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小学语文教案
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和方法,增强教学自信心。2024小学语文教案要怎么写?接下来给大家带来2024小学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2024小学语文教案篇1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这样一个年轻人,他曾经和一群逃难者来到一个小镇上。年轻人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疲惫不堪,此时,他是多么希望能够美美的吃上一顿饱饭啊!可是,当善良的好心人递给他食物时,年轻人却坚持先劳动再吃饭。二十年后,这个年轻人住进了豪华的别墅,拥有让所有美国人乃至全世界都为之羡慕的财富!他就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
师: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或想问的吗?
生提疑问。
师:既然同学们有这么多的疑问,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哈默年轻时候的一个小故事,从中我们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体会深刻的道理!
宣布上课
一、导入:
同学们,学过第五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父亲?(诚实、守信),是呀,这位父亲让我们知道了:诚实、守信就是财富;学过第六课,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怎样(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父亲?这位父亲始终认为: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是做人的万年牢。
师: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课文《尊严》,或许我们会收获更多。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师:说一说,怎么理解尊严
课件出示:字典中对尊的解释:
1、地位或辈分高;
2、敬重;
3、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
4、量词;
尊严是对人的身份、地位等的认同,也就是权利被尊重。
下面我们就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
检查初读情况。
1.师:谁愿意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讲了一件什么事?
侧重指导学生按照顺序说明白。
2.创设情境,感受饥饿、困乏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下面老师再考考你!
出示词语:面呈菜色疲惫不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狼吞虎咽
指生读,齐读。
出示课件变换:你发现了什么?
面呈菜色
疲惫不堪
脸色苍白
骨瘦如柴
狼吞虎咽
这是对逃难人外貌的描写。
师:现在我们把这些词语送回到句子当中去。
课件出示:
外貌: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吃相: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师:从描写逃难人和年轻人的外貌和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小结:劳顿奔波,让所有的逃难人身体虚弱、饥饿不堪、急需食物充饥。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2—5自然段,感知哈默维护尊严的言行。
1.抓住“例外”引入自读。
师:同学们,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同样的狼吞虎咽,却有着很多的不同,不同在哪?年轻人并没有直接接受食物,而是选择了先干活,后吃食物。
让学生默读课文2—5自然段,找出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对话,并用笔在书中标注出来。再结合哈默说话时的动作、神态体会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2.学生自读。(教师相机指导)
3.交流、讨论。
师:一共有几次?谁愿意来说说第一次对话在课文的哪一部分并读出来。
指生读课文第2自然段中的第一次对话。
(二)分析第一次对话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次对话,想一想,这个年轻人给留下什么印象?是通过哪些语句感受到的?用笔在书中画一画。
学生自由读课文,再书中画出来。
师:谁愿意说一说?
重点指导:
1、抓住“仰起头”这个动作,体会哈默的真诚、有礼貌;他不卑不亢,和杰克逊大叔平等的对话,不因为自己是逃难者就瞧不起自己……
2、感受年轻人尽管饥饿,但他的态度很坚定,吃饭必须做活儿。
3、我认为他是一个不愿意占别人便宜,不是不劳而获的人。
师:那年轻人说话时应是什么样的语气?同桌之间互相练读。
指导朗读,表现出哈默态度真诚……
学生同桌互读,小组分角色朗读。(联系杰克逊大叔内心想法,感知哈默的“例外”)
当年轻人听到杰克逊大叔告诉他没有活需要做时,年轻人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第二、三次对话。在这两次对话中,年轻人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是通过哪些语句感受到的?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师:范读年轻人说的话,三个"不"字加重语气。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指导学生把双重否定句换个说法。体会年轻人坚定的语气,是非常讲原则的人。
师: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
学生同桌练读,分角色读。(师读年轻人,学生来读杰克逊大叔。)
师:杰克逊大叔为了能让年轻人早点吃上早饭,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可是,年轻人接受了吗?哪一组愿意汇报第三次对话。
结合学生回答指导学生从“站起来说”这个动作,体会哈默的心情。(如:高兴、迫切……)
③练习朗读,表现哈默的心情。
(联系杰克逊大叔的想法和赞赏的神情,初步体会哈默“例外”──维护尊严的言行的意义。)
师:同学么,捶背是个多么简单的动作呀!但是这个年轻人是怎么做得?
生读相关句子,体会:尽管这是镇长安慰他才安排给他的,而且又是简单的工作,但他一点也没有应付,而是极其认真的对待。
师:这时,在你的心目中,年轻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结合学生回答,让学生自己到黑板上板书。
如:有志气、自强不息、自强、有原则……
师补充省略号。
师:那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学生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师:杰克逊大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通过哪个词语感受到的(高兴的语气读,因为他很惬意)?
四、咀嚼“尊严”行感受“尊严”品
1.思考:同样的“狼吞虎咽”,哈默吃着食物时的感觉和其他逃难人一样吗?
2.同桌互议。
师:同样是饥寒交迫、饥饿至极,前者连一句感谢的话都顾不得说就狼吞虎咽;同样是狼吞虎咽,年轻人仍不忘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食物,所以他才吃得那样心安理得,吃得那样有坦然,那样有尊严。
师:正是由于年轻人的高尚品格才深深打动了杰克逊大叔,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正是对他高尚人格的肯定和赞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杰克逊大叔是怎么夸他的?
生:齐读:"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结合板书,让学生体会富翁的含义。虽然这个年轻人现在什么都没有,但他有尊严,他会成为富翁的!他诚实劳动,讲究做人的原则,自立自强必将决定他拥有一切。他现在是精神上的富翁,因为他具有坚强的意志,高尚的品格,超凡的人格力量,这必将也会使他成为金钱和物质上的富翁。)
五、拓展延伸:
1.师:正如杰克逊大叔所言,这个人真的成为了一个让全美国人乃至全世界羡慕的财富,成为石油大王。你认为哈默有尊严跟他后来成为石油大王有联系吗?为什么有尊严就一定能成功?
结合学生回答,让学生明确:尊严不仅是一种人格,更是一种坚强的毅力,而这些正是保证克服困难所必须的。
2.你觉得对于你来说,怎么做就是为自己赢得尊严?
六、总结课文:
是啊!年轻人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哪怕从一件小事中也要保持做人的尊严,坚持做人的原则,最后受到人们的赏识与尊敬,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但是,同学们,尊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面子,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自尊心,一种责任感,是一种不依附于他人自立于人世的奋斗精神。现在我们的陈校长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是:朴园发展,你我的责任。我们与朴园共同成长。我想:如果我们好好学习,做到“立责于心,履责于行”,自觉地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这就是责任感,这就是尊严。我想,只要我们这么做了,我们不仅个个都是朴园的主人,我们也会是杰克逊大叔所说的富翁。
七、作业:
1.熟读课文,继续品读文中对年轻人的描写,并背诵杰克逊大叔对哈默的评价。
2.有兴趣的同学可继续搜集一些关于哈默的资料。
板书设计:7、尊严
人格、毅力(自立讲原则自强自尊)
成功
努力
《尊严》教后反思
《尊严》一课主要讲述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的故事。在上这篇课文之前,我认真地钻研了教材,把握了课文的重难点,大量搜集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在借鉴他人备课的基础上,我把寻求具体研读课文的切入点放在让学生品读分析狼吞虎咽的不同上!然后引导学生充分与文本接触。
一是落实了词语的教学。出示“面呈菜色”“狼吞虎咽”疲惫不堪”等词语,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
二是培养了学生朗读能力。文中的对话内容较多,我让学生画出杰克逊大叔与哈默的对话,采取自由读、分角色读、师生读等方式指导学生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感悟人物的内心活动。
三是理解重点句子,突破教学重难点。如紧扣文中重点句:“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在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请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但从整堂课得教学效果来看,只是我个人完成了预设的教学流程,但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离学生应该达到的认知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最直接的表现有两个:
一是学生参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整堂课气氛有点沉闷,大有我一人唱独角戏的感觉。
二是大多数学生对于“吃完后再干”和“干完后再吃”到底有什么不同体会不深,还没能体会到“白给的食物就是施舍,而施舍的食物吃起来就没有尊严”。
三是学生的回答既没有激情四射,更没有铿锵有力,让我觉得学生内心的感情世界不丰富。
我想,我作为教师,主导作用没发挥好。结合学生的表现和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我感觉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再努力:
一是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平时的语文课上不仅要多练,更要引导学生发言
的深度和广度,而不是答案的泛泛。
二是加强对朗读的指导。把朗读真得置身于情感的激发中,让学生因情而读,而不是因读而情。
三是让学生学会放松。平时的表现再好,临场慌乱,语言表达缺乏勇气或词不达意是学习语文的大忌。这节课,可能本身我的紧张情绪影响了学生,以至于学生比我更紧张。在事后的一篇日记中,班里有近十名学生说到这节课让他们很紧张,不敢发言等等。为此我也深深体会到学生的内心,他们也紧张。我想,这都是我的责任,是我课上得功夫还不深,没能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
但是我想,学完本课,学生们还是很受感动的,对尊严有了初步的体会。我想,我还应结合本节课的不足,扎根于教材,备好课,上好课,真正把教材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依托,把学生引到更为广阔的语文世界中,让学生读更多的文章,在多读中,在交流中开阔视野,增强积淀。
2024小学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词,分层理解部分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朗读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 生自由谈喜欢的动物。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那种动物?
