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方案网 > 教学教案 > 语文教案 >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简单

时间: 新华 语文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简单篇1

学习目标:

1.能读准生字的字音。

2.读懂课文一、二自然段。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目标2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在学习上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你会怎样做呢?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不懂就要问》。课文讲谁不懂就问,他问谁呢?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要求划出生词,读准生字字音,标出自然段。

2.正音:孙、诵是平舌音;涂在胡里胡涂中读轻声。

多音字:晃、背、呆。

3.汇报所画生词。

4.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读懂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划出不懂的词语或句子。

2.理解私塾:旧时私人(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

3.学生在私塾里读书与我们现在有什么不同?

a.内容不同。

b.教师方法不同。

4.齐读这一段。

四、读懂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思考:孙中山来到学校,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后来又做什么?用波浪线划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

2.理解:

照例:按平常的做法。说明孙中山每天到校都是这么做的。

3.孙中山学习认真吗?从那些词可以看出。

4.孙中山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

5.这样胡里胡涂地背,有什么用呢?胡里胡涂什么意思,如果我要把这句意思不变,后面把问号改成句号,应怎样改。

6.用谦恭、诚恳的语气读孙中山的话。

五、达标测评。

齐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简单篇2

一、教学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二、课前准备:

生字卡

留心和收集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

第一课时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

法国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同时也看看实验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3、按序逐段来反馈。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4、呼应导语。

现在你知道法布尔做了一个什么有趣的实验了吗?

三、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二、细读课文

默读课文,明确默读要求。

a、初次默读,感知全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b、再次默读,带着问题思考: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结果怎样?

c、同桌复述故事:用自己的话将实验的过程说一说。

三、精读课文,感悟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探索精神

1、细细品读,画出体现作者严谨科学作风的词句。引导学生从实验的目的,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结论几个方面去体会。

a、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证实“听说”一词,体现作者不亲信盲从,探个究竟。

b、实验的过程,考虑周全吗?能不能少掉一个环节?

捉自家蜜蜂,便于观察;给蜜蜂做记号,为了与其他蜜蜂区别在两里外放飞,更能说明问题;叫女儿等在蜂窝旁,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等。考虑周密,体现作者做事严谨。

c、实验的结论为什么没有明确的答案?

有明确的肯定,也有模糊存疑,符合科学现象,不能坦然说出自己无法解释的结论,更能说明他对待科学严谨,实事求是。

2、思考推测:另外三只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

3、齐读课文,讨论交流:从法布尔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将你收集到的相关知识与同学们一同分享。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简单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要认1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过程与发展:

重点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相关语言,让学生感悟孙中山先生小时候是个不懂就要问、善于思考的孩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孙中山先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学习他的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重点难点:

1、会认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孙中山先生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孙中山先生简介、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勇于提问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的时候,你们怎样处理?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孙中山先生是怎样做学问的把。

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呢?

我们来学习小时候的孙中山先生的故事。

二、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听录音朗读课文,学生交流: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3、找出课文中生字,读准字音,并给它们找找朋友(组词)。

4、把生字词放入句子中,把句子多读几遍,再把这段话连起来读。

5、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三、深入学习,质疑解疑

1、什么叫“私塾”?

“私塾”与现在的学堂的教与学有什么不同?

2、指名读第2~6自然段,质疑、解疑。

“流利”说明了什么?

孙中山提问为什么要“壮着胆子”?

他对先生请教使用礼貌用语说明了什么?

3、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先生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4、质疑:以前的小朋友为什么不敢向先生提出问题呢?

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我们提问呢?

5、学习第7、8自然段。

(1)孙中山在当时的环境不敢提问,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样的精神?

(2)课文是怎样告诉我们的?

(3)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四、指导朗读

1、自由组合,小组联系朗读。

2、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读出不同的语气。

五、深入探究,学习精神

1、学习了课文,你觉得孙中山是个怎样的人?

2、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会怎么办?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简单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的2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情感。

学习重难点:

1、识字、书写会写字。

2、感知课文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联想感知,激趣引入:

你们可知道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学习第二课《花的学校》,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学习的情况。

2、学习词语库中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

汇报朗读,点评。

四、学写生字:

1、指导几个字要注意的地方。

“润”字里面没有点;

“罚”下面一个言字旁,一个立刀旁;

“互”的不顺要注意。

2、认真书写,强调书写的姿势。

3、评价书写情况,展示作业。

五、课堂小结:

你读了话的学校这一课,有什么感受呢?

