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方案网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青年工作感悟及心得

时间: 新华 心得体会

青年工作感悟及心得篇1

“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是是共青团组织开展的网上学习活动。对于共青团员来说,有义务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签到网络活动,增强学习意识、团员意识。各级团组织都不应将学习活动简单理解为宣传活动,也不应将组织动员理解为“摊派”,因为加强学习既是团员的义务,也是团员的权利,更是团组织建设的重要指向。

在家中学习的这几周,本以为丰富多彩的团活动要暂停了,却没想到我们以另一种方式在网上参加了团组织的学习。在河南共青团公众号上,我们参与了“青年大学习”的活动,通过看视频讲解来参加团活动。并且在每看完一段视频后,都会有一两道小题来检测一下我们的听课效果,非常有趣,让我更生动地了解了疫情的形式。停课不停学,团活动也同样不能停!

18英本二班全体同学参加这次青年大学习后,我们对当前的疫情和中国的国际地位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次疫情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而各个国家只有联合起来共同抗击它,才能将损失减到最小。各个国家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取得这场阻击战的胜利。当今世界是全球化、多极化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应当崇尚和平,尽自己所能为社会的不断进步贡献力量。

青年工作感悟及心得篇2

这周通过对党的精神的学习,让我明白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要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大学生,为新时代做出自己的贡献。

青年工作感悟及心得篇3

面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这一“综述题”,要抓住因病 因灾 失业等“三保障”方面可能存在致贫返贫的关键因素,在源头防控 隐患排查扶智增能上持续发力,切实筑牢致贫返贫“拦水坝”。

聚焦源头防控,深耕机制防贫。依托农村(城镇)合作医疗 大病保险 大病救助等政策,协调医院 人社局等相关部门,帮助患有心脏病 脑血栓肝硬化等重病住院治疗群众,报销医药费,办理慢性病手续,节约群众看病成本。借助对口援疆省市 省级人民医院等医疗帮扶援建项目,联合县(市)医院,定期邀请综合内科感染科 妇科等专家医师,开展筛查 治疗 康复跟踪管理为一体的“上门”义诊活动。针对重症急诊患者,采取“现场诊治+远程会诊”形式,及时制定救护治疗方案,挽回重症群众生命。同时,利用义诊时机,向脱贫户讲解甲状腺结节布病等地方病的预防知识,切实提升农牧民群众健康意识,降低得病几率。

抓实隐患排查,防止因灾返贫。“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年,疫情汛情叠加,给脱贫户增加了生活负担,各地要争分夺秒,及时修复损毁的房屋桥梁 道路等基础设施;因地适宜帮助脱贫户补种 改种作物,稳住农业基本盘。组建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的“隐患排查小分队”,开展危房排危修缮 农田水利设施维护河流水库巡逻等防护行动。协调县(市)电力公司 燃气公司,帮助群众检换老化电路天然气管道,入户宣传安全知识,预防安全事故发生。针对脱贫户风险抵御能力较弱的问题,采取“政府+保险公司+农户”灾害风险分摊模式,引导其购买农业 牧业家庭财产等保险,化解风险。

突出扶志增能,盘活“造血”功能。“授人以渔,终生之用。”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但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并不等于永远小康。要掌握脱贫户就业状况及技能水平,按照“一户一卡”要求,建立脱贫户就业跟踪服务信息卡。针对新入职或技能水平较低的在岗人员,对接用工单位用工要求,邀请资深技术员技师,利用“农牧民夜校”,开办“技能提升班”,帮助脱贫就业人员获得技术员技师等职称,提升就业技能。针对已失业群众,按照“岗位需求+精准培训+定向输出”模式,协调人社 旅游经贸等部门(单位),签订用工委培协议,开展相应工种培训,让群众真正学会致富本领,才能一劳永逸。

青年工作感悟及心得篇4

战疫斗贫,人才为要。赢取“双场”作战全面胜利 有序有力推动复工复产 促进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在战疫斗贫中,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组织和集聚一支素质高 能力强 技术硬的人才队伍,释放人才技术 智力 资源等优势,为战疫斗贫提供坚实人才保证。

