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关于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发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思维、大胆想象的能力。
2、区别同音字、形近字,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鼓励孩子的发明创新。
4、培养学生借图画看懂故事,并能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5、能根据情境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教学重点、难点】
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
识字卡片;自己设计的桥(图或实物),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区别形近字、同音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2、进行朗读训练。
〖教具准备
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1、自己大声地朗读韵文,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如:“千”和“口”合起来是“舌”;
“舌”和“甘”合起来是“甜”;
“土”和“里”合起来是“埋”;
3、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汉字的部件在桌上摆一摆。
4、交流所摆生字:舌、甜、埋、棉、闪、闯、闷、拿、掰、跌。
5、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识记生字:甘、埋、闯、掰、跌。
〖日积月累
1、我会填。
⑴(出示字卡)学生认读并说说每组字的异同点(音、形、义)。
⑵选择适当的字填在书上的()里。
⑶集体订正。
⑷扩展练习。
坐座圆园声生
()位公()学()
请()()形()病
2、我会读。
⑴自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写了什么?
⑵小组合作学习,将短文读正确、读流利。
⑶指名读,并说说这台机器有什么用处。
⑷说说自己读了短文后的感受。
关于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2
单元整体感知:
本单元以“我的快乐生活”为主题,编排了《自己去吧》、《好奇的孩子》、《我和我的小伙伴》、《小黄莺唱歌》,以及一个综合学习和一个口语交际《我小的时候》。课文素材大部分来源于一个个生动而有趣的小故事,从不同角度启迪孩子们养成美好的精神品质,这需要在成长过程中一点一滴的去培养:小猴、小鸭、小鹰学本领的经历告诉孩子们从小要学会自强自立;小木船和小禾苗得救靠的是小水滴们的团结合作、齐心协力;小黄莺的成功得益于它能够克服自卑与胆怯,变得勤奋又自信;爱迪生的成才源于他幼年时期就有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字:正确认读四十九个生字。
2、写字:正确书写田字格里的二十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书写工整、漂亮。认识新偏旁“土字儿旁”。
3、阅读: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对读书感兴趣,在读中体味文章所含主旨,联系生活理解课文,用自己的话表达课文内容。
2、在口语交际时能用普通话说一段连贯完整的话,愿意与人进行口语交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语文学习的情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培养孩子自强、自立、自信、积极探索和互助友爱的精神品质,感受生活的有趣和快乐。
课时设置:
21《自己去吧》……………………………………………………2课时
22《好奇的孩子》……………………………………………2课时
23《我和我的小伙伴》…………………………………………………2课时
24《小黄莺唱歌》…………………………..…………………2课时
口语交际:《我小的时候》………………………………….1-2课时
综合学习五……………………………………………………………1-2课时
本单元共用去12课时,还剩余5课时用于扩展阅读,或做书写练习等。
21《自己去吧》
教学目标:
1、写田字格里的四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正确拼读十三个认读字。
3、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强自立、勇于实践的精神。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录音机;
3、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趣,直接导入
1、询问孩子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哪些小动物?知道它们有什么本领吗?
