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方案网 > 教学教案 > 语文教案 >

五年级语文主题教学教案

时间: 新华 语文教案

五年级语文主题教学教案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号称”、“计策”、“失信”、“自不量力”、“调兵遣将”、“不计其数”、“丢盔弃甲”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东吴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原因及骄兵必改的道理.能按问题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周瑜的军队用了哪些具体办法打败曹军;按问题阅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1、一张三国时两军地理位置示意图.

2、小黑板.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提示课题,简介背景,检查预习情况,初读课文,讲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第四至十一自然段.简要复述火攻经过.

第三课时:复述,总结全文,归纳主要内容,做练习题.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四至十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通过对《赤壁之战》前面三个自然段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东吴的周瑜要火攻曹操的原因.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文的后面部分,请同学们打开这篇课文.

二、讲读课文

(一)齐读第四自然段,然后默读、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既然周瑜说火攻是个好主意,马上去火攻就行了呗,为什么还要想个计策呢?(火攻是个好主意,但是由于两军隔江相对,曹操人多势众,防范又很严,强攻是不行的.要火攻就必然要在曹军不防的情况下去接近曹军.怎样才能过江去接近曹军,使曹军不防而攻打曹军?所以必须要想个巧妙的计策,用智谋火攻.)

2、“周瑜听了非常满意,叫他就这么办”.这句话说明什么?“就这么办”是指的什么?“怎么办”这里说没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句话说明周瑜赞同并采纳了黄盖的计策.指按黄盖的计策办.没有写出来的好处:①略写,节省笔墨;②制造悬念,引起兴趣.)

(二)讲读课文5—11自然段.究竟黄盖的计策是什么?周瑜是怎样按黄盖的计策火攻曹军的?(板书:东吴——→火攻——→曹操)请同学们自由小声读一读课文的5—11自然段,看看书中插图,对照课后第3题思考,可用笔在书上划批,也可同桌议论.

1、集体讨论:你认为周瑜火攻曹军是分几步实现的?(从整体入手,指名学生概括回答,并逐一进行五个步骤的板书:黄盖投降、选时北进、兵船在后、点火烧船、周瑜追杀)

2、细读课文,深入讨论周瑜火攻曹军的每一个步骤.

⑴学习、讨论计策的第一步“黄盖假降”.先指名读,然后提问:

①从信中,你们认为黄盖去投降是真的还是假的?曹操认为是真的还是假的?你是从这节的哪句话看出来的?

②曹操“欢喜得了不得”说明了什么?(板书:麻痹轻信).

③黄盖的这封信为什么会使老谋深算的曹操麻痹轻信呢?(因为黄盖的信是为了促使曹操相信,以便有机会接近曹军,这是经过东吴深思熟虑的,他们精心研究了曹操,抓住了曹操狂妄自大、不可一世、喜欢奉承等弱点.在信中说东吴弱小,不是他的对手,又贬低周瑜而称赞曹操,最后还表示了投降诚意.曹操见黄盖是东吴名将,信内又说得真诚,还说要带兵士和粮草来投降,这就可增强自己势力,削弱东吴力量,焕散东吴军心.加上他通过探子的情报,盘问送信的人未发现破绽,因此,曹操相信了黄盖的信.)

⑵学习、讨论计策的第二步“选时北进”.

①黄盖取得了曹操的信任,有了接近曹军的机会,那么什么时候北进为好呢?

②为什么要选“东南风很急”这一天呢?说明了什么?(主要是便于从南岸向北岸顺风行船.风大一方面可使船速更快,以免曹操发现问题,便于尽快火攻;一方面可使火燃大,火攻的效果就大,既烧连环船,还能借风吹的力量,烧到岸上兵营,把曹军烧得更惨.说明了东吴是经过周密策划的.)

③曹操有否防备呢?你从课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有防备.曹操亲自到船头查看,有巡逻的兵士,发现情况向曹操报告.)

④当曹操看到挂着“黄”字旗的船向他开来,既然有防范,为啥不出击,还笑呢?他这一笑,与前面的“欢喜”有啥区别?说明了什么?自读曹操笑着说的话,先理解以下词语意思,接着理解句意,然后再回答这道题.“失信”什么意思?