师:看来,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你知道吗,古今中外许多艺术家经过仔细观察,创作了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
2. 欣赏丰子恺《白鹅》图,了解“鹅”字的衍变;出示课题。
师:这是的画家丰子恺老爷爷(课件,)请欣赏他画的鹅,(白鹅画)仔细看看。
师:这是鹅字的另一种写法,大家看,人骑在鸟身上,太不公平了,现在废除了。变成左右结构,人和动物平等相处,真好。
师:丰子恺爷爷还为它写了一篇文章,题目也叫《白鹅》,(师板书),今天我们就走近
这只白鹅。生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走近白鹅
1. 初读课文
师:丰子恺爷爷喜欢白鹅什么?大家把书翻到63页,在预习的基础上,认真默读课文,把有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师巡视提醒:注意呀,课文里藏着金钥匙,它总的告诉我们丰子恺爷爷喜欢白鹅什么,爱动脑筋的孩子才能找到。
2. 从中心句、过渡句入手,理清脉络。
师:说说看,你们找到了哪句话?
(1)生1:“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谁也找到这句话,
师:从这句话你读懂作者喜欢白鹅什么?
师:真会读书,文章围绕白鹅的“高傲”来写,“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是文章的中心句(点击课件)。
(2)师:有不同的发现吗?
生: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师:从中你读懂作者喜欢鹅的什么?你们真会读书。我们一起看书,发现了吗,这句话的前半句承接第一自然段的….,生齐,(出示中心句),后半句引出课文的第三、四、五段,提示高傲表现在哪三方面呀?板书:叫声、步态和吃相。它像一座桥,前半句承接第一自然段,后半句引出下文的内容,这段话就叫过渡段。
师:我们读书时,可以先找找文章里的中心句、过渡句、过渡段。有了它,就能帮助我们更快地理解课文,这是阅读的金钥匙。
3.学习生词,整体把握。
师:哪个小组来开火车读一读。全班小朋友读一读。
师:预习得不错,做个游戏吧,大家对照课文,想想这些词分别描写白鹅哪方面的,帮助他们找找家,谁来把词语送回家。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课文围绕鹅的“高傲”来写,高傲表现在姿态中,…..高傲更表
现在叫声中:……;高傲表现在步态中……高傲表现在吃相中:……
(点击课件白鹅图)通过读书,这只白鹅慢慢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三、品读课文,走进白鹅
1. 初识高傲
(课件:p4 ---1,白鹅画) 师; 再认真看画,对照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大作家用哪些语句描写图上的鹅?
师:这姿态,给丰子恺爷爷的第一印象是——
生:“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师:如果他这么说,“一个高傲的动物。” 请大家比一比哪句好,好在哪儿?
生交流。
师:好,现在老师来读,你们留心少一个好字,多一个好字,有什么不一样?)一个“好”字融进了作者对白鹅的喜欢、欣赏。这个“好”字用得真准哪,让我们把作者喜爱鹅的情感读出来。生读。
2. 欣赏高傲
(1)欣赏高傲的叫声:师:(比划板书)欣赏了鹅的姿态,我们再来听听鹅的叫声吧,再读词语。我们把它们送进课文读一读,大声读第三自然段,白鹅在什么情况下这样叫?
(2)读中感受白鹅的尽职,感悟作者喜爱之情。
师:听过鹅的叫声吗,谁来叫叫?师:厉声叫嚣、引吭大叫是怎么叫?
师:不是这样的,看来还不明白词语意思,其实,汉字非常有趣,它是有声音的, 数一数“嚣”字,有几个口,听到声音了吗?这声音怎么样?汉字是有表情的“厉声”,叫的表情,声调是…
生3,请读词语,读出它的意思。一生读,齐读“厉声叫嚣”,…
师:汉字是有形的,吭:喉咙,看到引吭的样子了吗,
生4读词语,读出它的意思。齐读“引吭大叫”
师:现在我们全都是白鹅,来,拍拍翅膀,伸伸脖子,叫一叫——说话练习。
师:读懂了白鹅的心声,我们把这句话读一读。
师:这叫声凶巴巴的,真是不亚于狗的狂吠,咦,明明写鹅,为什么提到狗?
一生自由说,读读书,鹅和狗比什么?结果怎样?
师:看来,这句话表面上写白鹅很凶,实际上是夸它对主人尽职,夸她对主人有感情。我们再读这句话。
(3)欣赏步态的高傲,品读赞赏之情。
师:声声叫声,让我们感受到了“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人们常说鹅行鸭步,可是,善于观察的作家却发现,他们步态的不同。默读第四自然段,请细细欣赏。
A读书贵在有疑。那些词不理解画一画?(出示文本,课件红字标识,)生自由提问。看是否要梳理,
B解惑:我们来看一段录像,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播放课件(课件视频1鸭鹅走路;视频2净角出场。有意思吧,谁也能演一演净角出场,评价。
C你们能把课文里白鹅请出来吗。读一读
师:傲然的意思是?查字典
联系上下文,说说看从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
师:傲然这词,看出爷爷对这只鹅的赞叹,它敢与人斗,多么勇敢,甚至还要人,多么神气,把我们的感受读出来。
四、比较阅读,升华情感
(1)师:这是丰子恺爷爷笔下的鹅是高傲得很,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的白公鹅走来了。出示课件,一生读。这只白鹅给我们的印象是: 。
(2)中国古代诗人的骆宾王的《咏鹅》。这只白鹅给我们的印象是: 。齐读。
五、总结:今天我们欣赏了白鹅高傲的叫声、步态,下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丰子恺爷爷去看看鹅的一丝不苟的吃相。
六、家庭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抄一抄、背一背。
2.课后认真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2024小学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理解月光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人民的音乐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抓住重点段,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人民的音乐家。
2、学生能抓住重点段,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美好的音乐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月光曲》去感受音乐的.魅力。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贝多芬吗?你对贝多芬有哪些了解?
生:自由谈。
总结: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大音乐家,他的传世作品有许多,其中有一首非常著名的曲子叫《月光曲》,关于这首曲子的谱成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了解这首曲子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二)推进新课
1、前提测评:
(1)我会读:(开火车)(查字典)
贝多芬入场券激动乌云
仿佛微波粼粼安详
(2)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齐声朗读第一段自由朗读,老师走一走,听听哪组声音最大)
2、品读课文,感受贝多芬的人民性。
学习内容:自由读2----7自然段,然后思考一下问题。(分角色朗读)
(1)贝多芬在旅行途中经过小镇时听到了什么?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这样做?
然后出示穷兄妹俩的对话,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感悟盲姑娘对音乐对生活的热爱,引起了贝多芬的同情。
①盲不娘说:“这首曲子真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得,哪有多好啊!”
②哥哥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等我所作几双皮鞋,多挣点钱,一定给你买一张票。”
③盲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我会谈好这首曲子的。”
(2)贝多芬弹完一曲后,盲姑娘是怎样说的?贝多芬的感受是什么?于是他又做出了怎样的决定?