六、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简单篇5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应以读为本,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教学中以“大自然中这些声音真是太美妙了”贯穿始终,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抓住描写声音的词,边读边展开丰富的想象,并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使学生在读中产生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感受风声的美妙,水声的有趣,动物声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创设情境,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感知,在朗读中走进大自然,体会到大自然声音的美妙,与文本产生共鸣,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作业。感受生活中其他美妙的声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情境

1.激趣: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大自然中,我们能看到小花、小草、小鸟、小鱼等有趣的动植物,在美丽的大自然里还能听到什么呢?你们可要听仔细啦!

(看大屏幕,播放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学生回答。)

2.导入:同学们可真会倾听。大自然里除了刚才听到的声音,还有哪些有趣的声音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课文去感受那来自大自然的美妙声音吧!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播放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让学生猜听到的声音,可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有更多的兴趣,从而引入学习内容,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二、初读课文,识字知意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2.检查学生自学课文的情况。

(1)如果我们要去参加大自然的音乐会,听那些美妙的声音,得带上这群小伙伴。你们认识它们吗?自由读一读。

呢喃 雄伟 打击乐器 汇聚 叽叽喳喳

美妙 演奏 手风琴 温柔 感受

激动 滴滴答答 敲敲打打 虫鸣

(2)先看第一行的词语,谁愿意读?(评:你不仅字音读得准,而且声音非常响亮。)还有谁能像他这样读一遍?全班一起读一遍。

再看第二、三行的词语,谁来读?(评:他的字音读得很准,很有节奏感。)全班一起读。像“敲敲打打”这样的词语,我们叫它AABB式词语,你还知道哪些这种形式的词语?(开开心心、高高兴兴、快快乐乐。)课件展示一些AABB式的词语,全班齐读。

(3)这些词语大家掌握得不错,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大小声”的游戏吧。老师大声读你们就小声读,老师小声读你们就大声读。

(4)现在字音读准了,我们把这些小伙伴带到文中,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看看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和学生互相点评朗读的情况,随机板书:风 水 动物)

3.大家真会读书。文中写了大自然中的风、水、动物都能发出各种美妙的声音。其实课文的第1自然段就概括了全文的所有内容,齐读第1自然段。(板书:美妙)

设计意图:词语教学是第二学段十分重要的内容,要重点引导学生会读会写,对一些重点易错字要通过形象生动的方式加强记忆,激发识字认字的兴趣。另外,梳理文章的脉络,找准重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三、精读课文,感受风声

1.那么,风的声音哪里美妙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读完后告诉老师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四句话。)

2.现在请大家自由读一读第一句话,看看你读懂了什么。(作者把风比喻成一位音乐家,他特别喜欢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板书:手风琴)那么,风用他的手风琴演奏了哪些美妙的乐曲呢?

3.出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读下面的三句话,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反复读读看,读出美妙的感觉来,可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由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写感受。)

4.师生交流:

预设A:“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生1:我从“像歌手一样”感受到了风翻动树叶的声音很美妙,像歌声一样。

师:把你的感受带入朗读中,读给我们听听。(生读)

生2:我从“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感受到有许多的声音,十分有趣。

师:风果然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呀!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种美妙吧!(齐读)

预设B:“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生1:我好像听到了柳树叶发出的“沙沙”的声音,梧桐树叶发出的“唰唰”的声音。

师:你的想象真美!

生2:春天的音乐是轻柔的,冬天的音乐是雄壮的。

师:风这个音乐家的手风琴演奏得可真美妙哇!齐读这句话,表达出我们的喜爱之情吧!

预设C:“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结合课后词语,引导学生说说“你在哪里听到过这样的风声,这样的风声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师:从这一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微风的温柔,狂风的威猛。

师: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呢?

生:我通过“轻轻柔柔”“呢喃细语”感受到微风的温柔,通过“激动”“力量”“威力”感受到狂风的雄壮。

师:是啊,词语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微风、狂风的特点。正是因为这些描写声音的词语,使风声变得具体可感知了。我们在读中要善于抓住这些词语来体会特点。在读前半句时我们该怎么读呢?