强化政治引领育人才。在战疫斗贫的斗争实践中,一大批院士 专家等优秀人才无畏前行 勇于担当 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矢志报国的家国情怀 砥砺了务实奋斗的时代精神 展现了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优秀人才在“双场”作战中的感人事迹,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成为感召人们奋进前行的力量。坚持在人才队伍中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开展学习典型人才的宣传与学习,教育引导人才树立家国情怀,自觉对标先进典型,汲取成长前行的精神力量。坚持发展所需 事业所要,有针对性地结合医疗事业 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人才需求,制定个性化“培养菜单”,加大人才培育投入,为保障事业发展 推动社会进步输送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

强化担当作为用人才。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无论是夺取抗击疫情胜利,还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都需要更多优秀人才担当作为 发挥作用。改进完善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完善人才培养 使用和评价和管理等全方位的配套机制,做到以事业留人 环境留人 机制励人,凝聚战胜疫情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与合力。要树立旗帜鲜明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发现 识别和使用人才的导向,通过把人才放在疫情防控一线 脱贫攻坚前沿进行锤炼,及时把政治过硬 敢于斗争 成绩突出的人才发现出来 使用起来,引导人才涵养想干事 敢干事的自觉,增强会干事 干成事的本领,为“双场”作战筑牢人才基石,凝聚获胜力量。

强化关爱激励聚人才。“以识才的慧眼 爱才的诚意 用才的胆识 容才的雅量 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 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只有关心人才 珍惜人才 爱护人才,才能让更多优秀人才集聚,在“双场”作战中更好发光发热。注重挖掘 总结和宣扬优秀人才先进事迹,营造尊重人才 崇尚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增强他们的职业荣誉感 自豪感 获得感。更加关心关爱投身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一线的人才,及时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解决他们的问题困难,解决日常生活 待遇补贴 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从而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双场”作战前沿,凝聚起战“疫”斗贫的强劲人才力量。

青年工作感悟及心得篇5

《致青年教师》读书心得

利用空暇时间,我拜读了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全书共分六辑“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共计85篇文章。本书中的文章短小精悍,所述问题直白犀利。它所关注的,都是教育教学一线的事。丰富的实例讲述了很多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

我想,这本书大约是吴非先生的工作日志和反思随笔中的结晶。在他将近退休之际,将以往所写编纂成书,目的也只有一个——“把自己的种.种教训与思考告诉青年同行,以之为前车之鉴,庶几可使他们少犯错误,少走弯路。”抱着这样的目的,我们可以看到,先生的书中所具事例确实大都为教训。先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发现了很多同行在教育中的问题。先生笔触严肃,一个个短小的祈使句标题可以使我们清楚地了解到,有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怀揣梦想和激情,走上教学的工作岗位。“师范”尚未形成。于此之际,先生为我们列出了很多作为老师不能做的事情,事无巨细。此外,先生还将很多非亲身经历,而是他所见所闻的例子写于其中,诲人不倦地告诉我们,有很多事情是不能做的。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联想蝴蝶效应,我深以为然。纵观先生言论,给我最深的感触是“教师要关注教育中的点滴小事”。只有教师以身作则,才能真正完成教育的真谛——教本领、育人才。

一、关注学生的点滴事

我们常说,教育无小事,就是这个道理。然而,虽然每名教师都懂得要心里装着学生,但对学生的关注角度不同,对事件的考量不同,对学生的关注程度、对学生的爱也会显得不同。是的,虽然我们都爱学生,但爱是不同的,爱的表现方式也是不同的。作为老师,首先,我们不能和一些家长一样溺爱、纵容学生,其次我们也不能走入严苛的误区。然而做到了这些还不够,教师还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设身处地地思考学生的真正需求。此番,才是真正做到了——“心里装着学生”。