为了让学生明白贝多再一次弹曲原因,师出示下面重点句子让学生再次品读。(屏幕出示,请学生朗读)
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的说:“弹的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3、精读感悟。
自学内容:8—10然段。(分小组朗读,评出最优小组。预习过了)
(1)贝多芬为盲姑娘演奏第二个曲子时,当时的环境怎样?(出示flash)
(2)
(3)想一想《月光曲》的旋律有什么变化?
(4)贝多芬为什么能够创作出这么美妙的《月光曲》
出示“月亮出升、越升越高,穿过微云、刮起大风”图片及音乐伴奏,让学生在情境中边读边感受《月光曲》的内容、意境、旋律。
4、齐读结尾段:
这一段让你明白了什么?
(三)课堂小结:
贝多芬悄然而来,悄然而去,给穷兄妹俩带来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一次美的艺术享受,给自己的艺术创作带来了一次意外的收获,。本文通过记叙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故事,表现了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对穷苦人民的同情,以及他在音乐方面所具有卓越才华。
(四)布置作业
1、按课文内容填空。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地方升起来,()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薄云。
2、课文《月光曲》通过记叙()的故事,表现了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和音乐的()。
3、文中的贝多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024小学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
2、理解课文,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跑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弄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东西,以及兔子听到“咕咚”声拔腿就跑,许多动物也跟着瞎跑的原因,最后野牛怎样给大家解除了误会。
教学难点:
难点是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配乐录音、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吗?大自然是很神奇的!黑黑的土里会长出绿绿的芽,小小的花瓣会散发出阵阵的清香,甜甜的果实里呀又会藏着各种各样的种子。
听!大自然还会发出很多声音呢。哗哗哗,这是什么声音啊?——;呼呼呼,这又是什么声音——;轰隆隆,这是——。
再听,咕咚!这是什么声音呀?好奇怪。猜一猜。
生猜(2人)
二、师范读故事
是不是呢?答案就藏在一个有趣的故事里。故事的名字就叫《咕咚》。看老师写。(板书课题:咕咚)最美的故事要用最美的坐姿来听!眼睛看老师!我们的故事开始了。木瓜熟了。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
故事讲完了。考考你听得怎么样?听出来了吗,“咕咚”是什么呀?
三、生初读故事
原来,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的声音。这声音还吓坏了那么多的动物呢!真有意思!这么有意思的故事,让我们自己读读吧!
赶紧打开书,第163页。双手拿书,稍微往前倾斜,注意要把字音读准哦!好,开始读吧!
四、识字
1、读完了吗?——读完了。
我发现大家读得都很认真!
好,把书放下。
2、字音读准了吗?我来检查一下。
(1)这是这一课比较难读的字。老师把它们放在了屏幕上。(课件:标序号,不加拼音。)老师先问问大家,哪些字是你已经认识的?怎么认识的?在哪见过这个字?谁还认识?(2人)
哇!还有这么多同学想说啊!那就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吧!
多好啊!生活中只有多留心、多观察,就能认识很多字,但是还有一些我们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那就让拼音来帮忙吧。请大家借助拼音把你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好,开始吧!
(2)出示:领咕咚哇湖狐狸命闹极(带拼音)
好,差不多了吧!
我们来开个小火车吧!从哪里开始呢?你来当火车头吧!
好,我们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他读对了,我们就跟着他读一遍。如果错了,我们就给他纠正。开始吧!
小火车开得又快又稳,真是棒极了!~
(3)去掉拼音,你还能读吗?我贴你读!字卡(领、、、、、极)
看你们学得那么好,老师真高兴!
(4)字形
字音读准了,那下面啊!让我们来想一想怎样记住这些字的样子吧,好吗?
(A)闹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字有什么办法记住它呢?
门子里面有个市。观察的真仔细!
热闹,哪儿很热闹?
超市的门口很热闹。菜市很热闹。
就从这个字的样子来看,是哪热闹呢?
对呀!超市的门口很热闹,这不就是这个字的样子吗?超市的门口很热闹。
你能像这样记住这个字吗?(板书:坐、加拼音)两个人坐在土堆上——
你看,我们的汉字多有意思啊!
(B)你们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记记其他的字吗?
狐狸:那老师再问你一下,你知道为什么这两个字是反犬旁吗?是的,反犬旁大多都与四条腿的、有皮毛的动物有关。你还知道哪些反犬旁的字?狗、猫、猴、狮。但是,同学们注意了,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反犬旁。比如,这一课里的:山羊啦、兔子啦、大象啦!
咕咚哇,看来表示声音的词大多都是口字旁。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轰隆隆就没有口字旁。
……。
看来,很多字的意思和他们的偏旁有关。
命啊,其实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字。
你知道古代的人是怎么写这个字的吗?老师写给大家看:(一边说一边写篆书字形)这是一座房子,这是房子的横梁,房子里有一个拜神用的神坛,你看,这个口就是烧香用的神坛了。一个人啊,正跪在神坛前烧香祈祷呢,他在祈祷什么呢?他在祈祷,愿所有的人都平平安安、长命百岁。
你看,这个字就像一幅画一样。这么好玩的字,你也想画一画吗?打开书,163页,找个合适的地方也画一个吧!看谁画得最漂亮!
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画得都很认真,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记住“命”这个字的样子了。
再来说说剩下的几个字吧!
五、写字
这些有趣的字都认识了,那就让我们来写两个吧!(狐狸)
1、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反犬旁。
反犬旁,就是今天我们要学写的新偏旁。看老师写:先写撇;穿过撇的中间写弯钩,注意弯钩要有力量,就像一张弓;最后在弯钩的中间向上一点起笔写撇。
伸出手,跟着老师写一遍。撇,弯钩,穿过撇的中间,注意弧度,最后在弯钩的中上部起笔写撇。
2、反犬旁会写了,这两个字就可以写了。伸出手,跟着老师写一遍。
(1)狐,先写反犬旁。(边说边写)。再写“瓜”,第一笔,平撇,起笔高一点,撇到竖中线;第二笔,竖撇,从平撇的落笔处起笔;第三笔,竖提,从平撇的前端起笔,写得低一点,基本上和反犬旁一样低。记得要结一个瓜。最后一笔捺,从竖提的上端起笔,捺要写得舒展一些。
(2)狸,先写反犬旁。再写一个“里”。第一笔,竖,从竖中线起笔,起笔低一点,到横中线停;接着,横折、横、横;下一笔是——竖。落笔不能低于反犬旁。最后,横、横。最后一横要长一些。
3、学着老师的样子,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一写。先调整坐姿,双脚放平,身体离桌子一拳头,拿起笔,一音两字,开始写吧。
(评价:坐姿好!反犬旁写得漂亮!第二个狐有进步!你看,他的反犬旁写得多漂亮,尤其是中间的弯钩,写得多有力量。)
如果你写好了,剩下的时间自己安排写哪个字、写几遍。
好,停!写完你正写着的那个字,就可以停下来了。
六、图文对照。
1、刚才我们学写了课文中的一种动物——狐狸。除了狐狸,课文中还有哪些动物呢?赶紧打开书找一找。(你可以从插图中找,也可以从文字中找。)
2、你能把这些动物填到合适的括号里吗?(课件)
---------听到“咕咚”一声,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也跟着跑起来,只有--------没有跟着跑,帮助大伙儿弄清了事情的真相。
3、原来跑了半天,是瞎折腾了一场。这么有趣的故事,当然少不了有趣的插图啦!课文配了几幅插图呢?——四幅。好,我们先来看第一幅。(出示图一)
这幅图上画了什么?
这些内容在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呢?侯老师可不告诉你们,让你们用自己的眼睛到课文中去找、去发现。
4、找到了吗?谁来说?(一、二自然段)那你能把第一段读给大家听吗?
“木瓜熟了。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
(评价字音)
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为什么木瓜会掉下来?——木瓜熟了。哦,知道了,谢谢你!从哪儿掉进湖里的?从树上。从什么样的树上?高高的树上。听老师读,高高的树上。什么感觉?这样读,这棵树就真的很高了。自己试着读一读。谁来读?你来!你来!
好,我们把第一段完整的读一遍。注意,树很高呦!那木瓜掉进湖里的声音也一定很大。
嗯,准备——
木瓜熟了。齐——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
5、听到这声音,一旁胆小的兔子做出了什么反应?
