?
我们在直尺上发现了0,请同学们拿出直尺看一看.
1.出示图片
教师: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这些数是从几开始的?
(这些数是按顺序排列的,从0开始的)
这个0表示什么呢?小组同学互相说说.
谁来说说你们组的意见?
小结:直尺上的这个0,表示开始,起点的意思.
2.出示图片
教师:在温度计上也有0,这个0又是什么意思?
教师:0度是水变成冰的温度,当温度下降到0度时水就开始结冰了.
3.出示图片
教师:0度可以这样表示.
三、学习写0.
(一)教师:我们在这么多地方见过0,0是怎样写出来的,请看大屏幕.
1.课件演示:0的写法
2.边演示边讲解:
0是一笔写成,起笔在右上边线中间偏上一点,向上碰到上边线,再向左下写,写到横竖中线焦点的地方,与竖中线接触,然后向右下拐,到下边线中间偏左的地方与下线接触,再往上拐到中线附近,与右边线接触,再继续向上,收笔处与起笔处相连接. 教师:请你用手指和课件演示一起写一遍.
学生书空
(二)出示图片
1.学生练习书写.
2.出示学生作品.
教师:你认为他哪写的好,哪还需要改进呢?
(三)出示图片
1.教师:你能把下面的空格写完吗?
2.出示学生写法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10
001 002 003 004 005
001 002 003 004 005
教师:哪种写法对呢?为什么?
(这两种方法都对,第一种是接着写的,第二种是照样子写的.)
教师:你们写得真棒!在写好字的同时,还注意了写字的姿势.
四、课堂练习
(一)出示图片:请你从0开始,按顺序把这些数连起来
教师:你们画出的是什么呢?(小熊举重)
谁还想把你的作品给大家看看?
(二)出示图片:怎样数得快?
教师:请你先想想,怎样数快,再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说说,看谁的方法最快.
(指名演示怎样数.)
五、课堂小结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0呢?
探究活动
与众不同
活动目的
1.使学生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活动题目:在0、1、2、3、5这5个数中,哪一个数与众不同?
2.学生分小组讨论.
3.学生集体交流.
分析与参考答案
一个数是不是与众不同,要看选择怎样的标准,选择不同的标准,就会有不同的“与众不同”,下面只是几种不同的说法:
0与众不同,理由是只有0小于1,而其他3个数都大于1;也可以说1的起笔和收笔是重合的,所以0与众不同;
1与众不同,因为只有1是处于两个双数中间;
2与众不同,因为有两个数比2小,有两个数比2大,2处于中间位置;
3与众不同,因为在3个单数中,3处于正中间的位置;
5与众不同不同,因为0、1、2、3这三个数都是一笔写成,而5是用两笔写成;也可以说只有它大于3,而其他三个数都小于3;还可以说前面四个数中,相邻两个数都相差1,只有5与3是相差2;因此5的确与众不同;
从上面的解答来看,一道题的答案不一定是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活动说明
这个探究活动的答案还有很多种,只要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都应该算正确.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10以内)的各种,能根据摆的结果用数字进行记录。
2.会对投掷结果的各种情况进行猜测,初步感知投掷结果的可能性(随机性)。
【过程与方法】
掷双色片,统计出红蓝圆形片的数目,用阿拉伯数字纪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随机结果的初步认识,感知数学的奥妙,激发学习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点:
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10以内)的各种分拆,并能根据摆的结果用数字进行记录。
教学难点:
掷双色片,并统计出红蓝圆形片的数目,并用阿拉伯数字纪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双色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我们先来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
这里有两个双色片,它们的一面是蓝色,一面是红色,现在把这两个双色片放到杯子里去掷一下,你们猜猜看,掷出的结果会是怎样的?
生:(两个都是红色;两个都是蓝色;一个红色、一个蓝色)
师:那么请你们拿出两个双色片放在杯子里掷一掷,看看结果是不是这样。
(出示课题:掷双色片)
二、动手操作,实践感知
1.知道数的分拆,并能用数字记录;
学生汇报掷的结果,教师板书
(1)○●
(2)○○
(3)●●
问:还有其他的情况吗?
师:我们还可以把这几种情况用数字记录下来。
指着黑板问:那么2可以分成几和几呢?(1和1;0和2;2和0)
师:通过双色片我们知道了把2分拆有三种不同的情况。那么你能用双色片摆一
摆3的分拆吗?
(学生操作,汇报结果。师板书,生模仿记录。)
师:你们真了不起,不仅会用双色片摆出3的分拆,还能自己进行记录。现在书上有6种数的分拆,你能根据红蓝片的个数进行记录吗?