(说话不算话,失去了别人信任.)

“没有失信”呢?(说话算话,得到别人信任.)

“果然”什么意思?(真的,果真,的确,确实)

你是怎样理解曹操说的这句话的?(黄盖说话算话,没有骗我,写信来投降,现在真的就来了.)

然后回答曹操为什么要笑,这个“笑”表示什么,与前面的“欢喜”在心情上有啥区别.

(让学生联系前文理解,前文说曹操接信后,只是“欢喜”,但黄盖还没行动,所以不放心.他站在船头迎风眺望,一方面说明他有警惕,亲自查巡,一方面也说明他在等黄盖带兵士和粮草来投降,心里不踏实.这一天,看见挂着“黄”字旗的船来,就认为黄盖说话算话,果然来投降了,所以“笑”了,这一“笑”说明他放心,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落地了,同时,还说明他对黄盖失去了戒备,而深信不疑.由于曹操对黄盖的深信不疑,对东吴北进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是东吴精心策划的火攻之计能成功的根本原因.)(板书:深信不疑)

⑶学习、讨论计策的第三步“兵船在后”.

①默读思考,东吴去火攻一共准备了几种船?这几种在火攻中各派什么用场?(在书上勾画批注)二十条大船干什么用?如何点燃?课文为什么不直接写这些船里装的易燃物品,而用“不是……也不是……而是……”这个句式来写出?你明白了什么?(这是针对假降信上的内容来写的,究竟是不是装的兵士和粮草呢?用了“不是”、“也不是”,用“而是”特别强调是装的火攻用的易燃物品.同时,这个句式也暗示着:曹操,你估计错了,你高兴得太早了.让我们明白了黄盖是假投降,真进攻,字里行间还带有幽默讽刺曹操上当了的味道.)用小船干什么?(点火后上小船撤退.)用兵船干什么?(装兵士,追杀敌人.)

②东吴准备得这样充分、周密,当黄盖的船已快速向曹操冲来的情况下,曹操的态度如何?说明了什么?(板书:高兴不防)

⑷学习、讨论计策的第四步“点火烧船”.一方作了如此充分周密的准备,另一方又无防备,此时正是东吴进攻的时机,东吴是怎么火攻的?结果怎么样?请默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结合看文中插图,边看边思考,边注上符号,然后分四人小组讨论,老师巡回.

集体讨论:东吴是怎么火攻的?结果怎么样?可穿插以下的小问题:

①为什么黄盖要在离曹操的船队不到二里时下令点火?(说明连点火的距离也考虑得很具体.因为离得太远烧不到连环船,离近了易被发现,不利火攻.)

②课文中的哪些词句写出了火攻的威力?从这些词句中你看出了什么?在书上注上符号.(火攻厉害,东吴的计策很不简单,火攻厉害,风助火势,火助风威.曹操上当惨败)(板书:上当惨败)

⑸学习、讨论计策的第五步“周瑜追杀”

①对逃上岸的曹操,东吴采取的什么办法?(周瑜带兵追杀).

②不可一世的曹操此时的下场如何?(板书:带兵逃跑)

3、小结提问:凡看过《三国演义》书的同学,都知道曹操在当时是一个不可一世的深通兵法的军事家和足智多谋的政治家,但是,在赤壁这一仗上,他为什么会败在弱小的东吴手下呢?而东吴为什么又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呢?

出示小黑板:

⑴骄兵必败.

⑵东吴必胜原因:观察分析,知己知彼周密策划,麻痹敌人利用时机,攻其弱点紧密配合,攻其不备

4、默读课文,结合板书,简要复述周瑜是怎样按黄盖的计策打败曹军的?(先让自己复述,然后指名复述)

三、启发激励:赤壁之战后,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究竟三国鼎立是怎么回事?在那时还有哪些用兵如神、足智多谋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如果同学们感兴趣的话,可以找《三国演义》的书来读.