(一)以身作则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学生面前,我们是榜样,学生喜欢模仿。外界社会我们管不了许多,但在这小小校园中我们却一定得守着我们的本分。吴先生在《不是活泼,是缺乏教养》中毫不客气地批评了“自以为是”的诸多个性行为。这篇短文虽仅有寥寥千余言,但文中却涉及三个真实的反面事例。先生观察之敏锐,可见一斑。虽不知先生有否与当时老师交流自己的看法,但对我们来说,这是应引以为戒的。此外,《做个有胸襟的老师》这篇文章尤其黑色幽默。看过先生所述事例后,兀自失笑,文中“争强好胜”的老师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可这比赛风这件事上,我们还是应该注意调节好学生的风度。友谊第二,比赛第一这样的玩笑话是不是也会说着说着就真的变成现实?胜不骄败不馁,果然应该在学习、比赛等各种竞争中反复践行。

(二)细心观察、用心感受

要想心中有学生,首先就的眼中有学生。可以看到,书中的例子涉及范围很广,让我们既可以从一件小事中发现孩子的性格、本性,也告诉我们不放弃点滴机会,与学生平等会对话。《等一会儿,让他把话说完》真的很适合初一学生,以前也有试过听学生说话,前一句气得要命,后一句又感动得不行,这样的经历不止一次。书中说的那个苹果的例子,我觉得没有我工作中的例子来得好,有一次,几个男生跑到楼下打逗,我看到了,就把他们叫了上来。其中有一个很老实的孩子,我很生气的对他说:“我不敢相信你也会和别人追跑打逗,而且你为什么不像别人一样认错!”孩子沉默很久,说:“我小学的时候也这样。”我一下子气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是要告诉我他原本就是喜欢追跑打逗学生?我用不敢相信的眼光看着他。没想到他后一句说:“后来老师说我,我就改了。”我然很愧疚,竟然把孩子想象成顽固的样子。那时候我真想跟他说一声“对不起”,并暗自庆幸,幸好没有立即批评他,幸好他低着头没有看我的眼睛。孩子们小,有些学生还不善于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果可能,我真的希望能给这样的同学足够的时间,听他们说他们想说的所有事情。可是时间真得很少,事情又很多。吴非先生执教高中,事情肯定更多,他是怎样平衡工作、和学生交流之间的时间呢?而与他不同的是,初一学生更喜欢跟老师说话,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他们偶尔快乐的感受。有时候常常想,如果我有时间,我一定会让所有的孩子都说个够,听他们说话,然后夸奖他们。

(三)培养学生是教育的头等大事

小学进入中学应先学会适应中学生活,其实就是中学生的习惯,而习惯的培养应是每天每日从不间断的,这就要考老师敏锐的观察能力了,不放过每一个教育契机。其中《的确有难教的学生》这篇文章写得让人难过。确实,教师的力量很有限,它远不如家庭对孩子还得更有影响。可是,当看到吴非老师书中的那个反面例子后,我感到很可怕。如果说,在孩子还没真正步入社会的时候,作为老师,能一直不断地在他心中种下善的种子,至少他不会变得太可怕。恶作剧、践踏他人的好意、嘲笑他人的善举,当这个孩子悔悟的时候,他会多么痛苦。还有《对一位家长的批评》中的那个反面例子,当老师的,应该用怎么样的勇气去挽救一个孩子。前两天又看到了女孩儿杀死母亲的报道,虽然故事不同,之前也有男孩儿因为受不了母亲的“关心”拿斧子砍死母亲的事情。教育不是教师自己的事情,教育不是学校的事情,教育是整个社会的事情。但是作为教师,如果我们能在初中阶段,一直告诉他什么事好的,一直做给他看什么是善的,就算他学不会,他也会记得,就不会走得太远。因为在他还没步入社会时候,也只有是在他的思想、心灵还没有完全定型的时候,我们对他的教育才能有点用,便更不能放弃。

把学生的心灵放在自己的心中去呵护不需要很多语言,需要的是用行动去证明,用微笑去感化,用爱去浇灌。虽然我还很年轻,虽然我也许还效仿不来母亲对孩子的深情,但我可以把自己幻想成一个孩子,然后来猜什么样的方式对他们好。