书上14页练习9/①
(学生完成练习,汇报红片几个,蓝片几个,几可以分成几和几)
也可以说红片几个,蓝片几个,几和几是几。
2.掷双色片,对随机结果进行感知
师:刚才我们通过掷双色片和双色片的摆放知道了数的不同分拆。现在每个人拿出5个双色片,放在杯子里掷一掷,看看会出现哪些情况。
(学生动手操作)
汇报:几个红片,几个蓝片
板书
○○○○○ (1)
○○○○● (2)
○○○●● (3)
○○●●● (4)
○●●●● (5)
●●●●● (6)
生完成书上的练习2。
师:刚才我们自己动手掷了5个双色片,知道可以掷出6种不同的结果,那么哪些结果经常出现,那些结果很少出现呢?请你们自己再掷几次,然后把掷的结果记在书上。
问:你发现了什么?
(生:1和6出现的情况较少等)
同一种颜色出现的较少,而两种颜色都有的情况比较多。
问: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个问题等你们以后长大就会知道,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回去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
三、总结交流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作业设计
练习册P9 写数,练习册P45、46
板书设计:
双色片
○ ●
○○○○○ 5 0
○○○○● 4 1
○○○●● 3 2
○○●●● 2 3
○●●●● 1 4
●●●●● 0 5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篇5
教学内容:
小猫钓鱼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三个含义,通过直尺认识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
2.指导学生规范写0,培养学生书写能力。
3.引导学生观察图,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初步知道0的含义,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
2.指导学生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理解0的三个含义。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大家喜欢听故事吗?你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
(放录音,听故事。)
二、观察画面,引入新课
(一)出示主题图。
教师:你猜猜故事里的小猫是哪一只?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别的小猫钓了多少条,你们知道吗?你们能把这些数写在下面的田格里吗?
1.出示图片。
(1)学生在书上写数。
(2)展示。
教师:你认为他哪写的好,哪还需要改进呢?
教师:小黄猫一只也没钓着,在他的下面应该写几呢?(写 0)
2.出示图片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0”的认识。
(板书:0的认识)
教师:你们的知识可真丰富!0也和1、2、3这些数一样,也是一个数。
师指着小猫下面的0问:在这里0表示什么呢?
(二)感知0的另两种含义。
教师:你还在哪见过0?
我们在直尺上发现了0,请同学们拿出直尺看一看。
1.出示图片
教师: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这些数是从几开始的?
(这些数是按顺序排列的,从0 开始的)
这个0表示什么呢?小组同学互相说说。
谁来说说你们组的意见?
小结:直尺上的这个0,表示开始,起点的意思。
2.出示图片
教师:在温度计上也有0,这个0又是什么意思?
教师:0度是水变成冰的温度,当温度下降到0度时水就开始结冰了。
3.出示图片。
教师:0度可以这样表示。
三、学习写0。
(一)教师:我们在这么多地方见过0,0是怎样写出来的,请看黑板。
1.教师演示:0的写法
2.边演示边讲解
0是一笔写成,起笔在右上边线中间偏上一点,向上碰到上边线,再向左下写,写到横竖中线焦点的地方,与竖中线接触,然后向右下拐,到下边线中间偏左的地方与下线接触,再往上拐到中线附近,与右边线接触,再继续向上,收笔处与起笔处相连接。
教师:请你用手指和课件演示一起写一遍。
学生书空
(二)出示图片
1.学生练习书写。
2.出示学生作品。
教师:你认为他哪写的好,哪还需要改进呢?
3.教师:你能把下面的空格写完吗?
教师:哪种写法对呢?为什么?
(这两种方法都对,第一种是接着写的,第二种是照样子写的.)
教师:你们写得真棒!在写好字的同时,还注意了写字的姿势。下面我们一起来休息一下。
板书设计:
小猫钓鱼
表示:一个也没有
0 刻度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或两个动物之间的高矮关系,体会高矮的相对性。
2、在比较过程中体会高矮的正确方法。
3、渗透帮助他人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高、矮;长、短;厚、薄等的方法。
教学难点:
课堂纪律的组织,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具准备:
绳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比较的“多、少”)
师:今天有好多老师来听课,谁能说出老师多还是学生多?
生:老师多!
生:学生多!
引导学生说:学生比老师多,老师比学生少。
二、新课。
1、请刚才回答的学生上来。
师:老师和同学站在一起,请大家判断谁高?谁矮?
生齐:老师高!
师:下面谁愿跟这个同学比较?