五年级语文主题教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内容,从故事中体会语言文字所产生的巨大力量,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

2、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让学生透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去品析其中蕴含着的感情和哲理,用心去体验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

3、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用语言去沟通,要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内心真实的想法

过程与方法: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能默读短文,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真实、朴实的语文课堂,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感受语言的魅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感受爱是需要表达的,并从中受到启发,学会用语言、眼神、行动、用笔,表达自己对别人的爱。

教学过程:

一、回顾单元内容,体会爱的传递。

(一)激情导入,(出示课件)听歌曲《爱的奉献》。

(二)回顾本单元课文那浓浓的爱意,思考这爱是怎样传递出来的呢?(出示课件)

1、《灯祭》父女的对话:

父亲:“把那些光全折腾没了吧?”

和谐、融洽的父女关系感受到生活在这个家庭中的温暖。

2、《捐赠天堂》的捐赠物小毛毛熊、两张剪纸用儿童语言表达孩子对灾区孩子的牵挂。

3、《小抄写员》中儿子深夜起来抄写的行动坚持四个月让父母震撼,感动和欣慰。

(三)小结:(出示课件)爱需要用语言来表达,更需要用行动来诠释。

二、走进故事,体味语言的魅力。

(一)默读全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抓住“变化”,启发思考

1、我们已经知道随着木牌上的话发生了变化,行人的表现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下面默读课文,思考:你发现哪些情况没有变?那些情况变了?(出示课件)

不变:一天中恰恰事情发生的地点还是那条大街、人物还是那位盲老人。

变化:木牌上的字和人们心情与行为的变化。(出示课件)

(三)引导思考,感受语言魅力

1、启发思考:为什么“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一句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

启发谈话:

美丽里的春天,天空……

美丽里的春天,田野……

美丽里的春天,花草……

……

美丽的春天和双目失明相成了残酷的对比,激发了人们的同情心,进而使人伸出了援助之手。(出示课件)

(四)联系生活,适当拓展

1、结合实际,说出自己发现的生活中打动人的语言(如广告语、名言警句等)。

2、根据提供的画面,尝试写一句打动人的语言。(出示课件)

三、走进生活,表达自己的爱意。

(一)启发谈话,我们曾经如此的和谐……

1、介绍自己父母疼爱自己的事情。

2、说说融洽的父子(女)母子(女)关系

(二)谈谈现在的和父母之间沟通时的变化。

与父母的沟通有没有出现问题?怎样的情形?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的你们和父母之间好像没有往日亲密了,与父母之间的距离无形中在拉大,和爸爸妈妈之间可能再也不是无话不谈了。

(三)是什么使我们疏远?

分组讨论:是什么使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亲密(从学生讲述的的具体问题入手,找出原因)

(四)我们还能亲密如初吗?

1、思考:《小抄书员》中,在叙利奥抄写的四个月中,为什么感觉父亲不在爱他?

2、当我们和爸爸、妈妈发生矛盾时,我们可以这样做:

首先,理解自己的父母,尊重自己的父母,其次,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五)小结:一句知心的话语,可以使亲情迸发出灵性的火花,如果你爱你周围的人,就要勇于告诉他们,爱可以用语言直接表达,也可以用含蓄的方法表达出来,让我们大家把自己的爱说出来、写出来,与我们的家长、老师多进行沟通,你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爱心在行动。

做一张亲情卡,送给自己身边的人,表达你的理解、尊重、宽容、谅解……以自己的火点燃旁边的人的火,以心发现心,让爱心传递。

五年级语文主题教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榴”等6个生字,会写“亩、播”等8个生字;掌握“便”这个多音字,理解“便宜、爱慕”等词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把握课文内容。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学习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榴”等6个生字,掌握“便”这个多音字;会写“亩、播”等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谜语导入: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打一物)

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猜谜语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落花生)

3.作者简介:许地山,(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名赞堃(kūn),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是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

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空山灵雨》《道教史》《达衷集》《印度文学》;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

4.“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出示课件2)

5.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课件3)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3.借助多媒体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

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

(出示课件4)

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哪些事?