2、生畅所欲言。
3、示课题。
二、揭题引疑
启发质疑:如题目中的“自己”是谁?去哪里?去干什么?为什么要自己去等等
三、配乐听读感知,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在一段轻松活泼的音乐中进行范读。
2、学生自己读课文,勾出不认识的生字。
3、师指名读课文(2——3名)。
4、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认自己不认识或认不好的字。
5、教师指名识字、正音(2——3名)。
6、小组检查识字、组长对全对的学生进行奖励,并说说不好认的字是怎样记住的。
7、小老师进行检查。(检查时个别字可让学生组组词、或说句话。)四、再读课文,大概了解课文内容
1、师明确读文要求:要把字音读准、句子读流利。
2、采用个别读、集体读、两人轮读等多种方式,力求读通畅。
五、精读体悟
在学生初步感知、感悟课文后,指导学生精读体悟第一段内容。
1、多媒体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妈妈,我要吃果子。”——对妈妈的依赖、请求;“树上多着呢,自己去摘吧。”——突出“自己”,表现妈妈的鼓励以及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这样,小猴学会了爬树。”——突出“学会”,体会小猴经过艰难的努力,终于学到本领的喜悦心情。
2、讨论小猴是怎样学会爬树的,理解自己亲自去做的必要性。
3、指导学生进行联想:如当妈妈要小猴自己去时,它是怎么想的?它又是怎么学会摘果子的?它学会后会怎么想等等问题,然后四人小组针对联想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得出结果。
4、交流各小组联想内容。
5、小组同学合作学习第二、三段,然后全班讨论学习。
6、分角色朗读。配上音乐,使学生在读悟中受到“遇事要相信自己,勇于尝试,不要依赖他人”这一积极的人生态度的熏陶和感染。
六、作业
1、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把这个故事讲给你认识的人听。
2、制作好你喜欢的文中动物的头饰,准备下节课表演课本剧。
第二课时
一、演读见悟
在经过精读体悟后,让学生带上自制头饰进行课本剧表演。整个过程可分为以下几步:
1、自报角色。
2、角色定位(即把自己与角色融为一体,揣摩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情,使之合乎角色要求)。
3、同桌或四人小组演练。
关于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认识“群、竹”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感受儿歌的童真童趣。
3.把学生的阅读由课内引向课外,吟诵、阅读儿童诗,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联想和想象,创作简单的诗句。
【教学重难点】
吟诵、阅读儿童诗,感受语言的优美,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联想和想象,创作简单的诗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写画用品、雪花图片、小鸡、小鸭、小狗、小马四种动物及其脚印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谈话导入并画一幅水写画,引发好奇心:“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2.活跃气氛:师生齐做《小手热身操》。
3.学生作画后,师指名生讲自己画了什么。
4.揭示课题。
过渡:同学们真棒!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徐老师送给大家一个词语——(板书:小画家)。有一群擅长在雪地里作画的动物,听说你们画画很棒!想和你们比试比试。他们就是“雪地里的小画家”。(板书“雪地里的”,补充完整课题)
【设计意图:用水来作画,把学生带入有趣的活动中,极大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想象,也为理解下文“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做铺垫。】
二、创设情境,走入文本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想想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
(2)生汇报,师贴“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图片。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让学生读准字音、字词。扫清阅读障碍,为理解文章内容打下基础。】
2.学习课文第一句“下雪啦,下雪啦!”
(1)出示动态雪景。
师渲染气氛:冬天真是个魔术师,轻轻一吹,满天的雪花便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同学们,赶紧把这好消息告诉你的小伙伴吧!
(2)学习课文第一句“下雪啦,下雪啦!”并指导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南方多数学生没见过雪,多媒体出示的雪景图,大雪纷纷扬扬地从空中飘落下来,到处白茫茫的一片,使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为学生感受下文创设了情境,迅速地将学生带入课文学习。】
师:看来同学们跟徐老师一样喜欢这冬天的雪。徐老师在想,如果我是那美丽的雪花,那该多好!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愿飘到小河里,变成一滴水。如果你是一片雪花,你愿飘到哪里去?
(3)生想象说话: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愿。
(4)欣赏诗歌《如果我是一片雪花》,师生配乐合作读。师小结并板书“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个性表达,在学习中融入自己的独特体验,从而感受儿童诗的语言美,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过渡:这么美的雪景,吸引来一群小画家。
3.学习课文第二、三句话。
(1)“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齐读。
示字卡随文识“群”,小老师带读生字。分别示“一个小朋友”和“一群小朋友”,“一只鸭子”和“一群鸭子”的图片,让学生用“群”字说一句话,从而理解“群”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对照及语言训练,让学生体会到“群”这个字表示数量多的意思。】
师提要求,生小组合作学习:再次朗读课文,文中的小画家分别画了什么?用“”画出。
(2)检查学习情况:
a.生汇报并贴动物脚印图。
b.文中为什么说“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用一句完整的话汇报。
随机出示字卡“竹”、“牙”,学生认读。再示竹叶、象牙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文字与图片的联系。
【设计意图:采用形象直观法,示竹叶、象牙的图片,建立文字与图片的联系,引导学生用图示记字法记清字形。】
师:原来,竹叶、梅花、枫叶、月牙指的是小动物留在雪地里的脚印。看来写诗还得有想象力。(板书:想象力)
【设计意图:利用直观的图片,使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比喻,并且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及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说完整的句子。】
(3)以文带文,学习《小猫画画》,多种方式朗读。师:喜欢这首儿童诗吗?为什么?随机板书“趣”。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节奏地朗读,使学生感受到儿歌的有趣。】师:是啊,小画家真有趣!它们用小脚丫轻轻松松地作画,给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难怪书中说道:“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4.学习课文第四句: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指导朗读,并随文识字“用”、“几”、“步”。出示字卡区分“几”和“儿”。【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的方法区分形近字,加深学生对本课生字“几”的记忆。】
5.学习课文第五、六句。师:青蛙为什么没参加?生:它在洞里睡着了!