生:语气要轻柔。

师:谁来试一下?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还可以再轻柔一些对吗?谁来读?后半句该怎样读?

生:要有力量。

师:听你们读老师也着急了,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读(配乐读),感受风声之美。风声这么美妙,你们也读一读吧!

同桌互读、展示读、合作读。(女生读温柔的微风,男生读雄壮的狂风。)

师:同学们读得可真棒!从你们的朗读声中我感受到了微风的温柔,狂风的雄壮。所以我们说:“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5.同学们,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自然段,微风的声音,狂风的声音,还有翻动树叶的声音,实际都是围绕这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写的,我们把这样的一句话叫总起句(课件显示“总起句”)。后面的三句话围绕着这句话具体地描写了风这位大自然的音乐家用他的手风琴演奏了哪些美妙的乐曲,我们叫它们分述句(课件显示“分述句”)。这种先总起后分述的写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的构段方式,称为“‘总—分’的构段方式”(学生说一遍“‘总—分’的构段方式”)。这样写可以让我们的文章条理更加清晰。

6.下面让我们合作读读这个自然段,老师读总起句,你们读分述句,让我们在读中进一步感受风演奏出的美妙声音。(配乐)

设计意图:第一课时,重点带领学生精读风之歌的内容,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学生首先抓住中心句了解第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然后激发阅读兴趣,解读手风琴声如何“美妙”,引导学生自主寻找喜欢的语句来品味,从“微风”“狂风”两个不同的角度感知风声的美妙,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四、抓住重点,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会写字,引导学生认读并组成词语。

2.指导学生整体观察,发现规律。

3.利用课件演示,将下面五个字放大,并将字的撇、捺部分用红色显示,从而让学生发现下面字的书写要点:

奏:上面部分三个横之间的距离匀称,撇先竖直后略平,捺略平,写得舒展。下面部分最后一点略长一些。琴:这个字容易写错,“琴”最下面不加点,“琴”字在古代原指拨弦乐器,上面的“

”表示琴弦,下面的“今”是后来加进去的,表示字音。跟老师一起写一遍。(老师在黑板上范写,边写边提示笔画要点,撇、捺要舒展,学生书空。)

柔:上面部分“矛”的竖钩要写得短些。下面部分“木”横长而平,竖写在竖中线上,出头略短,撇、捺在左右下格的对角线方向舒展出笔。

器:上中下三个部分要写得扁些,中间“犬”的撇起笔穿插到上面两个“口”之间。

敲:右边部分不要写成“支”。

4.教师边范写“奏”和“琴”字,边引导学生观察。

5.放手让学生描红、临写其他生字,亲身感受字的写法。

6.组织学生在班内展示书写作品,引导学生积极评价。

7.引导学生针对评价改改自己的字。(在练习本上把每个字再写两遍。)

设计意图:字词教学是第一课时的重要内容,在课堂最后十分钟左右,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以撇、捺为主笔的生字,找到书写规律,指导学生更好地书写这些字,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喜爱之情。

五、自主小结,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美妙的声音。

2.布置作业:

(1)听写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2)把课文读给家长听。

设计意图:意在巩固生字,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为下文理解课文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1.同学们,大自然里有许多音乐家和歌手。今天,他们将举办一场有趣的音乐会。这场音乐会的主题是——大自然的声音。(齐读课题)

2.大家想去听吗?不过,要去参加音乐会,听美妙的声音,还得带上这群小伙伴。(出示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美妙 演奏 呢喃 雄伟 打击乐器 汇聚 叽叽喳喳 手风琴 温柔 感受 激动 滴滴答答 敲敲打打 虫鸣

3.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呢?(学生说出“风、水、动物”的声音,教师相机板书)

设计意图:复习环节,既能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字词,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的课文的学习。

二、自主探究,感悟水声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是全文的总起句、中心句,它是哪一句呢?(课件出示: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大家一起读。

2.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风声的美妙,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吧!齐读第2自然段。(重点读出两种风声的对比)

3.大自然中还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呢?让我们继续走进大自然,用心去聆听吧!