(①种花生、收花生。②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③吃花生时的议论。)

教师: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生讨论,并回答,师总结:

第一部分(1)写“我们”按照母亲的吩咐开辟空地种花生,居然收获了。

第二部分(2)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定下过节的地点。

第三部分(3—15)写“我们”和父亲吃花生、议花生的过程。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出示课件5)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汇报交流。(出示课件6)

(1)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质疑、解疑。

①“开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开发”出一块空地?

②“居然”一词怎么理解?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会写课后10个生字。

2.熟读课文。

3.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对比手法在表达中的作用。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交代探究目标

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对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二、深入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出示课件7)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3-11自然段)讲议论花生的好处。第二层(12-15自然段)讲从谈花生到论人生。

2.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从谈花生怎么到论人生。(出示课件8)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出示课件9)

(1)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

①出示父亲的话。

②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如下填空:(出示课件10)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一见就________,但是和________相比,还是_______最可贵。

③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出示课件11)

a.“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

b.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c.什么是“最可贵”?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

(板书:默默无闻地奉献最可贵)

(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

d.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出示课件12)

(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板书:对比的手法落花生和桃子、石榴等对比。

师: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④教师: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出示课件13)

⑤生活中有没有其他事物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有没有其他事物具有花生这样的品质?你能用上“爱慕”一词说一说吗?

(2)体会第二层意思

过渡: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出示课件14)

①出示父亲的话。

②学生齐读,谈理解。

(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③教师: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

④理解“我”说的话:

a.齐读

b.讨论交流

“体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联系?

c.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请说一说。

d.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

⑤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

三、分清课文的主次

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思考练习2)(出示课件15)

种花生→()→()→()

(板书:收花生品花生评花生)

2.思考: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四、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

3.总结: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在讲述的时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正是由于围绕主要意思来写,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今后我们在读文章或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五、延伸拓展

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

五年级语文主题教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摄”等4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抵”等9个字和“寸草不生”等9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默读课文,能梳理课文条理,把握内容要点,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

3、能找出太阳对人类作用的有关句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4、读指定的句子,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运用哪些方法介绍太阳,以及这样写的好处,初步了解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重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4。

难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3、4。

教学准备:

教师:“摄”等4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教学课件。

学生:每人一套“摄”等4个会认读字字卡。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

1、出示任务:默读单元导读的两段话,借助背景图,联系课文,想一想,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课文?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2、反馈指导。(课件出示单元导读)

预设:

这个单元学习的课文都是说明性的课文。

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一个是阅读的目标,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一个是习作的目标,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3、小结:对了。这个单元是习作学习的单元,要学习的课文都是说明性的课文,学习这些课文,我们不但要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还要运用这些说明方法介绍说明一种事物。

(二)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1、导语:那么,我们就进入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的学习,看看我们要学习的第一篇说明性课文要向我们介绍什么事物,好吗?

板书课题:16太阳

2、齐读课题。

3、释题。

提问:同学们,通过课题,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什么事物吗?(指名回答。预设:通过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的事物是太阳)

4、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导语:通过课题,我们知道课文向我们介绍的事物是太阳。那么,是怎样向我们介绍太阳的呢?让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了解了课文内容,进行有关的实践训练就都知道了。

二、指导预习

(一)布置预习

出示预习任务:

(1)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把会认读的字词圈画出来,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读准。

(3)朗读课文,注意做到读准、读通顺课文。

(二)反馈指导

1、课件出示会认读的生字词(注音)。通过个别指名检查等方法,指导读准生字读音。

2、说说哪个生字容易读错,指导读准音难字。预设:“摄”“殖”。

3、课件出示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摄氏、粮食、地区、杀菌”,复习认读。

提示:会认读的字词和会写的字词中红色的字,学习完课文,就要求正确书写。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是否读准、读通顺。

三、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内容要点

(一)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任务: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然后用“‖”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概括各部分主要意思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

预设: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主要意思:太阳离我们很远,它很大,是个大火球,温度很高。(板书:距离远体积大温度高)追问:概括地说,这一部分讲了太阳的什么?(指名回答。预设:这一部分讲了太阳的一些特点。)(板书:特点)

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主要意思: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主要意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追问:这一部分最后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指名回答。预设:这句话的含义是说: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是从哪个角度说太阳与我们的关系的?(指名回答。预设:这是从反面的角度说太阳与我们的关系的)

(二)把握课文内容要点

1、导语:梳理了课文条理,概括了课文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你能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的吗?