随文识字“为”、“参”、“加”、“洞”、“着”。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如:比一比:为-办加一加:力+口=加猜字谜:一位同学浑身湿嗒嗒。(谜底:洞)“着”是多音字,在本课“睡着”一词中读zháo,做动词;在“衣着”一词中读zhuó;在“看着”一词中读zhe。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识记生字,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指导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师:雪地里这么热闹,青蛙为什么不去雪地里活动活动?
(1)播放青蛙冬眠小视频。
(2)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动物需要冬眠?生七嘴八舌。了解冬眠小知识。
三、齐读全文,情感升华
1.感情朗读《雪地里的小画家》。
师:同学们,让我们跟随雪地里小动物的脚步,唱一唱、跳一跳,把冬天里充满活力的场面记录下来。来年春天,把这欢乐带给冬眠的小动物,好吗?
2.唱唱跳跳歌曲《雪地里的小画家》。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拓展了语文教学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学习语文。唱唱跳跳更拉近学科间的整合,在愉悦的氛围中文本内容悄无声息地走入学生的心里。】
四、回顾画作,创作诗歌
师:如果把课前我们作的画写进诗里,一定很有意思!
1.引导学生创作诗歌。
2.老师的画配诗,朗读。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联想和想象,创作简单的诗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总结。
2.作业:
(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和大人一起读《小学语文阅读与运用》(读本)一年级上册、《动物们的冬眠旅馆》、《夏眠的动物》。
关于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4
一、依据新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进一步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知识目标:
识字15个,学习多音“哪”,写字7个,学习笔画“横折弯”,学习感叹句、比喻句,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内容是识字、写字和理解课文;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第三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学习感叹句和比喻句是本课教学的又一教学难点。
二、确立教学方案,落实教学目标
(一)教学环节设计:
本课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儿童趣味,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加上学习本课时,正是下雪的季节,我们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帮助我们的教学。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1、课前观察,激发兴趣
在学习本课之前,教师充分利用一切下雪的机会,引导学生观察,下雪后,小鸟、小狗、小猫、小鸭等动物的脚印。并组织学生,把观察到的情况说一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谈话导入
上课伊始,教师引导学生:
同学们,你们见过下雪吗?说一说下雪的情景。
下雪后,许多小动物来到雪地上玩,说一说它们的脚印是什么样的?
因为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已经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观察,所以,学生会兴致勃勃的说出许多动物的脚印,很自然的进入新课的学习。
3、学生自读,感知课文
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励下,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教师可以说:同学们,有一位诗人看到了下雪的美丽景象,非常高兴,就写下了一首诗,你们想不想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请借助拼音,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己解决。比如:用拼音、问同桌、听读、查生字表、查认字表、猜一猜等)
通过自读课文,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初步认识字形,使识字与感知课文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
4、魔术激趣,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都较为枯燥,学生普遍不感兴趣,但是,识字写字又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怎样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呢?为此,我结合本单元《语文天地》中的“学写字”和“字形小魔术”来帮助学生识字写字,效果不错。
5、课文练习相结合,学习感叹句、比喻句
学习感叹句、比喻句是本课的又一教学难点,在学习感叹句时,课结合《语文天地》中的“照样子说一说”进行教学;教学比喻句时,则结合《语文天地》中的“观察雪景,或者收集报纸杂志上的雪景图片,说一说”进行教学。
6、发散教学,突出重点
针对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在教学第三句和第四句后,可启发学生:你还见过哪些小动物的脚印?它们像什么?青蛙为什么在洞里睡着啦?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冬眠的动物?发散学生思维,把学生引发到大自然中去认识更多的事物。并且把认识事物与理解课文结合起来。