4.出示自学要求:自读第3自然段,思考,为什么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反复诵读,读出感情,可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生自学,教师巡视)

5.师生交流:

(1)为什么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板书:打击乐)

(2)你最喜欢哪句话?说说你的感受。

预设A:“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师: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指名学生模拟“滴滴答答”“叮叮咚咚”的雨声)

师:想象一下,你还听到了哪些声音?(劈劈啪啪、淅淅沥沥、叮当叮当等。)

师:这么热闹的音乐会,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不好?(师生合作读,生模拟“滴滴答答”“叮叮咚咚”的雨声,教师读“所有的树林……”,感受“音乐会”的热闹。)

预设B:“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师:你发现了什么?(声音越来越响了。)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淙淙、潺潺、哗哗。)

师:还有哪些词语也让你感受到了水声越来越大?(山中小曲、海洋大合唱。)

师:我们能用朗读的形式把这种声音的变化表现出来吗?(可从单个学生读到全班接读,语势从活泼逐步到雄壮有力,让学生在整体朗读中感受水声的美妙,理解“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的意思。)

6.由此看来,水真的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呀!老师来读总起句,同学们读分述句。(分角色读)

设计意图:对“水”声美妙的品读,可以依据“从扶到放”的原则,让学生迁移第2自然段的学法,抓中心句理解段落的主要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美妙的原因,感受拟声词的美感。

三、迁移类推,品悟动物声

1.听了风演奏的手风琴,水玩的打击乐,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多才多艺的动物们,他们是——大自然的歌手(板书:歌手)。他们也来到了音乐会上一展歌喉。谁来说说动物的声音怎样美妙?

2.出示句子: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青蛙的歌唱。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

(1)指名读。

引导学生先想象这些动物可爱的样子,再用轻快的语调朗读。

(2)谁想当这些小动物,来演一演?(学生模仿相应动物的叫声)

(3)情境互动。

教师问:小鸟(小虫、青蛙),你在唱什么呀?学生扮演小动物回答。

(4)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动物的叫声,谁来学着叫一叫?

(5)这些小动物都在歌唱,他们都很快乐。谁能快快乐乐地读读这段话?(指名读)

3.看来,大自然的每个角落都有歌声,快乐无处不在。齐读第4自然段。

设计意图:对“动物”声的美妙进行品读,引导学生体会排比句式的魅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充分感受动物也是大自然的歌手。

四、拓展延伸,感受美妙

1.对照黑板,总结全文:大自然的声音用书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是什么呢?(板书:美妙)

2.同学们,我们听了风之曲,水之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声音真是太美妙了。那么,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呢?自己练习背一背。

3.大自然就在我们身边,当你走进大自然,用心灵去感受那些美妙的声音,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你曾经在大自然中听到过哪些有趣的声音呢?把你有趣的发现和同桌说一说吧!如,“青蛙是大自然的歌手……”“火车也是一个音乐家……”。

4.配乐诵读欣赏叶圣陶的《瀑布》,生谈感受。

5.总结:大自然总是慷慨地给予我们各种美妙的东西,我们一定要爱护大自然,做大自然的好朋友。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在本课学习了中心句的用法,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后,让学生留心生活,感受大自然的美妙,通过说一说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收获,巩固自己的所得。

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声音

风      手风琴水      打击乐动物      歌手 美妙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首先抓住“文眼”——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以此来统领全文的学习,逐步从风、水、动物三个角度来感受美妙,教学中还重点关注了作者的写作手法,“总—分”的构段方式,拟人、对比、排比等修辞方法,用不同方式的朗读来代替讲解,来感受文字的魅力。教学最后,放手让学生讲自己生活中发现的大自然美妙的声音,起到了内化的良好效果。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简单篇6

单元的课文包括三篇精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大自然的声音》讲述的是大自然中风、水、动物的声音;《父亲、树林和鸟》讲述了父亲知鸟爱鸟的情感;《带刺的朋友》写一只小刺猬偷枣的经过。都是与大自然的景、动物相关的。让我们不知不觉中融入到大自然中去,去感受小动物的可爱,感受大自然的奇特,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版块的内容。

课题内容简说

大自然的声音本文以清新鲜活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父亲、树林和鸟本文叙述了父亲带“我”从滹沱河岸上的树林边走过,亲身感受到父亲非常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的事,表达了作者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带刺的朋友这篇课文通过记述作者仔细观察刺猬偷枣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刺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认识24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注意“奏、聚”的读音,“琴、器、敲”的写法。正确读写词语“茫然、凝神静气、惊愕”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大自然的声音》第2~3自然段。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大自然各种各样的声音。了解小鸟、刺猬的生活习性。