出示任务: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的。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课文先从太阳与我们关系密切的特点这方面介绍:讲了太阳与地球距离远,它体积大和温度高。然后从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十分密切这方面介绍:先从正面讲与我们关系非常密切,再从反面说与我们关系密切。

四、认识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一)通过例子认识了解

1、导语:我们梳理了课文的条理,概括了各部分的主要意思,知道了课文是从与我们关系密切的特点和与我们关系密切两个方面介绍太阳的。那么,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太阳的呢?我们先看几个例子。

出示任务:(课件出示两组句子)读读这两组句子,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两组中的B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太阳的,说说用上这样的说明方法的好处是什么。

第一组:

A、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

B、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第二组:

A、太阳非常非常大。

B、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个体操作,四人小组交流。

2、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

预设:

第一组:(课件出示图片)

说明方法:

列数字和举例子。

好处:

列数字: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的距离长度;三千五百年,用具体的人走路的时间,和二十几年,用飞机飞行的时间,用这样的数字准确具体写出了太阳离我们地球的距离远的特点。

举例子:用人走路和飞机飞行的例子,就把太阳离我们地球的距离远的特点具体形象地写了出来,让读者一读就清楚明白。

第二组:(课件出示图片)

说明方法:

列数字、作比较。

好处:通过约一百三十万个的球与一个太阳的数字比较,能让读者很直观地感受到太阳的大。

(二)通过其他句子进一步认识了解

1、导语: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认识了解了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和作比较,初步知道了用这些说明方法说明介绍的好处。课文中还有用这样的方法进行说明介绍的,你能找出来,说说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以及这样写的好处吗?出示任务:默读课文,找一找用上基本的说明方法进行说明介绍的语句,做上记号。然后想一想,这些语句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用上这样的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1)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

好处:用五千多摄氏度这样的数字,以及钢铁碰到变成气体的例子,把太阳温度高这个特点具体清楚并形象地写了出来,让读者一读就清楚明白。

(2)写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的语句(太多了不一一例出)。

说明方法:举例子。

好处:通过具体的事例把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具体形象写出来,让读者一读就清楚明白。

五、小结

列数字,就是通过列出数字来介绍说明;作比较,就是通过把要介绍说明的事物与另一个大家比较熟知的事物相比进行介绍说明;举例子: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具体的事例进行介绍说明。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一)复习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

课件出示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二)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有关内容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给课文《太阳》划分了部分,概括了各部分的主要意思,谁能说说各部分的主要意思?课文在介绍说明太阳与我们关系密切的特点时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介绍说明太阳与我们关系密切时,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以上问题指名回答并形成板书。预设:见上一课教学过程。)

二、说说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1、导语: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认识和了解了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这节课我们要进行说话的学习训练。

出示任务:默读课文第二、三部分,想一想:为什么说太阳和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给有关句段做上记号,然后用上课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注意做到尽量用自己的话说,内容完整符合原意,语句通顺连贯。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先汇报有关语句,然后才说话。

有关语句:

有了太阳,……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追问:这个句段写了什么来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的?(指名回答。预设:这个句段写了植物、动物,我们吃的、穿的和用的方面来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板书:植物动物吃的穿的用的)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太阳晒着地面,……成为风。

追问:这两个句段写了什么来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的?(指名回答。预设:这两个句段写了气候方面来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板书:气候)

太阳光有杀菌的作用……治疗疾病。

追问:这个句段写了什么来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的?(指名回答。预设:这个句段写了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来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板书:预防治疗)

说话:指名两三个学生说,用以上三个标准评议;评议后个体根据评议再练说,再反馈指导。

三、“初试身手”审题明要求

(一)复习唤醒

1、提问: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课文运用了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把太阳的特点和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这些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清楚明白。谁能说说通过课文的学习知道了哪些基本的说明方法?举例说说。