(二)学练结合,落实教学目标
1、认字写字:利用“字形小魔术”进行识字写字教学,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加”字、“为”字的学习,同学们,我们来变个魔术“力”字加两笔,变成什么字?(为),加“口”字,变成什么字?(加);再如:“风”、“每”加上“木”字旁,变成什么字?等(结合《语文天地》“字形小魔术”进行学习)。
2、句子学习:学习感叹句、比喻句时,可结合《语文天地》中的“照样子说一说”和“观察雪景,或者收集报纸杂志上的雪景图片,说一说”。
3、理解课文:教师用简笔画分别画出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的脚印,再画上竹叶、梅花、枫叶合月牙图案,请学生观察,了解脚印与图案的相似之处,连线理解为什么称小动物们为小画家。最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朗读练习:这是一篇幅有儿童情趣的诗歌,朗读时,要激发学生的朗读情趣。带着童趣读出趣味,可以运用诵读、领读、轮读、边读边欣赏等多种方式进行朗读练习。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最终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关于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基本笔画“竖”。会写“二、三、上”。
2.理解背诵韵文。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笔画“竖”并能正确书写。
2、会正确美观地书写“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巩固认识田字格,指名上黑板前书写“一”。
2、开火车给生字组词。
【设计意图】
新课标提倡语文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用玩游戏的方式复习生字,摆脱了以往刻板单调的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性地机械性地认读,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识字效率。
二、背诵韵文
1、把生字放回课文,再读课文。
读准字音,师要正音,同桌之间可指读,让同桌认读。
2、师生对读,男女生交换读。
3、鼓励背诵。(鼓励学生展示读)
三、指导书写“二、三”,注意“二”的读音。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笔画“横”,谁来说说写横的要领。今天还要学会写“二、三”两个字。
2、展示仪出示“二、三”两个字,并引导学生观察异同。
横有什么不一样?规则:从上到下
3、生观察后说值得注意的地方。师重点指导横画的长短变化及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变化来指导。
汉字二:书写从上到下,两横上短下长。上横在上半格,下横在下半格,字要居中。
汉字三:有三横,横与横之间的间距要相等,第二横要写在横中线。
4、教师在田字格中示范书写,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5、学生描红,练习
6、作业展览,评议
四、指导书写“上”
1、“上”字里有个新笔画叫“竖”,竖从上到下要写直,中竖中正。不带针尖的,叫垂露竖。师范写,重点讲解写“竖”的要领。
2、“上”:先竖再横,竖要垂直,第二横从中心点处起笔,稍微向上倾。第三笔是长横。口头组词。
3、师范写讲解。学生根据课本中的田字格生字书空笔顺。
4、写字操调姿(师巡纠姿)生描红,再写三个,师巡指导。展示评议。
关于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认识2种笔画,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按笔画记忆字形,结合插图和生活实际了解生字的意思。
2.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3.借助拼音正确地读儿歌,结合插图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4个生字的音、形、义,能正确书写“禾”和“火”两个字。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禾”和“火”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法:培优辅差
学法: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悟汉字的演变过程。
老师又给你们请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呀?(太阳)喜欢吗?太阳与我们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太阳与我们学习的汉字又有什么联系呢?想知道吗?老师告诉你们,在很久以前,古人也非常喜欢太阳,那么古人是怎么记录太阳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电脑演示)古人就是用这个符号来记录的,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为了便于书写,就把这弯曲的笔画写成这样这样的字了。(出示“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字,你们觉得有意思吗?这一课还有几个生字也是从图形变化来的,你们想不想看一看?打开书看看这些生字是怎样变化来的?
二、出示图片,认识事物
1.教师出示课本图片,让学生认识上面的事物。
2.小组交流这些事物在那里离,你见过吗?
3.读一读这些事物的字音。
4.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读音是否正确?
三、学习生字。
1.小伙伴互相读一读,比比谁读得好。
2.教师抽读卡片,顺读,逆读,打乱读。
四、了解字义。
1.这些生字大家读得真棒,那么你们在生活中用过这些字吗?想想,一会儿说给大家听一听。
2.你们说得真好,能试着用()月()日说一说吗?
你们知道得真多,“日”和“月”可以用来表示时间,说的真不错!
五、记忆生字的字形
1.导语:这些生字你们不仅认识了,而且在生活中学会了运用,真不简单!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呀?