4.学会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

2.划出重点词语、注意词语的积累与运用。如《大自然的声音》中的拟声词,《父亲、树林和鸟》中的叠词,《带刺的朋友》中的动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声音的美妙,读出父与子的对话,读出小刺猬的聪明与可爱。

4.总结各文章内容,认识大自然的神奇,让学生多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发现。

21.大自然的声音……………………………………………………………………2~3课时

22.《父亲、树林和鸟》……………………………………………………………2~3课时

23.《带刺的朋友》…………………………………………………………………2~3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4~5课时

围绕本组专题内容“细心观察”,按“讲读课文——留心观察事物——写观察日记——收集故事——口语交际——习作”的顺序进行。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认真观察,并依据课文合理想象,理解课文。学习《大自然的声音》中的声音写作特长,积累词语和句子。分角色朗读《父亲、树林和鸟》,感受父亲知鸟爱鸟的感情。朗读《带刺的朋友》,体会生动的语言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总而言之,引导学生多读、多思、多观察、多想象、多说、多写,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记忆。

21.大自然的声音

课题

大自然的声音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本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在教学设计中,我始终以“大自然中这些声音太美妙了”贯穿始终,重点指导学生美读课文,抓住描写声音的词边读边想象,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学前准备

1.收集风声、水声、各种动物的叫声。(教师)

2.课文内容的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第一段课文。

学习重点学习生字、词语。

学前准备

1.学生自读课文,制作生字卡片。(学生)

2.收集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教师)

一、激趣导入(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播放各种声音,把你听到的声音说出来是什么声音。

2.小结,板书上课题。

1.说说自己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2.齐读课题。

1.列举你知道的大自然中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识字(用时:22分钟)

1.自读课文,把生字圈出来,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交流识字方法。

3.认读词语表中的词语。

1.读课文。

2.注意“奏、聚”的读音,“琴”不要多一笔点,“器”不要少一笔点,“敲”的右边不是“支”。

2.给加点的字注音。

演奏()轻柔()

乐器()敲打()

3.写近义词。

美妙()温柔()

激动()汇聚()

三、整体感知(用时:10分钟)

1.学习、再读课文,了解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课文中写了哪些大自然中的声音?

1.学习、再读课文,了解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课文中写了哪些大自然中的声音?

4.写出下面事物的声音。

流水声:________________

下雨声:________________

狂风声:________________

鸟叫声: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小结(用时:3分钟)

1.本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2.书写生字。本节课,认识了本课生字、通读课文,了解到课文是按总分的结构写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准备充分,用直观的声音吸引学生进入文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读课文,对内容有大致了解。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知道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并感受这些声音。

2.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背诵第2、3自然段。

学习重点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声音,背诵第2、3自然段。

学前准备教学课件。(教师)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用时:4分钟)

上节课,我们交了一个新朋友——大自然,他的家族有很多音乐高手,今天他将带领大家去欣赏一场美妙的音乐会,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齐读课题)

1.开火车认读词语。

2.齐读课题,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5.读拼音写词语。

yǎnzudǎjī

()()

jīdnɡmínɡjiào

()()

二、入境想象,美读感悟(用时:26分钟)

1.学生自读第2~4自然段,找出文中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呢?

2.细读第2自然段,体会微风和狂风的声音。

3.找学生读第3自然段,体会不同的水声。

4.出示小雨滴汇集到海洋的句子。

5.你喜欢这些风声、水声吗?试着背一背这两个自然段。

6.听到了风之曲水之歌,动物们也不甘示弱,它们也来到音乐会上一展歌喉,请同学们读一读第4自然段。

1.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风声、水声、动物的'声音。

2.读写微风和狂风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3.找出文中的象声词,想象这些不同的声音。

4.有感情地朗读,从小溪→河流→大海的美妙经历,体会不同水声的特点。

5.学生试背这两段。

6.第四自然段写了鸟叫,虫鸣和蝈蝈歌唱。

7.齐读第4自然段。

6.仿写象声词。

丁冬丁丁冬冬

嘀嗒___________

哗啦___________

7.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声音呢?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回归全文,积累语言(用时:5分钟)