(有意请一位跟这个同学差不多的学生,这样学生不容易看出来,从而引出比较的方法)。
师:大家觉得谁高?谁矮?(两个学生面向学生)
学生争论一番。
师:他们这样站着不容易看出高矮,有更好的比较方法吗?
生:让他们背对背。
让两人背对背站着再比较,得出结论。
(出示课件 1 ,让学生观察。)
师:淘气和笑笑也是用这种方法来比高矮的,但是,淘气这样做,你觉得对吗?
生:淘气做得不对,因为他脚踮起来。
师:哦!比高矮时不能把脚踮起来,还要注意什么呢?
(让学生自由在小组里发表意见。如:把背挺直、鞋子一样高、都不穿鞋子等)。
2、老师小结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背对背、把背挺直、鞋子一样高、都不穿鞋子。
3、小组内互比身高。
师:大家都知道了比高矮的方法,现在你们可以比身高,还要请个同学帮助看。
(学生活动,老师适当指导)。
4、学生反馈活动结果。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篇7
教学内容:
实验教材第一册16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掷双色片,学习用“|”和数字来表示所统计的红蓝双色片数目。
2. 用红蓝双色片摆出5以内数的各种分拆,从无序到有序,并能用方法进行记忆,培养学生合作、观察、归纳、整理及有序思考的能力。
3. 对投掷结果的可能性进行猜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用红蓝双色片摆出5以内数的各种分拆,从无序到有序,并能用方法进行记忆,培养学生合作、观察、归纳、整理及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学难点:
可能性的猜测。
教学准备:
红蓝水笔各1支,同桌一个一次性杯子,10个双色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学会表达
1. 明确要求
今天我们一起做个游戏“掷双色片”(板书课题)先了解一下游戏的规则:你们的桌上有一些圆片,圆片的一面是红色的,另一面是蓝色的,当你们看到红色的圆片就用红笔记录圆片的个数,当你们看到蓝色的圆片就用蓝笔记录圆片的个数,明白要求了吗?
2. 学习记录
(1)教师在黑板上逐一出示图片,学生记录(边记录边反馈)
小结:我们可以用“|”也可以用数字来记录,当哪一种颜色的圆片没有时,我们用0来记录。
(2)这些题是什么意思呢?(书16页题1)
学生讨论、交流。
(3)学生练习并反馈
想不想自己掷、自己记?同桌一人掷一人记,圆片任意拿,每人两次。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二、动手动脑,发现新知
活动一:分组活动,感受新知
1. 同桌合作,一人掷一人记(第1、2组掷3个圆片,第3、4组掷4个圆片)
2. 学生汇报各种情况,教师板书于可移动的卡片上。
3. 观察并整理
这么多的情况老师一下子记不住,你们有没有好办法?
学生整理汇报,教师移动卡片。
4. 你们能把这些全都记住吗?你是怎么记的?
学生交流方法
(1)左边一列的数字越来越小,右边的一列数字越来越大。
(2)两个好朋友一块记,如:1和3、3和1都组成4。
5. 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一记。
6. 对口令:拍拍手,我出3,你出几?(师生、生生)
活动二:独立尝试,整理记录
1. 如果有2个或5个双色片,会有哪些不同的投掷情况呢?你能有规律的记录下来吗?学生独立解决。
2. 反馈板书。
3. 小结。
4. 对口令。
活动三:深入探究,有序思考
1. 小丁丁在掷7个圆片时,总会遗漏几种,于是他想出了一个不重复、不遗漏的好办法,你们看:(出示8行同色的双色片,师翻转第二行的第一个圆片;翻转第三行的第二个圆片),接下来他会怎样翻呢?
2. 学生上台翻转圆片。
他翻得对吗?有什么秘密?
3. 请你们为小丁丁记录刚才的结果。
4. 如果没有图,你能记住吗?学生尝试记忆。
三、回顾总结,提出要求
1.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 想知道10个双色片的投掷情况吗?回家后试一试,并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一记。
四、故事激疑,猜测验证
1. 听故事,想原因
从前有个穷人,他只有10枚硬币,财主十分看不起他。穷人说:“我出10枚硬币,你也出10枚硬币,你掷3次,落地后如果硬币的正反面相同,那我的硬币就送给你,否则你的硬币就送给我”财主答应了,可他试了一次又一次,最后输了很多钱,而穷人却得到了很多钱。小朋友,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2. 探索原因
小组4人,共20个双色片,每人掷1次,并记录结果。
师生统计各种结果出现的次数。
3. 观察,比较:哪些掷的结果经常出现,哪些掷的结果很少出现?