二、关注教师自己的点滴事

为了让孩子有更大的发展,教师自己就要不断学习和发展,不断提升自己修养。钻研业务、学无止境、追求发展和进步。

《珍视我们的专业》、《理想,然我活着》、《不放弃理想》前者从反面,后两者从吴非先生自己的经历正面说着,教育是要花工夫的,学习工作不能停滞的,是不能畏惧辛劳的。他那个年代,干教育很苦,就算是现在,教育也仍旧是个良心活,是个需要奉献的工作,要把教育做好,不吃苦是不行的。这苦不仅是工作上的,还有工作之余自己对自己的提升。可是,就像他自己说的,什么是苦,什么是乐,其实很难以界定。有了理想,有了追求,他甚至从来都意识到他是“苦”的。当别人用同情的眼光看着他的时候,他自己还浑然不知。可正相反,当他看到有的老师不珍视自己专业,为了成绩“功利”了自己的专业时,他反而生气了、伤心了。他说,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成长。这种成长即使教师自己学习的结果,又是师生在教学实践中共同进步的结果。

不断修炼自己的品德,把给学生的要求也给自己一份。相对于专业、业务的学习,吴非先生认为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品德、素质的提高,他花了大量笔墨来论证它。《教师应当比一般人“会学”》让我疑惑了很久,读了一遍没弄明白他到底是想让教师学什么,故又再细细读。原来他说的不仅是知识技能上的学,更是方式方法,是做事、做人上的学!还有《教师自己要做合格的家长》也改变了我们“灯下黑”的老观念。还有如《教师心中要有阳光》、《你为什么不快乐》、《我们将留给学生的记忆》、《教学楼里有多少个洗手间》都是在告诉我们,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影响之大,在学生心中留下的印象之深。然而也有《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要想学生表明我们的爱憎》等文章告诉我们教师不是“圣徒”,否则便是苛责教育。一开始自己绝得这样的观念会不会是矛盾呢。后来也就了解了,这不是矛盾,说到底,都是要求教师一定要修炼自己的品德。而我思考,做到这件事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给学生的要求也给自己一份。

如果我们想让学生努力学习,我们自己首先就不能怠惰。说到按时完成作业、提前预习、课前研究、爱读书,这些要求我们自己都能做到吗?不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只要没做到,总会给自己找借口。孩子的借口是“忘了”,大人的借口是“太忙”,然而,竟有异曲同工之妙——让人没办法再责备。孩子们我认为是极好的,虽然偶尔忘写作业,但一学期下来也超不过那么几次,我不喜欢跟他们没完没了。因为我知道,孩子们每天不论遇到什么事情,他们都会学习。但是人一长大,事情多了,真的很难保证每天雷打不动地去学习,总会有很多天应为事情,把学习留到了明天,那我们又有什么权利去要求孩子。虽然没人看得到,但是心知道。

如果我们想让孩子大方得体,我们自己首先就得大方得体。我看到很多喜欢整理东西、整理自己的老师,他们的班都很干净,他们的学生仪表得当。对别人大方的老师,他们的学生也很有同情心。都说什么样的老师带什么样的班,真是一点不假。

名利于我如浮云,心中自有不灭的追求。《让学生追求诗意的人生》中写道,一个满腹理想的孩子对父母倾诉,父母一言不发的离开。吴老师觉得这是不好的,他对那个孩子说:“如果世上人人都接受你、理解力了,也许你就庸俗了。”可我觉得,难道父母不是自愧不如吗?生来的啼哭被说成降世的磨难,谁生来不是带着个性棱角而来。而然尘世消磨,渐渐圆滑世故,追忆当年,谁能没有痛楚。当儿子的一番山高水常惊醒了自己消散的斗志,心中也许是感慨万千故而无言。虽然教师都已经是大人,对是非黑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但如果我们想让孩子种下“黑即使黑、白即是白”的是非观,我们自己也先得调整好我们对这个社会的心态。是谓感同身受,让学生奉献自己亦应奉献,让学生保有纯洁的追求,自己首先也得摒除杂念。童继红老师说教育不能没有激情。是的,哪怕是为了筑一片圣洁的教育之地吧,我们也得先让自己“松静匀乐”起来,教师心中要有阳光。

书中的故事还有很多,要当一名合格教师要关注的问题还有很多。吴非老师的文字,让我在平实的语调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教育。我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也只有努力去做到更好!但愿我会做好!