直接指读!(贴: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6、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指着卡片)你猜这时的兔子心里会怎么样?(害怕)
兔子这样的害怕,当小猴儿问他为什么跑时,他会怎么叫呢?(出示:兔子一边跑一边叫:“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
谁来学着兔子的样子叫一叫?你来,你来,你来,(贴:可怕极了)
(很出色的评价:听出有点害怕了!有点味道了!有点感觉了!)(4、5人)
我们大家都来叫一叫吧。
7、把一、二两个自然段连起来,你能读好吗?自己试试看?(出示)
谁来读?
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读得太好了,这幅图都好像真的要动起来了!
七、结课
下堂课啊,我们来看后三幅图,想让后面三幅图也活起来吗?——想
那就请你下课以后将后面的几个自然段认真地读一读。为下堂课做好准备,行吗?
今天我们这堂课就上到这儿!好,下课!
2024小学语文教案篇5
教材分析:
本文是现代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7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能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时间。
4、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并积累优美的语句。
学习重点: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时间。
学习难点:
领悟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却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7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
3、了解朱自清生平和创作特色。
4、尝试着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画出自己喜欢或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在课前搜集了有关时间“匆匆”和珍惜时间的词语、句子或诗文,谁愿意来朗诵一下?
2、对比导入:是啊,时间匆匆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呀!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表达他这样的感叹的,愿意吗?
3、了解作者:请你结合预习说说,朱自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4、揭题审题:揭题——匆匆。“匆匆”是什么意思?那么,在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里,“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
二、自读自悟:
1、自读课文,完成自读要求
①把课文读正确。
②学会八个生字。
③思考问题: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
④画出自己喜欢的或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提出问题。
2、小组交流一下③、④的思考。
三、协作评价:
1、指名朗读课文,读不通、读不顺的重点练习,学生互助。
2、齐读词语:、伶伶俐俐、俳徊、涔涔、潸潸、罢了、蒸融、挪移、跨过。
3、讨论问题:文中“匆匆”指的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
4、交流感受:“我喜欢——,因为——。”“我的问题是——。”(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留待下一课时读书研究。)
四、指引探究:
课后练习:
①朱自清先生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说一说,尝试着用朗读表达你的理解。
②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2024小学语文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把握文章结构,了解激光的特点及用途。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了解常用、基本的说明方法。
4、通过阅读课文,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激光的特点和用途,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说明的方法。
教学程序:
一、导入课题
读课题,“奇”作何解释,“异”如何理解?奇异的激光即神奇,不同寻常的激光。读出自己的理解,再次读题。有问题吗?
二、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激光的特点及用途。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了解常用、基本的说明方法。
三、学生自学:(教师出示提示要求)
自学要求:(直接在文中圈点划批,不用完整回答以下填空或问题。)
1、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自学生字词。
2、默读:课文紧扣“()”二字,按()顺序进行说明介绍的。
3、在体会激光的神奇的同时,了解说明方法(对比、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感受说明文语言表达准确、简洁、形象的特点。
自学时间为10分钟,同学们,赶紧吧!!!
四、师生讨论,检查自学效果
打个比方说,我们如果用眼睛对着电灯看,就会感到刺眼,如果看太阳的话,就会有暂时的目眩感觉,我们如果对着激光看,眼睛就会严重受损以至永久地失明。
激光枪不仅能是人的眼睛受到严重伤害,还能灼伤人体。激光炮可用来击落敌方的飞机、导弹等。
1、以上两句话在文中是为了说明激光的什么特点或用途?
2、分别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句子中的标点有错误吗?有的话,请改正,并说明理由。
五、课堂小检测
1、默读课文5、6、7自然段,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激光是最快的刀?激光这把刀具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2、比较以下两句话。
①现在世界上最亮的光是激光,最快的刀是激光,最准的尺是激光。
②现在世界上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是激光。
哪一句增强了语势,强调了激光的“神奇”?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以下三句话有问题吗?有问题的,请改正并说明理由。
①世界上最亮的光是激光,最快的刀是激光,最准的尺是激光。
②如果看太阳的话,就会有目眩的感觉。
③原来,房间里有一台激光测距仪,它是世界上最准的尺。
六、课堂练习
必做题:1——6。
选做题:7。
2024小学语文教案篇7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8个专题。分为: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有趣的自然科学等8组。教材富有儿童情趣,时代气息扑面而来。每单元由导语、一课“识字”、4-5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构成.联系紧密,蕴含教育价值。如第一组,在优美简短的导语之后,以成语或四字短语编写了识字内容。“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鸳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8个反映春天景色的词语,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画卷。学生既认了字,又激起了热爱春天的情感。4篇课文,有春天的景,有春天的人,有春天的事,有儿童喜爱的故事,有琅琅上口的古诗。学生找春天,画春天,在“语文园地”中唱春天,在“口语交际”中讲春天。教材安排的几幅精美图画,可帮助一年级小朋友更好地欣赏春天的美景。全单元体现了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的整合,把语文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
二、教学目标:
(一)汉语拼音
1、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能按顺序熟练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认识并初步掌握大写字母。
3、初步学会用音序查字法。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550个,会写其中的250个字。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顺序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5、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初步掌握识字方法。鼓励学生利用生字和熟字的联系,采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等方法识记生字,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三)阅读
1、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鼓励学生多阅读,扩大阅读量。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5、理解课文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说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与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教学建议与措施:
首先,要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第三,重视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一年级学生处于入学的启蒙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是不可忽视的。
1、认字要落实。要求认识的550个字一定要认准,并能在其他环境中认识。
2、字要写好。要求会写的字要写对写好,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并要了解字义,能口头或书面组词。
3、课文要读好,能用普通话读出味道,读出乐趣。
三、学情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21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缺乏自学能力的培养。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进度
第一周:识字一1柳树醒了2春雨的色彩
第二周:3邓爷爷植树4古诗两首语文园地一
第三周:识字二5看电视6胖乎乎的小手
第四周:7棉鞋里的阳光8月亮的心愿语文园地二
第五周:识字三9两只鸟蛋10松鼠和松果
第六周:11美丽的小路12失物招领语文园地三
第七周:识字四13古诗两首14荷叶圆圆
第八周:15夏夜多美16要下雨了17小壁虎借尾巴语文园地四
第九周:识字五18四个太阳19乌鸦喝水
第十周:20司马光21称象语文园地五
第十二周:识字六22吃水不忘挖井人23王二小
第十三周:24画家乡25快乐的节日语文园地六
第十四周:识字七26小白兔和小灰兔27两只狮子
第十五周:28小伙伴29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语文园地七
第十六周:识字八30棉花姑娘31地球爷爷
第十七周:32兰兰过桥33火车的故事34小蝌蚪找妈妈语文园地八
第十八周:复习
第十九周:复习
第二十周:考试
2024小学语文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条理清晰的表达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
4、继续增加对西部大开发的了解。
教学重点:
1、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
2、学习课文条理清晰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增进对西部的进一步了解,培养对西部的感情。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查找有关青藏高原、青藏铁路及拉萨等方面的资料。
教师准备:搜集相关图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回忆:詹天佑在资本主义国家的阻挠和要挟下,修建了中国的第一条铁路;今天中国人修建的是世界上海拔、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詹天佑率领工人们顽强拼搏,以创新设计和吃苦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西部建设者凭着科技和奉献精神,攻克了难题。从比较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在经济和科技上的发展,今非昔比的繁荣昌盛。
2、我们今天来学习第4课,教师板书课题: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二、合作交流
1、默读课文,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
2、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3、将收集到的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讲给同学听。
4、学生自学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
6、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成为文章的主线,文章中出现了几处?(四处)
三、品读体验
师: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那么,在修建过程中,建设者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生自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并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和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出示句子:“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学生交流,教师主要抓住以下几点随机点拨。)
1、“正在修建的是一条世界海拔,线路最长的高原冰土铁路。”
(1)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文中哪些句子说明了什么是“冻土”“海拔”。
(2)联系资料谈谈高原冻土给施工带来了哪些阻碍?
(3)从“昼夜”“反复”,你体会到了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4)指导朗读第5、6自然段,感受那种战风雪,斗严寒,在生命禁区的高原,进行施工的现场。
[借助一些图片资料,能够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施工现场的严峻,进一步体会“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是何等不容易的事。”]
2、“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轮番向这支队伍进攻”。
(1)理解词语:哪些词语体现了科技人员的艰辛?