2.先认识2种新笔画“竖钩、横折撇”,学生跟着老师一起书空。
3.请同学们看书上的笔顺跟随,先写哪笔?再写哪笔?看看是怎样一笔一笔写成的?伸出小手试着在桌上按笔顺写一写。
4.请同学跟着老师一边书空笔顺一边说笔画。
5.请同学拿出铅笔,把这4个生字按笔顺描红,一边描一边按笔画记忆字形。
六、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4个生字。
2.完成课后练习猜一猜连一连。
教学重、难点:正确规范地书写每个生字,教师指导“水”字的书写。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法:培优辅差
学法: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
2.指名读儿歌。
二、书写生字
1.导语:刚才,我看了一下很多同学们描的笔顺真好!要想写好每个字,光能按笔顺描下来是不够的,还要认真观察每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这样才能把字写得更好。
2.请大家先认真观察4个字的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
3.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水)请同学说一说占格位置。
4.学生看老师是怎样写的?
5.请学生书写田格中的第二个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6.学生评议。
7.出示带田格的“日、月、水、火”字,请学生说说占格位置,提醒学生在书写时应注意:如:“日”字和“火”字写时注意书写的笔顺。
8.学生书写“日、月、火”三个字。
9.学生评议: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些字写的好,哪些字写的不好。
10.如果学生对“火”书写有困难,教师可做范写。
三、巩固练习
1.学生在生字本上写生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2.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2看拼音写字。
四、课后练习
1.学生自己做猜一猜,连一连,教师订正。
五、课堂小结
关于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时、候、观、察”等十二个生字;会写“又、坐、升、见、后”五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认识“土字旁”。
2.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会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
教学重点:
在学会本课生字的同时,逐步掌握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能力
教学难点: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抓住人物的对话、动作进行品读
教学方法:
图片引入课型新授
教学准备:
PPT课件,生字卡片,搜集有关爱迪生的图片和资料。
板书设计:
22好奇的孩子
时候观察思考坐新升见发现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人物,揭示课题设计意图
1、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爱迪生的照片此环节重点是检
教师问:我特别想知道关于爱迪生的事情,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谁想介绍一下?
2、揭示课题。激发学生读书听了你们的介绍,老师觉得爱迪生真是个兴趣广泛的人啊!可我又想起了爱迪生小时候的一件事,名字是“好奇的孩子”。
二、初学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试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试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在课文中勾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2、小组合作,认读生字。要求:小组成员互相帮助解决生字认读。放手让学习小组组长把小组内较难掌握的生字告诉老师。
3、识记难字学会自学、互学。用展示台展示难记的字。学生带拼音读、解学生的识字量。带拼音读、找带此字的词语读。
4、认读检查。教师出示一棵“认读树”,学生从树上摘下让带有生字的果子,并把果子放在写有不同拼学生在游戏中再次识音的果篮里。
5、默读课文,学生质疑记的字有深刻的印象。
6、重点词语讲解扫除词语障碍对理较抽象的词语,教师帮助学生理解。
三、精读课文,理解课文
1、复述课文
要求: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能讲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品滋咂味重点词句抓住重点词句。
教师问:在课文第一段中,爱迪生提出了带面深入理解课文,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疑问?你从课确把握课文。文中哪个词中找到了答案?用文中的一句话向老师解释好奇是什么意思?学生齐读这一句话“他喜欢观察事物,又爱思考问题。”
过渡语:象爱迪生这么好奇的孩子,他每天都在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提出许许多多新的问题。正因为他的好奇,使他迫切的想知道问题的答案,于是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3、创设情景,感受课文
学生观看动画课件,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在特定的情境中,
教师:爸爸奇怪什么?练读爸爸“奇怪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这样的语句(给学生贴上胡子后练读此句)身体会,才能真正理解爱迪生认真的回答了,他为什么会如此其含义。学生通过练读认真地说?(学生练读,体会爱迪生的认真理解课文、感悟课文)升华课文。
听到爱迪生的回答,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说出自己的理由。当时的爱迪生知道自己不能孵出小鸡吗?因此他对爸爸的话表示怀疑,不太相信。你会怎样向爸爸发问呢?(给学生分发鸡蛋,在模仿爱迪生孵蛋的情境中练读此句。)
4、播放无声动画,学生分角色配音朗读。
四、延伸课文,布置作业无缺的配音朗读再次整体感
你觉得爱迪生傻吗?说明原因。知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复习导入
1、检查作业。教师问: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们认为爱迪生傻吗?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
2、复习生字。论傻与不傻过程中只用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情况。要能正确认识爱迪生即可。
二、识记生字,书写生字
又,独体字,注意字是由两笔构成的
坐:注意它的笔顺,和“作”,“做”分清楚。
升:注意和“开”比较记忆。不要包上边的撇写成横
见:注意和“贝”比较记忆,最后一笔要写成竖弯钩而不是点。
关于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8
设计说明
《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充满童趣、表现童真的儿童诗。诗歌文字简练,立足生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远足,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而睡不着觉的情景。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寓教于乐,努力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小主人公远足前无比激动、无限期待的心理,从而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充分实现以读促识、读中感悟、读识结合的教学情境。在识字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如,数笔画识字法、情境识字法、字谜识字法等,以此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为以后能够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秋天的时候,我们与家人、老师、同学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郊游、登山……)如果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些什么呢?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歌《明天要远足》。
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①学习“明”字:后鼻音,音节是míng,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日+月=明。或者结合字义巧记:日月同辉——明。可以组词:明天。
②引导学生理解“远足”。师问:“足”是什么意思?(脚)“远足”呢?(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生1:小作者要去哪儿?