2、反馈指导。

预设:

列数字;例句: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

作比较;例句: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举例子:例句: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二)审题明要求

1、导语:在阅读单元导读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个单元是学习习作的单元,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运用这些基本的说明方法介绍说明一种事物。现在,我们学习了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就要准备尝试运用基本的说明方法学习介绍说明事物了。请翻开课文70页。

出示任务:阅读“初试身手”的两个题目,想一想,题目分别要求我们写什么?有些什么具体要求?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1)题目1:

尝试写的内容:写身边的一个事物;具体要求:试着运用多种方法说明它的特征。

追问:要初试身手写好身边的一个事物,在写之前要做什么呢?(指名回答。预设:要通过观察,了解这个事物的特征。)

(2)小结:对了,要介绍说明清楚一个事物,首先就要通过观察,从一些方面了解这个事物的特征,这样才有材料写。

(3)题目2:

尝试写的内容:把课文《白鹭》的第2―5自然段改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具体要求:要查找资料来改写,然后体会两种写法的不同。

追问:要根据什么来查找白鹭的资料呢?(指名回答。预设:要根据课文《白鹭》第2―5自然段的内容来查找白鹭的资料。)

(4)小结:要改写好,关键是要根据第2―5自然段的内容,来查找白鹭相关的资料。无论是第1题的观察,还是第2题的查找资料,都要适当做好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四、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与词语表词语读记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认字评价(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三)课件示词语表词语,自由读记

(四)反馈读记(注: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五、写字教学

(一)字形教学

1、课件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观察字形,思考容易与学过的哪个字混淆,同桌说一说。

3、反馈指导。

指名说并板书,然后读一读:

例:殖(繁殖)植(植物)粮(粮食)娘(大娘)菌(杀菌)茵(绿茵茵)

(二)写字指导

1、观察并说说字的各部件相互位置,笔画的变形、退让、延伸等。

2、各写一个,反馈评议。

3、按评议对照修改,然后每个字再写两个。

六、总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具体见教学过程)

七、写字练习和抄写词语表词语

作业设计:

1、把自己说的太阳和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话写下来。

2、观察身边的一个事物和查找白鹭的有关资料,准备初试身手。

五年级语文主题教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本首诗歌。背诵诗歌

2、在诵读的过程中,展开想象,感悟诗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本首诗歌。背诵诗歌。

教学准备:图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名字叫《登幽州台歌》。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自由读诗,学习生字词。

二、自学古诗自由读读古诗,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都读准了。

三、整体感知,理解古诗:

1、学生自由读诗,借助注释理解古诗

2、指名读诗,及时正音。

3、交流。

四、借助画面,理解诗意,感情朗读。

1、(实物投影仪:插图)请学生观察,师讲解诗意,并进行范读。

2、学生自由练习感情朗读。

3、指名诵读,指导朗读。

4、全班齐读。

五、指导背诵。

五年级语文主题教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红树林的神奇美丽伟大,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树林是什么颜色的吗?你见过其他颜色的树林吗?激发学生兴趣。

2、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红树林》(板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

2、检查读词及课文的情况。

3、师:你喜欢海南的红树林吗?

4、小结。

三、学习课文,理解重点部分。

1.指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红树林的?请你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2.重点练习朗读和复述:通过学习,你能说说你喜欢红树林的理由吗?

3.练读: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适时板书)

4.指导朗读:美读

四、总结全文

1、学完课文你想说点什么吗?

2、说一说你这节课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六、布置作业

作业超市:

1、摘抄生字新词,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课外阅读

第二课时

一、总体把握:

1、熟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描写红树林的景色的句子。

2、结合课文,说说你对红树林的认识和理解。

二、内容探讨:

你喜欢海南岛琼山的红树林吗?为什么?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红树林的?试着写出课文的提纲。

三、听写生字生词,纠错

四、小练笔:描写自己见过的奇观

板书设计:

红树林

神奇

美丽

奉献

2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