(2)想象“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情景。
(3)指导朗读第8、9自然段,感受天气恶劣,又特别,又凶险,又繁重的施工现场。
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到“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四、巩固延伸
1、再一次朗读全文,要把自己的豪迈建立在建设者的勇克难关,顽强拼搏之上,共奏生命强音,谱写铁路建设史的新篇章。
2、把此时你最想表达的感情表达出来。和同桌商量一下,尽情抒发你对建设者们的崇尚、爱戴、赞美之情。
课堂作业
青藏铁路的竣工,将引起西藏的巨大变化,我们不能忘记曾在这片冻土上挥洒血泪的建设者。如果要在铁路经过的海拔处为建设者立一块丰碑,你会在上面写下什么呢?
2024小学语文教案篇9
一、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掌声》,——生齐读课题
2、课文一共写了几次掌声?(指名说)同学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给小英鼓掌的呢?课文第四小节就描写了大家为小英两次鼓掌的经过,请同学们快速读读课文的这一小节,找出同学们为小英鼓掌的句子,用“~~~”划出来。看谁找得准。
3、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
4、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5、交流,出示句子:
6、同学们为什么两次给小英鼓掌?两次掌声又给小英带来了什么?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个问题继续读课文。
二、探究变化原因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同学们两次给小英鼓掌。第一次,是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可引读)这一次,大家为什么会给小英鼓掌呢?还是请大家读课文,读2——4小节,看看在鼓掌前,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把描写小英表现的句子画出来。
(一)交流讨论第一次掌声
1、找出直接描写小英表现的句子。指名说,出示句子。
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2、体会小英走上讲台的不容易。
这些句子直接描写了小英的表现,大家再读读这几句话,看看你体会到了什么?再想想这几句话该怎样读?自己练练。
3、指名读
出示第一句:
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指名读
▲师描述: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英曾经是一个自卑、忧郁的孩子。她平时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她害怕别人看到她的缺陷,一直害怕别人注视的目光,轮到小英上台演讲的时候,同学们一齐把目光投向了那个角落。当大家把目光投向她的时候,小英立刻低下了头。[板书:自卑忧郁]
▲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引导学生走进小英的内心,细细体会小英此刻的心情。指名朗读
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引读过渡
▲指名读,评价读,再读,女生齐读
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小结:刚才我们读了这两句话,体会到了小英矛盾、害怕、为难的心情。下面捧好书,我们一起读好二、三小节,再次体会小英复杂的心情。(齐读二、三小节)
▲指名读
▲教师描述,指导朗读。尽管从教室的一角到老师的讲台,只有短短的几步路。可是要走完这几步路,对于小英来说该有多难啊。每走一步,小英的内心都在痛苦地挣扎。一起读好这句话。
▲小英一开始是不敢走上讲台,现在终于走上了讲台。从这个“终于”中你看出了什么?如果你就是小英的同学,看到小英走上讲台,你是什么心情?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心情也读出来。(指名读)
▲是啊,小英能够克服心里的害怕,从犹豫、矛盾中走上讲台,多不容易啊,我们应该为小英感到高兴啊,让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
▲谁能够把小英的这种读出来?
(指名说)
4、理解第一次掌声的含义。
(出示第一次掌声)
▲引读
▲对于我们来说,走上讲台可能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可是对于小英来说,是多么不容易啊!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谁再来读读这段话。(指名读,齐读)
▲那掌声热烈、持久,如果你就是小英的同学,你想通过这热烈、持久的掌声告诉小英什么?(指名说)[相机板书:鼓励、尊重……]
▲这是期待的掌声、这是安慰的掌声,这是鼓励的掌声!我们有太多太多的话想对小英说,此时,千言万语都汇成了热烈、持久的掌声,他们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小英的鼓励、支持、理解……,所以,(引读)当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同学们要说的太多太多了,他们表达自己情感的愿望是那么迫切,所以,那掌声——热烈、持久!所有的男生再把这激动人心的场面读出来。
▲小英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鼓励、理解、安慰啊。这掌声是多么地及时啊!当掌声响起的时候,小英感动了,小英流泪了。如果你就是小英,听了同学们掌声,你心里会想些什么?(指名说)
5、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好描写第一次掌声的句子
(二)交流第二次掌声
1、(出示第四小节后半段)引读:掌声渐渐平息,小英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故事。故事十分动人,她的普通话也很好。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2、(想象经久不息的场面!)这一次,教室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能不能想象出那是个怎样的场面?
3、这一次,同学们为什么给小英经久不息的掌声呢?同学们又想通过这经久不息的掌声告诉小英什么呢?指名说[板书:赞美……肯定]
小英不但完成了这次演讲,而且完成得很出色,同学们又一次把肯定、表扬、赞赏送给了小英,那场面是多么感人啊!谁再来读读这段话,(指名读)
4、如果说,第一次掌声给了小英勇气和力量的话,这一次,同学们的掌声又带来了什么?[板书:自信]从小英的微笑中你知道小英在想些什么?
5、有了同学们的肯定,小英变得自信了。从红着眼圈走上讲台到微笑着走下讲台,小英对自己的表现感到满意,对自己也充满了信心!
这是多么的神奇的掌声啊!在小英最需要的时候,是掌声给了她勇气和力量,是掌声给了她自信的微笑。谁来读好第四小节。(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好这段话。(齐读第4小节)
多媒体出示第四小节
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到得流下了眼泪。掌声渐渐平息,小英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故事。故事十分动人,她的普通话也很好。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
三、感受小英的开朗和自信
1、有了同学们的掌声,小英变得自信了。(引读第五小节)
2、大家想想看,我们还能在哪里看到小英的身影?(指名说)
3、小英变得自信、开朗了![板书:自信开朗]我们真的为小英感到高兴啊!
这是多么神奇的掌声啊,它可以改变一个人,使他重新树立生活的勇气,迈出成功的一步。难怪,小英在给我的来信中说:……(多媒体出示小英的信,引读)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次掌声,它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我永远感谢这掌声。”
四、总结掌声的内涵
1、你觉得掌声像什么?打个比方说一说(指名说)
2、掌声能给我们带来温暖,带来力量,带来自信,带来关爱。在生活中,我们的要给别人带来温暖、带来力量,带来自信,带来关爱,除了鼓掌,还可以用什么方式呢?(指名说)
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3、是啊,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爱,人人都需要掌声,人人都离不开掌声。反过来也一样,在别人需要鼓励、安慰、赞美的时候,我们也不要忘记把掌声送给别人。所以,课文最后这样说: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多媒体出示课文最后一小节)
4、读了《掌声》这一课,老师也被深深地感动了,还选了一首小诗,送给同学们,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让掌声陪我们快乐地成长,自信地生活。
2024小学语文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并学习使用这个成语。
2、运用学过的朗读技巧,读出魏王疑问、惊叹的不同思想感情。
3、懂得“惊弓之鸟”、“能手”等词语。并能选择“直”的解释条,通过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到与“直”的含义相对应的词──“拼命”。
4、训练因果句式。
【教学重点】
掌握“惊弓之鸟”的内容,并能正确使用这个成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整体进入
1、师: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伟大民族,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世界里,有一颗永不磨灭的璀璨明珠,那就是──成语。成语对于我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同学们,你都知道哪些成语?
2、刚才,有同学说到了“惊弓之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惊弓之鸟”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3、这个成语来自于一篇古典作品,课前我们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找到突破口
1、师:那么,课文哪一节重点写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呢?
2、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板书。
“孤单失群”是什么意思?(离开同伴,无依无靠)
这两句话前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出示:因果──先果后因
3、读书上更羸说的第二句话:男同学读“果”,女同学读“因”。
男:它飞得慢──女:是因为……
男:它叫得悲惨──女:是因为……
4、下面由老师引读因果句式,同学接读。
师引读:之所以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师引读: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叫得悲惨)。
师引读: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飞得慢)
师引读:叫得悲惨,是因为──
(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小结:通过朗读,我们理解了更羸说的第二句话两组分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5、默读更羸说的第三、四句话,思考填空,用()括出答案。
出示填空:
它一听到_____,心里很______,就__________。
它一_________,伤口又______,就__________。
交流,出示板书:
弦响→害怕→高飞→使劲→裂开→掉下
6、下面,由老师范读这两句话,谁能听出老师在哪些地方读出重音。
(一……就……拼命)
指名读,齐读。
7、师:前面,我们知道了更羸说的第二句话是因果句式,其实,第二句与第三、四句话之间也存在着因果关系,下面由老师引读,同学接读:
师引读: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一使劲──(生)……
师引读: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它一听到弦响──(生)……
师:那么,更羸是如何判断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呢?