青年工作感悟及心得篇6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寄托了对青年学子的热切期盼,字字入耳,声声入心,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作为青年的我们的重要性。国家在发展,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努力奋斗。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在这样一个十分重视青年人学习、成长的环境下生活,是我们的幸运。

我们青年人要勇于追梦,梦想要付出实践才会变得可能,空谈梦想而不去行动最终什么也不会得到。更何况国家和党目前为青年人追梦提供了非常良好的环境,助力我们实现梦想。共青团必须站在理想信念的制高点上,引领青年树立理想。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信念都是很重要的,树立一个正确的理想信念,会使我们不再迷茫、充满动力。共青团是为青年工作的,所以共青团必须担起引领青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重担。

青春的底色是奋斗和担当。青年人擦亮责任的底色,一定能收获丰腴的人生。青春,是人生中最美的一部分,是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中最动人的词汇之一。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

00后已不再是曾经长辈眼中的稚嫩少年,青年一代逐步成长为可以勇担重任的蓬勃力量。青年人正应“心系天下,脚踏厚土”,让本领在实践中获得磨砺,让理想在初心中生根发芽。

青年工作感悟及心得篇7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作为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95后”扶贫干部当切实肩负好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为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实现全面小康全力冲刺。

深入调研,下好脱贫攻坚“先手棋”。

脱贫攻坚说到底是一场事关百姓幸福的“战斗”。“95后”扶贫干部们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切实把握与群众交流的“巧劲儿”,熟悉当地民风民俗,掌握“乡村土话”,树立“坐在同一张凳子上”的群众观,把自己当作困难群众的亲人,逐渐消除他们心中的戒备,深入倾听他们的心声。他们充分了解群众实际困难,摸清他们的迫切需求,做到心中有谱;他们认真分析致贫原因,把准“治贫”脉搏,在充分掌握困难群众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勤学善问,练好脱贫攻坚“必杀技”。

脱贫攻坚不是简单的填表签字按手印,“95后”扶贫干部们坚持学习不松劲,不断提升能力本领。向书本学,学习贯彻关于脱贫攻坚的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相关方针政策,用党的最新理论指导扶贫工作;向先进学,瞄准各地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学发展模式,学脱贫技能,取长补短,不断优化和提升自身帮扶措施。向实践学,走村入户向老干部请教工作方法,向乡贤能人学习致富经验,充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环境,为困难群众谋划更多“接地气”的脱贫思路和举措。

敢作敢为,打好脱贫攻坚“主动仗”。

越是关键时期,越需要“拉得出 打得响过得硬”。“95后”扶贫干部们以勇于担当的魄力扑下身子勤奋做事,主动钻研村集体经济疑难杂症,积极整合扶贫资源,运用电商网络公益等手段推广高效农业,助力发展特色扶贫产业;做好扶贫政策宣传,帮助困难群众树立勤劳致富的观念;协助落实扶贫优惠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参加免费职业技术培训,积极联系乡镇企业为贫困户提供就业保障。

青年工作感悟及心得篇8

根据组织安排,自__年2月28日至6月30日,我参加了自治区党委党校第29期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经过为期四个月的学习,圆满完成学业,并顺利结业。现将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深怀感恩之心,格外珍惜机会,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到理论学习和党性锻炼中。__年是全面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关键一年,是新一轮十年援疆的第一年,也是实施“__”规划、实现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开局之年,新疆掀起了大建设大开发大开放的热潮,各地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在这样的背景下,组织仍安排我们脱产四个月来党校学习,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说明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中青年干部的培养,也寄希望于中青年干部学有所成,敢于担当,成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中流砥柱和坚强力量。本人深知机会来之不易,机会难能可贵,因而要求自己以感恩之心,格外珍惜;要求自己在“名利上有满足感,在能力上有危机感”,把这次学习任务看得比泰山还要重;要求自己刻苦学习,锤炼党性,圆满完成学业,提升干事创业的本领,以不负重望、不辱使命。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回首这四个月,自己没有荒废时间,没有辜负组织的期望,而是尽最大可能、最大限度地学习、充实、提升,在党性、修养,在学习、思想,在学风、作风,在能力、水平等方方面面有了新的提高和收获,感到无愧于心、无愧于组织。