大自然的声音太美妙了,真有“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的感受,让我们全身心地走进大自然,静心聆听这场天籁之声的音乐会。配乐朗读课文。

四、总结全文,课外延伸(用时:5分钟)

总结:大自然就在我们身边,当你走进大自然,用心灵去感受那些美妙的声音,相信你一定有新的发现,把你觉得有趣的发现写下来吧。写一写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美妙的声音。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学习此文,学生听到了大自然中风、水、动物在大自然中形成的美妙的声音,并学习模拟这些声音,学习兴趣浓厚,并通过学生平时生活中对大自然的观察,说、写出更多奇妙的大自然界中的美妙之声,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片段

大胆想象,美读妙悟,品读课文第2自然段(教学重点)

师: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你们听……”

(播放手风琴的变奏曲)

师:你们听出了音乐的变化了吗?

生1:我听出了一段音乐非常舒缓,一段音乐非常高亢。

生2:我听出了音乐有时很悠扬,有时很激昂。

生3:我知道舒缓的音乐是微风的声音,而高亢的音乐是狂风的声音。

师:同学们听得真是认真,请同学们找出描写微风和狂风的句子。

(课件出示)

谁愿意读一读这句话呢?读时注音微风的轻柔读得轻,缓,狂风的雄厚读得急、猛。

(学生感情朗读)

师:读得真好,正因为这样,所以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教师引读,学生接读下面的话)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

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赏析:随着手风琴的响起,时而舒缓的小夜曲,时而雄浑的交响乐,把学生带进了如此美妙的大自然,去享受大自然的美,有了这样的体验,学生读起课文来,情感就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简单篇7

教学目标

1.认读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的读音,会写“落、荒”等13个字,正确读写“阵雨、荒野”等词语。

2.朗读课文,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2.想象诗歌所描写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赋予童真童趣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倾听录音,走进文本

1.同大家一起走进一位享誉世界的作家、诗人、哲学家,并获得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泰戈尔的一首散文诗——《花的学校》。

2.请同学们尝试跟着音频里的老师一起轻声朗读。

3.好诗不厌百回读,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感悟,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最吸引你的词句画上横线,再多读几次,记得按下暂停键!

(自读提示: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最吸引你的词句画上横线,再多读几遍,有问题可以随时与老师交流。)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先来看看你们的字词是否通过课前预习和练读文章掌握了呢?

出示五个会认字的词语:荒野、吹笛、罚站、放假、衣裳

生:我想来读一读:荒野、吹笛、罚站、放假、衣裳

我还想告诉大家:这里面“假”(jià)是多音字,还读真假的(jiá)“衣裳”是轻声音,读音为(shang)

2.尝试读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词:

生:落下、荒野、吹笛、跳舞、狂欢、罚站、假期、互相、所以、能够、猜想、扬起、双臂

3.一同来看看其中比较复杂的字——“舞”,这是舞字的字理演变过程(展示课件):

甲骨文:一个人两手舞动花枝,后来加双足,强调双足配合双手,和着乐曲,有节奏地踢踏跳跃。

书写指导:四竖要均匀,第二个长横要舒展。(播放书写指导)

4.再来认识一个难写的字:罚

这个字,我们也可以仿照刚刚的“舞”字,通过探究字理来识记字形,了解字义:

上面的四:就像一张网,表示逮捕,抓住;言字旁:表示审讯;利刀旁:表示用刑惩治处罚。这个字在书写时注意:上方的“四”要变形呈扁平状,上下结构而不是左右结构(播放书写指导)我们按下暂停键,在写字本上练写两遍。

三、再读课文,想象画面

轻轻闭上眼睛,再来用心聆听,仿佛眼前看到了什么?(音频朗读示范1:54)

生:我看到了雷云、花草、雨水、树枝和绿叶。

生:我看到了阵雨落下时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生:我看到了花朵们也好像我们一样,有学校上学,认真做功课,如果来了红暴,还可以放假休息!

生:老师我还想说,我好像还看到她们穿着各色的衣裳,在雨中奔跑、追逐。

生:我还看到这些花孩子们急急忙忙往家赶,对着妈妈扬起双臂,似乎要抱一抱!

四、布置作业,巩固方法

1.在写字本上认真完成会写生字的书写,一个字一行,并组一个词语;

2.一边读文一边想象画面,可以用笔描画下来或用文字记录下来!

24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