师引读:因为更羸观察到──(生)它飞得慢……
师引读:他又分析到──(生)飞得慢……
师引读:最后更羸判断出──(生)它一听到弦响……
三、进入对应点
1、师:更羸的判断是不是准确,在文中哪一节可以找到印证更羸的话?快速默读课文。用手势告诉老师(第四节)
2、指名两组读第5自然段,找一找这段中哪一个字与“惊弓之鸟”中的“惊”字有联系?把它圈出来。然后想一想更羸到底用什么方法射下大雁的?(嘣)
(用弓弦的响声使大雁受到惊吓。)
3、指名读第5自然段,并说说哪些词应该读出重音?(嘣,直,忽然)
再指名读,齐读
4、这个“直”字有4种解释,出示:
直:
⑴不弯曲;
⑵使直,把弯曲的伸开;
⑶爽快,坦率;
⑷一个劲儿地。
默读解释条,文中应取哪条解释,用手势告诉老师。齐读解释条。
5、这个“直”字,根据它的解释,对应了最后一段中的哪一个词?默读第八节。交流。(拼命)
老师请一个同学把这个解释代入“拼命”这个词来读这句话,体会含义。
四、朗读训练重点
1、师:小朋友现在已经知道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可魏王当时并不知道,他前后共说了几次话,请同学来读一读。指名朗读。
2、出示三句话:
“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疑惑地问,“你有这样的本事?”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样的本事!”
魏王更加奇怪了,问:“你怎么知道的?”
3、师:朗读对话要按照以下这四步来读句。出示朗读步骤:
(读好句子语气:一找提示语;二找标点;三找重音;四有感情地朗读。)
按照这个方法请一个同学来读第一句。
⑴我从这句话的提示语中找到____一词,这句句子要读出____语气。
⑵我从标点符号上知道这是一句____句,语气应(上扬,下降,平直)。
⑶我认为这句话中____应该读出重音。
⑷我认为这句话应该这样读____。
根据老师教的方法,分小组讨论如何读好2、3句。
分别指名读。
4、齐读这三句话。
5、下面由老师和同学配合分角色朗读,老师做更羸,同学做魏王,要求去掉旁白,直接读说的话。
五、朗读总结
1、师:更羸怎么能听出大雁叫的声音很悲惨,在书上第一节中找答案,指名读句。
出示句子: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出示解释:
能手:是指对某一顶技术、某一种工作特别熟练,干得特别出色的人。
师:织布技术特别熟练,布织得特别好的人称“织布能手”,种菜特别出色的人称“种菜能手”,我们班的龚毅敏同学因为拉二胡拉得很好,所以是拉二胡能手。
出示句式:(我的__因为……所以是什么能手)
在你周围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戚等也有不少能手。
请你用上“我的__因为……所以是什么能手”的句式来说话。
(下棋能手,跑步能手,写字能手,绘画能手……)
“射箭能手”是什么意思?“有名的射箭能手”又是什么意思?
(射箭的技术很高明的人就称“射箭能手”,“有名的射箭能手”,说明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他的射箭技术特别高明,射箭的经验特别丰富。)
(师:正因为更羸是有名的射箭能手,打猎很有经验,因此他听到大雁鸣叫的声音能辨别出来它叫的声音很悲惨。)
2、分角色朗读课文(旁白,更羸,魏王),并思考:更羸真正的本领是什么?
3、交流:善于观察、分析、判断事物
我们小朋友也要学会善于观察、仔细分析、准确地判断事物。
六、引申
1、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心里就害怕,以为又有箭射来,拼命往高处逃命,可见这是一只──(生)惊弓之鸟(师指课题)
“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就是被弓箭吓怕了的鸟。)
2、师:说得对。“惊”就是惊吓;“弓”就是弓弦得响声;“之”就是“的”。“惊弓之鸟”是个成语,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就特别害怕的人,说这种人成了惊弓之鸟。你们在电影、电视或者读过的故事里看到过这种人吗?
(师举例:有人打了败仗很恐慌,听到风吹草动以为是追兵来了,害怕得不得了,慌忙逃跑,这些人就是惊弓之鸟。)
(解放战争时期,反动派军队被解放军打得晕头转向,一听说解放军来了,吓得逃的逃,投降的投降,他们也是惊弓之鸟。)
(有的人被蛇咬过一次,以后看到草绳就害怕,成了惊弓之鸟。这种人是胆小鬼。)
3、师:说得对。有的人受过一次打击下次就害怕了。这种人必定胆小怕事,是不可取的。我们小朋友不应该学习这样的人。
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024小学语文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一)理清作品思路,领会作者观点
(二)了解想象的基本要求
(三)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想象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想象力的培养和创新
教学时间:1课时
一.导入新课:动物的尾巴的功能很多。松鼠的尾巴充当降落伞,把握平衡;小狗的尾巴能够表情达意;鱼的尾巴起到划桨的作用。我们人类没有尾巴,可是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会怎样呢?今天,我们学习美国作家的坎斯.彼勒《如果人类也有尾巴》。
二.默读课文,正音正字。(学生到黑板前书写字词,教师强调易错的音和字)
脂. 穴 癌 翘 褪
三.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1.提出“人类如果也有尾巴”的设想
2.想象人类的尾巴的样子
3.写人们会珍视、装饰、保护尾巴
4.尾巴的功能
四.思考问题:
1.作者依据什么提出人类如果也有尾巴的?
2.他又依据什么想象出人类尾巴的样子?
五、讨论得出:
1.根据在动物园里“被看的动物都有尾巴”,“看动物的动物——人”都没有尾巴这个客观事实引发出来的。这一想象是大胆、奇特的,然而又是有依据的。
2.作者在想象人类尾巴的样子时,也是在前一个想象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人类尾巴的描述,是根据人体的体征和男女体征差异而进行。如写人类的不会长毛,是依据人类的进化早已“褪去了身上的毛”这一特征推想而成的;“男人的尾巴要比女人的尾巴粗壮些”,是依据“男人所有的肢体都比女人强健”这一特征想象推测的。
从上面分析得出:作者想象不是胡思乱想,而是有依据的。所以,作者得出结论:“愿世上人人都有一条实用而健美的尾巴。”这惊人的结论。虽然奇特,但我们丝毫不觉荒.唐。
六.课堂总结:这篇课文特点就是大胆想象——有根有据——合理推导——得出结论。
七.课堂拓展练习
请同学们从下面两个半命题中任选其一,大胆想象,依据合理,说一段话。
题目一:“假如人类有__”
题目二:“如果动物会__”
八.作业:请把上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2024小学语文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会写5个生字,正确读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准备】
搜集科学家发明创造的小故事。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兴趣
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认识他是谁吗?
(播放课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苹果的偶然落地引发了牛顿的思索,经过反复研究,他终于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古今中外有很多这样的科学家,你觉得他们是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呢?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刻苦钻研。)
二、直奔重难点,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二自然段,认真读这段话,你能读懂这段话的意思吗?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2、学生质疑,相机解决疑问:
司空见惯是什么意思?追根求源是什么意思?这段话中的?指什么?!指什么?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3、科学家们把?拉直变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难怪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这句话,齐读。)
三、学习三个具体事例
1、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举了三个真实的事例,指名3~5自然段,思考者具体写了哪三件事。指名回答。
2、默读3~5自然段,自学批画:每个事例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是什么??是什么?!是什么?每个科学家是这样把?拉直变成!的?
⑴自学批画。
⑵小组交流讨论。
⑶全班汇报,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关键语句。
3、这三位科学家把?拉直变成!的过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回答。教师小结:只有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反复研究才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所以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是的眼珠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为什么这几位科学家能够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呢?