得出结论:同一色的情况较少出现,中间几种情况出现的较多。
师小结:全部是红色的和全部是蓝色的结果很少出现,所以那个财主总是输。其实这里面还有更深奥的秘密,希望你们长大后能揭开这个秘密。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表示的意思和用法,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2.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会用=、>、<。
教学难点:
会用>、<表示两数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0~5的认识,今天我们将来认识“=”、“>”、“<”,并学会用“=”、“>”、“<”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板书:“=”、“>”和“<”。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提问
①图上画的是什么? ②图中有哪些动物?它们分别有多少只? ③你能说说哪种动物多?哪种动物少?哪种动物的只数一样多?
(2)同样多。
①小兔有几只? 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贴上4只小兔。
②小猴有几只? 学生回答,老师一个对一个地贴上4只小猴,并用线连一连。
板书:4 4 1.“想想做做1”。
在圆圈里填上“>”、“<”或“=”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③小兔子和小猴的只数哪个多?哪个少?(同样多) 你是怎样知道的? (引导学生说出4只小白兔和4只小猴正好同样多) ④4和4同样多,我们就说4=4。(板书:4=4) 老师指着等号说明:这个符号叫做等号。
(板书:等号) 读作:4等于4。
老师领读、齐读、同桌互读。
⑤书写等于号,在书上第18页上先描后写。
2.教学大于。
(1)小熊有多少只?
学生回答后老师在黑板上贴上5只小松鼠,并板书:5。
(2) 小松鼠有多少只? 学生回答,老师一个对一个地贴上3只小熊。(并板书:3) (3) 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出小松鼠和小熊谁多谁少呢
(教师边连线,边提问)小松鼠和小熊比怎样? (4) 小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5比3怎样?(板书:5比3多)
5比3多,也就是5大于3。
(板书:5>3) 指着大于号说明,这个符号叫做大于号
(板书:大于号) 让学生齐说大于号,再指名说。
大于号开口一头向哪边? (向左) 尖的—头向哪边?
(5) 观察式子5>3,提问:大于号的开口一头和尖的一头,哪头大? 哪头小? 开口大的那头对着大的数还是小的数? 尖的那头对着什么数? 这个式子读作“5大于3”,板书;5大于3。
老师领读、齐读,同桌互说。
(6)回顾一下,刚才学习了“大于号”,这道题是谁和谁比? 结果怎样? 老师小结:这道题是小松鼠和小熊比,小松鼠比小熊多,5比3多,可以说成5大于3,写成5>3。
3.教学小于。
(1)小熊和小松鼠比怎么样? (小熊比小松鼠少) (2)小熊有3只,小松鼠有5只,小熊比小松鼠少也就是3比5少,3比5少就是3小于5。
(板书:3<5) 指着“<”说明:这个符号叫做小于号。
(板书:小于号) 指导写“<”,在书第19页上先描后写。
(3)观察式子“3<5”,提问:小于号和大于号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尖的那头对着什么? 领读“3小于5”,齐读,同桌互读。
(4)刚才我们学习了小于号。这道题是谁和谁比?结果怎样?
老师小结:这道题是小熊和小松鼠比,小熊比小松鼠少,也就是3比5少,可以说成3小于5,写成3<5。
(5)同样一幅图,为什么可以说成5>3,也可以说成3<5呢
(比的标准不同,所以结果不同。)
4.小结
这一节课学习了“=”、“>”和“<”,它们写在两个数的中间表示两个数的大小,不管“>”还是“<”,开口对着大的数,尖的一头总是对着小的数。
三、想想做做。
1.“想想做做1”。
(1)出示第1题图。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指名说一说每道题是谁和谁比,结果是多还是少?圆圈应填什么符号?
2.“想想做做2”。
在圆圈里填上“>”、“<”或“=”,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认识了哪几位朋友啊?你学了哪些本领呢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篇9
一、教学内容:
可爱的校园。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10各数。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具有表示物体个数的含义和作用.
四、教学难点:
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序化.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我们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你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我们的校园
1.在我们的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我们的校园里有操场,我们的学校里有老师,我们的学校里有小朋友……)
2.你能用一句带有数字的话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吗?
(我看到了1个老师,我看到了3座楼,我看到了一年级有7个班,有6个年级,有好多小朋友……)
教师:对了!你们说的真好!我们的校园里还有许多的树、许多的花、许多的教室和老师,我们要在校园里共同生活学习,老师是你们的大朋友,如果你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好吗?