二、自觉加强党性修养,锤炼共产党员的坚强党性。党校姓“党”,党校是加强理论学习、锤炼党性的熔炉。虽然入党已经20多年了,党龄比工龄长,虽然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也在不断地加强党性修养,但总感到离党组织的要求,离先进模范人物有着不小的差距,这次脱产进入党校学习,系统地接受党性锻炼,内心要求自己一定要把握这次难得的锤炼党性的机会,全面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做一名体现时代性、永葆先进性的共产党员。特别是赴井冈山、哈密进行以“弘扬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主旨的革命传统教育,使自己的视觉受到冲击、心灵受到震撼、灵魂受到洗礼、精神得到净化、党性得到加强、理想信念得到升华。面对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面对革命先烈的高风亮节,面对革命先烈经受的艰难困苦,进一步引发了对三个问题的深入思考,那就是:入党为什么?在岗干什么?身后留什么?自己饱含深情,撰写了两篇心得体会,决心以实际行动弘扬、传承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和优良传统,以扎实业绩造福各族人民,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定信仰者,做_的忠诚实践者、做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和维护者。

三、切实做到“三个转变”,潜心学习。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虽然也在坚持不懈地学习,但总感到学习的系统性、全面性欠缺,自己的知识结构不够完善,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特别是理论功底不够深厚,对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把握不准,存在一些困惑。这次通过党校精心设置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与现实问题;高举民族团结大旗、促进新疆长治久安;中共党建理论与实践;“五当代”及领导干部必备知识讲座以及外请报告、周末讲堂、自主选学、菜单式教学等六个单元的大容量学习,系统掌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_;深刻领会了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区党委七届九次、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实质,增强了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重大战略决策的主动性;深入研讨了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推进新疆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进一步增强了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进一步提高了领导科学发展及推进事业发展的能力,提高了执政水平;也进一步提升了领导艺术,增强了心理调适能力。

课堂上,我认真听讲、做笔记(一共做了六本笔记,四万多字);课后,我消化巩固学习内容,深入思考,还研读了2遍《__年理论热点面对面18讲》;最大限度抓紧点滴时间,利用午休、晚上临睡前,听取网上中央党校主体班视频课程和全疆公务员在线学台视频课程(近50次),广泛涉猎了政治、经济、科技、法律、哲学、社会、文化、军事、管理、领导科学、领导艺术、心理学等方方面面知识,进一步优化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了知识底蕴,夯实了理论功底,做好工作的底气更足,感到自己朝着李源潮部长所要求的做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三宽型领导干部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四、发扬良好学风,知行合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加强对有关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的思考,结合本职工作,完成了《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调研课题的写作。发挥自身优势,应邀参与了由自治区党校常务副校长牟振江申报的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重点项目《新疆大力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研究》。

五、强化党校学员意识,遵规守矩。模范遵守党校各项管理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缺课;尊重老师,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学校及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服从班级及所在小组的安排,积极参与小组发言、全班研讨,认真做好信息采写(共8篇)及赴哈密“重走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路”体验式教学活动汇报材料、新闻稿等的撰写;应同学之邀,与大家分享参加公选考试的经验体会,帮助同学们备战结业考试。

六、坚持“两个务必”,廉洁自律。学习高标准、严要求,生活上勤俭节约,没有用公款宴请,也没有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除了班级组织的活动,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做到了少应酬、多学习、多思考。

七、虚心向各民族同学学习,取长补短。班上39名同学来自天山南北、各行各业,都是所在单位的骨干、所在地的佼佼者。能够虚心学习他们的优秀品德、良好作风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达到了学学相长的目的。

总之,这四个月的表现情况可用“五句话、四十个字”来概括,即“锤炼党性、加强修养;遵规守矩、廉洁自律;拓宽视野、优化结构;引发思考、知行合一;取长补短、收获丰硕”。