1、出示: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能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2、你读懂这句话的意思了吗?指名谈体会。
3、句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能够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4、齐读这句话,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
五、总结,导入下节课内容
科学发展史上,像这样的事岂止三个,还有哪些事例能够证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呢?课后搜集有关故事。这些真实的事例能够给我们哪些启示呢?下节课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
一、交流课外搜集的有关科学故事
二、导入新课,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1、在科学史上,这么多这样的真实事例说明了什么?能够给我们哪些启示呢?自由读7、8自然段,画出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可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2、自由发表自己的感受,重点理解下面的句子:
⑴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和课文开头有什么联系?)
⑵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有准备的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3、总结: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就是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
三、总结写法,知识迁移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吗?课文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
(先提出观点,然后用具体的事实说明道理,最后写得到的启示。)
2、以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为例,如果让你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来证明这个观点,你打算怎样写?口头表述,评价。
3、你觉得还有哪些观点可以用我们熟知的事例来证明?拓宽学生思路。
4、自己确定一个正确的观点,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的事例证明这个观点。独立练笔,形成文字。
5、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的小练笔,注意正确评价。
2024小学语文教案篇13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把握文章结构,了解激光的特点及用途。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了解常用、基本的说明方法。
4.通过阅读课文,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课文第二部分。
【教学难点】
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创新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激光笔火柴气球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初步了解激光。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会发光?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科普说明性文章,认识一种新型的、人造的光——激光。
板书课题《奇异的激光》,齐读课题。
2.检查生字词。
指导“凸”字的书写,读准多音字的读音。
二、整体感知、把握结构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激光的奇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2.把握文章段落特点。
三、研读感悟、渗透方法
1.自由朗读“最亮的光”。
思考:激光到底有多亮?作者是怎样把它的亮度说清楚的呢?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仔细想一想。
⑴.品味句子:最亮时它比太阳还要亮100亿倍呢!
朗读感受激光亮度。
讨论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
⑵.比太阳还亮100亿倍到底是多亮呢?
研读作者接下来举例说明的句子。
学生读文。
朗读感悟,品味文字
①刺眼、目眩、失明。
②暂时——永久
明确写法,感知激光亮度。点拨分号的用法。
⑶.了解激光方向性强的特点。
⑷.了解激光的运用。
播放视频,激发探索激光奥秘的兴趣。
⑸.回顾学法。
明确激光方向性强的特点,知道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来介绍激光的亮度和用途。
四、自主合作、交流汇报
提示学法
1、默读课文。
2、独立思考,填写表格。
3、小组讨论,交流。
4、朗读感悟,准备汇报。
奇异的激光特点运用的说明方法用途
最亮的光方向性强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军事上
最快的刀
最准的尺
小组汇报
“最快的刀”介绍了激光的什么用途?
课文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介绍的。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汇报,教师因势利导。反复朗读,加深体验。
五、感知“奇异”,升华情感
1.教师小结。
这种光运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它就是——奇异的激光
2.激光演示,激发探索精神,感知“奇异”。
六、提示下节课学习任务
下节课继续讨论激光是“最准的尺”部分,交流自读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巩固新知
听写新词,积累词语
二、合作学习,汇报交流。
学生自由读“最准的尺”,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三、回归整体、升华认识。
1.学习最后一部分激光的多种用途,感知激光的奇异。
2.简介被誉为“中国光谷”的武汉东湖高新开发区激光产业及优势。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创新精神。
四、迁移运用、形成能力。
1.完成课后练习题,讨论分号的用法。
2.以“激光的自述”为题,向大家介绍激光。
嗨!大家好,知道我是谁吗?……
3.推荐阅读美籍华裔科学家沈致远先生的《科学是美丽的》《科学是大众的》这两部书。
4.收集有关激光的资料。
五、板书设计
20奇异的激光
特点说明方法用途
最亮的光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军事上
最快的刀向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工业医学上
最准的尺性
强
2024小学语文教案篇14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习本文寓情于物、立意独特的手法。
2、学习本文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主题的写法。
3学习杨柳所表现出的不求索取、甘于奉献、不忘根本的可贵品质。
二、教学重点:
用对比手法突出重点。
三、教学难点:
寓情于物、立意独特。
四、教具:四张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引题:
三则科学界对植物所做的实验
分析:植物也有“喜、怒、哀、乐”。植物也有生命力,我们不能随意践踏它们,同时让学生们知道文学家赋予植物象征意义是有科学根据的。(激发兴趣)
2、指出下列花木的象征色彩:(课文延伸)
桃李——门生(俗话说“桃李满天下”只门生众多的意思)
竹——气节(四季青翠,姿态潇洒自若,有宁折不屈的气节)
荷花——清白(出淤泥而不染)
菊梅——傲骨(深秋时节傲霜怒放,不畏严寒,独步早春)
柳——依恋(枝叶软如丝,风起时柔条千缕,依依飘飘)
3、①小声默读课文(熟悉课文)
思考:作者赞美杨柳的什么精神?标段
②应弄懂的词语:荆棘、宅边、冠冕、执著、芍药、皈依、高踞
③分析1直3段,板书如下:(分析课文)
作者与杨柳有一段自然的缘分
认识杨柳、偶然
批评世人、虚伪
热爱杨柳、偶然
批评世人、虚夸
作者:率真自然
④分析4直7段,板书如下:
作者发自内心赞美杨柳
外形:珠子、S线
内质:不求索取、甘于奉献
对比牡丹、葡萄
不忘根本
对比其它花木
杨柳:朴实谦逊
⑤归纳写作特点:对比鲜明寓情于物(整合课文)
⑥归纳中心思想
2024小学语文教案篇15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说说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深深父爱的怀念之情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不一般的父爱
二、教学重点
理解真正的父爱,背诵第5自然段。
三、教学难点
理解真正的父爱
四、教法学法
在这堂课中,我们综合了谈话法、讨论法、交流法、、自上而下教学设计及情境性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五、教学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体会与汇报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新型的良好的课堂氛围。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回顾课文内容,复习新字词。
通过此环节,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回顾的过程,并且对生词有一个温习的过程,为读文打好基础。
二、抓文中的重点动词,体会父亲不一般的爱
虽然父亲执意要与我一起制作音箱,我们的关系也进一步缓和,而我依然不理解父亲的做法:花在材料上的钱足够买一个音箱,为什么偏要自己做呢?为后文埋下伏笔。
三、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我”心情的前后变化,进一步体会深深的父爱。
教学时,注重读文的训练,在读中积累语言文字,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升华情感。结合课后第二题,进行默读思考;结合课后第三题,进行朗读体会。默读与朗读反复交叉进行。第五自然段含义深刻,是父爱深深主题的很好体现,应引导学生进行背诵。
四、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父亲对自己的爱。
这个话题并不难,学生也能感到有话可说。在生活中,每一位父亲都爱自己的孩子,那么,他们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父爱的呢?学生们畅所欲言,说出自己感受到的父爱。然后,再在一首歌曲中体味父爱,使父爱的含义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五、学生要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
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悟到的记录下来,哪怕只有一句话。学生在听完歌之后,一定会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我要求他们把自己的感受写在自己的小练笔上,这也是对作文的一点积累。
六、板书设计
这堂课的板书主要围绕一个字,那就是:爱。爱让我们健康地成长,爱让我们学会与人分享,因此,爱是一个恒古不变的主题。
2024小学语文教案篇16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学会12个字,认识9个字。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理解“伶牙俐齿、呈现、真谛”的意思。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情境创设,细细品读体味诗句,情感熏陶,突破重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在了解全文大致内容的基础上,使孩子们感叹文字的强大生命力与变换无穷、净化心灵的魅力。
教学重点:
精学课文1-5自然段,品读体味诗句,理解课文内容,能感情朗读。
(本课1-5节中的诗句是教学重点。要带领学生细细品读、体味,是帮助理解第6自然段总结段落乃至理解全文大意的途径与关键。)
教学难点:
品读体味诗句。
教具安排:
生字卡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见一个神奇的人,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诗人(板书课题),当读到诗人两个字时,你们首先会想到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诗人的课文,看看作者眼中的诗人是什么样子的。
二、初读:
1.自读课文。
2.检查生字。
3.通读课文,正音。
4.回答:作者眼中的诗人是什么?(画家,音乐家,魔术师,哲学家,文学家)
师过渡:真奇怪一个诗人在作者眼中竟然能融画家,音乐家等五家为一体,太不可思议了。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他画了一幅什么样的画呢?