活动二:动物王国的校园
教师:动物王国的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都高兴地来到学校,你们想到它们的学校看看吗?(想)
1.出示主题图:
2.观察小动物
(1)你们都看到有哪些小动物来上学了?(小熊、小松鼠、小兔子)
(2)你们能数一数这些小动物都有几只吗?(有6只小熊)
(3)我们一起数一数,看看是6只小熊吗?(师生共同数)
(4)有几只小松鼠呢?(有4只小松鼠)
(5)小兔子呢?(有2只小兔子)
(6)它们的老师是谁呀?(大象)
(7)有几位老师呀?(1位)
3.用带有数量的话说一说 在动物王国的学校里你还看到了什么?能用带有数量的话说说吗?
生1:有3座小房子
教师:对!这是动物学校的三间教室,分别标着一(1)班、一(2)班、一(3)班.
生2:有小鸟.
教师:数一数有几只小鸟?(9只)
你们是怎么数的?(用手指着数)
哪个小朋友愿意到前面带着大家数一数?
生3:还有蝴蝶.
教师:蝴蝶可真多呀!有几只你们知道吗?(10只)
怎么数就能不丢不落?(可以把数过的标上记号,也可以从左到右数……)
4.观察静物
教师:你还看到校园里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数量来表示?
生1:校门口有5个大字.
教师:你们知道写的是什么吗?(欢迎新同学)
生2:教师的后面还有8棵松树.
教师:我们一起数一数.
生3:学校的门前还有花.
教师:一共有几朵花呢?(7朵)
5.小结
(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参观了动物王国的学校,我们参观的时候是看到什么说什么,你们觉得是不是有点乱呢?
(2)教师:有没有更好的参观办法呢?
(3)教师:如果你是学校的小主人,你会怎样带领我们参观呢?
(从门口开始往里走、从上到下看、从左到右、按照数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
(4)教师:我们就请你们这些小向导带领我们进行参观.
活动三:有序观察
1.目的: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有序性.
由门口开始参观
门外:看到了2只小兔子,4只小松鼠
门口:有1只大象,它是这里的老师.
门上:有5个大字(欢迎新同学)
门边:有7朵花
学校里和学校外一共有6只小熊
学校里:有3个教室
天上:飞着9只小鸟、10只蝴蝶
学校后面有8棵松树
2.从上到下看
天上:9只小鸟,10只蝴蝶
中间:8棵松树、3间房子
地上:跑着小动物有6只小熊、4只小松鼠、2只小兔子、1头大象
门的附近:门上有5个字—欢迎新同学,门边的栅栏旁有7朵花
3.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左边开始有花,左右一共有7朵花,1位大象老师、2只小兔子、4只小松鼠、5个字、3间教室、6只小熊、9只小鸟、10只蝴蝶、8棵松树.
按照数量从小到大
,1头大象
,2只小兔
,3间教室
,4只小松鼠
,5个字
,6只小熊
,7朵花
,8棵松树
,9只小鸟
,10只蝴蝶
(三)小结
你们都是非常合格的小向导,按照一定的顺序带着我们参观了可爱的校园,我们以后就可以用这些方法观察我们身边的事物.
六、教学反思:
这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给学生创造了观察、思考、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
教材从动物学校开学的情景入手,根据低年级学会僧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把孩子引入神气的动物世界的童话中去,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数出动物的数量,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数一数实际生活中的物体,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获得良好的情趣体验。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篇10
首先,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收获
一、创设情景,营造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
一年级的孩子,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脑袋里想象着小动物们的活动。他们很爱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本节课,根据教材的内容,编了一段森林运动会——跳远比赛的故事,从讲故事开头,创设一种情景,再进行一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来导入新课。孩子们会沉浸在故事里,动脑筋为故事里面的小动物想办法解决困难,解答问题。小故事营造出了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
二、加强直观,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新知识。
根据儿童心理学,儿童的思维发展阶段是从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因此,儿童最初学习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时,必须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从动作感知到建立表象,再概括上升为理性认识。
本节课教学数射线时,我在第一个班上课是自己提问学生“怎样的线是数射线?”,一下子就套牢了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没有自己思考的空间。到了第二班,我改变了教学方法,创设情景“小熊练习跳远”,并用多媒体动态地演示出示数射线,让小熊一边跳一边动态的出示数射线,然后请学生在数射线上标出小熊每次跳远的落点,使学生们一下子就能说出数射线的特征:它是射出去的,并且是有方向、有刻度的线。它的特征不用教师多加说明,学生们就能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最后,再来说说今后还能改进的地方: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数射线”的名称较陌生,应该在教学中多让学生熟悉数射线的叫法。另外,在比较两只小动物在数射线上跳远时,还可以加入在不同单位长度的数射线上比较的练习,让学生明白比较的前提是单位长度要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