这四个月的学习经历难能可贵,是我人生路上的加油站,是我干事创业的助推器,是我一生中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将深怀感恩之情,把学习的丰硕收获化作继续前行的不竭动力,回到岗位上后,以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充满激情地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青年工作感悟及心得篇9

按照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的统一安排,10月12日至10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兴化市第九期青年干部培训班的理论学习,内心充满着激动和感恩。这是我参加工作多年以来第一次参加的高层次的学习,是我工作生涯中的一件大事。回顾9天的学习,我收获了知识,收获了自信,收获了方法,收获了友情。

通过学习何部长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和王校长的入学教育讲话,通过学习党校老师们精彩的讲解,通过学习领会第一阶段张部长的总结讲话,作为一名青干班学员,我倍受教育,也倍感振奋。我是99年从大学毕业后考进兴化市乡镇公务员,被安排到竹泓镇政府工作的。今年能够被选派来参加青干班的学习,我感到很荣幸和自豪。领导的讲话让我明确了学习目的,清晰了学习内容,也确定了学习目标,我决心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进一步使自己在党性修养、理论功底、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等方面都有一个提高,不辜负市委领导的期望和培养。

学习体会

一是深刻认识了学习的重要性。在没参加青干班学习之前,我犹如井底之蛙,满足于现有知识,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甚至有点不思进取。到青干班学习以后,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青年精英们,让我感觉到了差距,给我敲响了警钟。把学员们优异的表现、出众的能力与自己相比,深感自己知识的匮乏、能力的欠缺,深感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是学习了知识,提高了能力。9天里,兴化市“十二五”规划解读、反腐倡廉教育、突发事件与危机管理、管理中的博弈思维、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领导科学与管理艺术、招商引资谈判技巧等课程,使我的共产主义信念更加坚定,把握经济发展规律的水平不断提升,用科学思维、创新思维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写作、交流、沟通、协调等能力及团结意识、全局意识显著提高,青年干部应该具备的勤于学习、善于实践、勇于创新、敢于拼搏的素质得到进一步锤炼。

三是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这次培训在注重理论学习、课堂教授的基础上,党校还安排了现场教学、实地观摩等项目。业绩辉煌的波司登企业、管理有序的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技术园区等,都让我为祖国的强大而感到自豪,为眼界的开阔而感到兴奋,为“学习先进经验、投身兴化发展”而感到责任重大。

四是团结了学员,增进了友谊。这次青干班学习,在刘科长的直接领导和班务管理其他成员的精心安排下,全体学员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达到了思想再次飞跃、知识再次充实、能力再次提升、素质再次提高的预期目标。同时,9天的朝夕相处,也让我收获了青干班32位同学和赴园区挂职干部班16位同学的深厚友情。可以肯定的说,这次青干班学习将是我人生当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深厚的同学情谊将是我人生当中重要的一笔财富。

这次学习虽然是一次多方面的综合培训,但我认为,在第一阶段,主要还应该抓好理论学习,正是由于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还有我们自身对它的一种迫切需求,就显得这次培训真是非常的及时。所以在这里要衷心地感谢组织部领导以及党校的老师们,为我们创造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们还要坚持不懈的学习,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工作,应用于实践。

第一,学以修德,将良好的学风转化为良好的作风。

“德”,就是修养,就是作风,就是个人品质的体现。所谓“德才兼备”就是要求我们青年干部,以德为先,以德为导向,我们工作的方向,才能自己的所学运用到正确的方向上去。就如一艘高速航行的舰艇,再强大的动力,没有正确的方向,那将会朝着错误的方向越行越远。所以我觉得,有三方面的作风是我们当前所应当重视的:一是坚持不谢的学习。敢为人先、争创一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这本来就是我们青年干部应有之精神风貌。首先在学习上,就要有高标准的追求,而不是学点皮毛就满足。这次培训班上党校的老师们多次提到“活到老,学到老”,就说明了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各种知识。二是以严谨的学风带动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在学习上,就要树立负责任的求学态度,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学习上的欺骗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欺骗;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而不是一知半解、不懂装懂;要坚持调查研究的方法,深入基层,用事实说话。三是以正派的学风带动树立廉洁自律的作风。尽管我们工作在基层,但是决不能忽视党风廉政建设,这关系到我们今后的成长。要在学习中注重改造主观世界,增强党性修养,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要注重严于律己,自觉遵守学习纪律,树立牢固的纪律观念;要在学习中注重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以人为鉴,以史为鉴,增强对歪风邪气的识别力和免疫力。