三、精读
1.学习第1自然段:
(1)师:出示诗句:
“一池碧绿,映衬着白里透红的荷花。”
“蔚蓝的天幕,点缀着朵朵银花,片片白絮。”
(2)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3)指名生谈感受。
(4)指导朗读:读出画面的色彩美。
(5)师:这么美丽的画,诗人是用什么画出来的呢?(用文字)板书:用文字
2.学习第二自然段:出示诗句
“哗啦哗啦的雨声,吱吱喳喳的虫鸣,大自然的组曲想起来了。”
“公鸡的歌真了不起,喔喔喔——把黑夜拖走,喔喔喔——把太阳吊起!”
(1)自由朗读
(2)说说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3)指导朗读:注意引导学生读出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声音特点与差别,有的是雄壮之声,有的则是细碎活泼之声,它们都富有强大的生命力,都是大自然中得天独厚的音乐家。同时读出公鸡那了不起的感觉。
(4)指名读、齐读。
师过渡:多动听的声音呀!诗人本领真大,能让沉默无声的文字奏出悦耳的乐章,你们觉得诗人了不起吗?诗人神奇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
学习“绘、衬”等上排6个字。
让学生多识记字形:“衬”是衣字旁,多一小撇;“斜、醉”俩字注意左右边的间架结构,都属于左紧右松型的,“哲”注意上大下小,而不是上下相当,上半部分左右不要离得太开;“齿”,注意下半部分的比例,人不要写得太小或太大,下面竖折竖的大小也要适中。还要让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美观。教师可适当作书写示范。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抽读生字卡片。
二、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诗人真是了不起,可以成为画家和音乐家,还记得诗人是怎样使文字绘出色彩斑斓的图画与奏出悦耳的美妙音乐的吗?(回忆,背诵一、二自然段以及诗句。)想知道诗人还有其他了不起的地方吗?
三、精学3-7自然段。
1.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两首诗句:(小黑板出示诗句)
“斜阳醉倒了,摔了个跟头,跌在西山后。”
“我张开心灵的翅膀,飞进云端逐彩霞。”
师:读了诗句,你又有什么感受呢?
生自由发言
2.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两首诗句:(小黑板出示诗句)
“什么东西破坏力?是自满!”
“自满破坏的是什么?是前途。”
师:读了诗句,你又有什么感受呢?
生自由发言
3.学习第五自然段:
师:诗人除了是画家、音乐家、魔术师、哲学家以外,你们知道诗人还是什么家吗?(文学家)从哪里知道的?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指名或齐读第五自然段,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看法。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为什么说诗人给文字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令平凡变得不平凡了呢?结合前面的任意出现的一首或几首诗句,可以谈谈你的想法。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本段。)
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钦佩的语气。
师:是啊,这就是诗人,当你读这那些美妙的诗句……(师感情范读第6自然段,此段也是前1—5自然段的总结段落。)理解“真谛”一词。(做人的深刻道理)
师:诗人是如此的伟大,了不起,你们喜欢诗人吗?你们钦佩诗人吗?你们想成为诗人吗?不要以为老师又在吹牛,其实呀,诗,并不是难学的东西。只要你们按照下面这样做了,你们一定能成为了不起的诗人!齐读第7自然段。
四、学习生字。
学习“具、幅”等下排6个字。
让学生多识记字形:“具”字里面三横;“肯”字注意上窄下宽,中间一横最长,“察”注意上中下结构,注意中间部分的写法与比例。还要让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美观。教师可适当作书写示范。
板书设计:
画家
音乐家
1.诗人 魔术师 神奇(用文字)
哲学家
文学家
2024小学语文教案篇17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学习课文,知道火烧云名字的来历;
3、整体感知全文,知道课文从变化多与快两方面来写出火烧云的特点;
4、学习第3、1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
5、能有感情朗读1—3节,并能够按提纲背诵第3节。
教学重点:
目标4、5。
教学难点:
目标4。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观察过云吗?请说说。
2、揭题。
二、通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读书检查,请学生选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三、学习第2节
1、请找出课文中写火烧云名字来历的句子。
2、学生回答。
3、自由读,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为什么叫火烧云。(烧、着了火)
4、火烧云是真的在烧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红彤彤)
5、如果不用“烧”,而用“一直红到”好不好?为什么?(“烧”字不但写出了颜色,而且写出了火烧云的'动态美。)
6、这一句还写出了火烧云的什么?(范围广)
7、朗读练习。
四、整体感知
1、那么火烧云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自由读全文,思考。
2、学生回答,讨论交流。(变化多、快)
五、学习第3、1节
(一)学习第3节
1、读第3节。
2、这一节写了火烧云哪一方面变化?(颜色)
3、学生再读第3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多与快。(哪些地方写出变化多,哪些地方写出变化快?)
4、朗读练习。
5、火烧云就只有这些颜色吗?从哪里看出来?学生想象其他颜色。仿照课文的构词方法来说。
6、按提纲背诵指导与练习。
(二)学习第1节过渡:火烧云出现时,天上发生了变化,其实地上也发生了变化。
1、学生自由读第1节。
2、学生说说地上发生了哪些变化?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3、地上的景物为什么发生了这些变化?
4、为什么火烧云会使他们发生这些变化?(用两种颜料混合会变成其他颜色来说明。如红与绿混合变成黑)
5、有感情朗读第1节。
六、小结
1、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觉得火烧云怎么样?用一个字。(美)
2、火烧云还有更美的,我们下节课再来好好体会。
七、课堂作业
课后题。
2024小学语文教案篇18
教学目标
1、认识“榴”等6个这个生字,会写“亩、播”等8个生字,认识多音字“便”,理解“播种、浇水”等词语。
2、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训练学生抓重点的阅读方法。
3、通过品味父亲的话和重点句子来把握落花生的品格,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谜语导入: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打一物)
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猜谜语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落花生)
3.作者简介:许地山,(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名赞堃(kūn),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
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空山灵雨》《道教史》《达衷集》《印度文学》;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
4.“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出示课件2)
5.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3.借助多媒体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
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
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哪些事?
(①种花生、收花生。②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③吃花生时的议论。)
教师: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生讨论,并回答,师总结:
第一部分(1)写“我们”按照母亲的吩咐开辟空地种花生,居然收获了。
第二部分(2)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定下过节的地点。
第三部分(3—15)写“我们”和父亲吃花生、议花生的过程。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出示课件5)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汇报交流。
(1)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质疑、解疑。
①“开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开发”出一块空地?
②“居然”一词怎么理解?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会写课后10个生字。
2.熟读课文。
3.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交代探究目标
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对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二、深入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3-11自然段)讲议论花生的好处。第二层(12-15自然段)讲从谈花生到论人生。
2.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从谈花生怎么到论人生。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l)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
①出示父亲的话。
②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如下填空: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一见就________,但是和________相比,还是_______最可贵。
③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
a.“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
b.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c.什么是“最可贵”?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
(板书:默默无闻地奉献最可贵)
(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
d.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板书:对比的手法:落花生和桃子、石榴等对比。
师: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④教师: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⑤生活中有没有其他事物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有没有其他事物具有花生这样的品质?你能用上“爱慕”一词说一说吗?
(2)体会第二层意思
过渡: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
①出示父亲的话。
②学生齐读,谈理解。
(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39;人。)
③教师: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
④理解“我”说的话:
a.齐读
b.讨论交流
“体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联系?
c.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请说一说。
d.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
三、分清课文的主次
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思考练习2)
种花生→()→()→()
(板书:收花生品花生评花生)
2.思考: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四、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
3.总结: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在讲述的时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正是由于围绕主要意思来写,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今后我们在读文章或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五、延伸拓展
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
【板书设计】
收花生
落花生品花生默默无闻地奉献最可贵
评花生——对比(桃子、石榴等)
交通安全宣传警句:
1.人生美好步步小心
路无规不畅国无法不宁
狭路相逢“让”者胜
处罚违章不留情看似无情最深情
2.乱穿马路失道无助
超载超速危机四伏酒后驾车拿命赌博
一秒钟车祸一辈子痛苦
遵守交规储蓄安全
礼让礼让人车无恙
高速公路行驶适速
心无交规路有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