第二,重点突出学以致用,将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工作实践的成果。

“用”,既是我们学习的出发点,同时还是我们学习的落脚点。对于学习的知识我们有两种用法,一是说,二是做,关键还是要做。怎么做好?就要用所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怎么来运用?我想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更加自觉地用理论指导实践。学了就要用,应当在工作实践中主动地、自觉地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而不是把学习同工作割裂开,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束之高阁。二是更加科学地用理论指导实践。在理论应用上,有很多误区,要正确地应用理论,就需要全面把握理论应用的一切条件和因素。在实践中,我们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合理地运用所学理论综合地解决问题,增强理论运用的科学性。三是更加长效地用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面临新矛盾、新挑战,需要我们坚持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学习成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实践和探索,总结新的经验,努力寻求新突破,形成新成果。

青年工作感悟及心得篇10

一直以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件积德行善的事。也就是说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其实也许就是佛家所说的“度人”。当然,从佛家的角度看,度化别人,其实也是自身的一种修行与超越。想必,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之时,也就是所有人得到度化实现超越之日。

其间的道理,请容我试着以木桶原理来举例说明吧。假设全社会的幸福指数可以用一只木桶内水面的高度来衡量。那么水面的高度往往不是取决于围成木桶的那些高一些的木板,而相反,往往是由最低的那块木板所决定的。

那块短板,对于一个教学班级来讲,就是班里的那些相对后进的学生。要提高班级平均成绩,思路一般有三条:培优、推中、补差。其中的补差相对来说提升空间,而且,补差成功,对推中和培优都有相当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因而,无论从坚持面向全体的教育学原则来讲,还是从经济效率方面出发,任何有经验的班主任,往往都会把补差的思路放在首位。

在全社会来看,那块短板代表的就是我们身边的那些幸福指数相对较低的贫困户。因此,精准扶贫就是想办法补齐这些短板,实现全面小康,达到提升整个社会幸福指数的目的。无疑,这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都是一件莫大的善事、好事。这就好像过去人们说的,拥有三个富亲戚的话,你想穷,穷不了;拥有三个穷亲戚的话,你想富,富不了。毕竟,一衣带水的社会关系,谁也逃不掉、绕不开、扯不断、走不出。

也许还有朋友不理解,这其中到底对自己有什么具体的好处。还是回到佛家的那句话上来吧。度化别人,其实从根本上讲是,就是让人破迷开悟、断恶修善、改过自新、离苦得乐。也就是精准扶贫工作的根本,扶志扶智扶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精准扶贫就是要达到让贫困群众明白了道理能真干肯干爱干、掌握了技术能脱贫致富小康,从而实现全面小康的目的。当然,点化别人的时候,其实我们早已得到点化,等他人得度转凡成圣,我们其实早就自然而然地迈入“浴乎沂,风乎舞雩”的境界了。常言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说的,意思大概也如此。

然而,或许有人说,精准扶贫脱贫是国家是党委是政府是工作队的事,于体制外何干?于其他人何干?话说回来,即使作为个体积极去做认真去做努力去做,力量终不过是九牛一毛,效果也终不过是沧海一粟。其中意义和价值,究竟又能有几何?

记得《为学》中的蜀鄙之僧,僧富者不能至(南海)而贫者至焉。想起有几句古语,一句叫做:“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另两句叫做:“上善若水”“从善如流”。有贫僧之激励,有古语之启示,有五级书记抓扶贫之体制,有亲们从善如流之榜样,于扶贫行善动摇如彼者,夫何患之有?

22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