生2:他去远方干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谈话,以学生感兴趣的郊游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共鸣,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恰当地揭示并理解课文题目,使学生自然地理解了“远足”的含义,可以说是润物无声。而且通过设置问题——“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
2.同学们喜欢这首小儿歌吗?请试着轻声读一读。
提出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把这首儿歌读通顺。
(3)用笔圈出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
3.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想一想:这首儿歌有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首儿歌有3个小节。主要内容是一个小朋友明天要远足,今天夜里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了。)
4.她都想到了什么?
(完成活动设计卡,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感知课文内容——先通过教师范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感知;再通过自己试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通过划分小节完成对课文的初读。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读文识字。
(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
课件出示“睡”字,介绍目字旁。当“目”字放在字的左边时,就变成了目字旁。带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关。因为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2)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
认读“海”字,引导学生运用字谜记字法识记:每天都有水。
(3)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
认读“那”字,组词:那里;“那”的反义词是“这”。
(4)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样?(颜色很多)
你们想去看看大海吗?(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
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蓝色、黑色、绿色)
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
(5)小作者是听谁说的大海有很多种颜色?(老师)
识记“老”字。
你能用“老师”说一句话吗?
(6)小作者对老师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预设:
(生:真的)学习“真”字,强调里边有三横。
(生:从问句可以看出)学习“吗”字,它表示疑问。
(7)指导朗读。
“真的”读重音,句末语气上扬,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学生练读。
2.巩固生字。
(1)开火车读学过的生字:睡、海、那、老、师、真、吗。
(2)说出下面的部首的名称,并说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课件出示)
目——( ) 耂——( )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同学们认识了这些字宝宝,现在我们把它们送回到第一小节,你们还认识吗?请大家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一小节。
设计意图:识字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小学一年级,必须每堂课扎扎实实地指导。本环节教学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融把握文本、朗读指导、识字于一体,通过朗读第一小节,顺势引出7个生字,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记,并相机进行朗读训练,识字教学和朗读感悟相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课后小结,激发探究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作者要去远足,因兴奋,想到了大海而睡不着觉。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设计意图:在课时结束时,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本节课的内容,然后通过设疑“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激发起学生对下节课继续学习探究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温故知新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明天要远足》这首小儿歌的主要内容,并学习了儿歌的第一小节。让我们先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睡、那、海、真、老、师、吗。
2.小作者除了想到大海外,还想到了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进一步学文做了铺垫。
二、细读课文,悟文识字
1.学习第二小节。指名读,思考:
(1)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那地方的云)
(2)你见过的云都是什么样的?
预设:
生1:我见过天空中飘过的一片一片的云,白白的。
生2:我见过在蓝蓝的天空中飘浮着的一朵一朵的白云,就像棉花一样。
生3:我见过下雨前天空中的一大片乌云,黑压压的。
…………
(3)小作者想到的“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洁白柔软)
①课件出示(蓝蓝的天空中,白云朵朵。)
师问:“洁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
“柔软”是什么意思呢?(软软的,摸上去很舒服。)
②同学们,看到图片你认为那个地方的云怎么样?(美丽、洁白……)
(4)相机指导朗读。
小作者和你们有一样的感受,一样的心情。这么美丽可爱的白云,太吸引她了!你能读出这种兴奋的心情和白云的美丽吗?
(5)小作者是怎么想到那地方的云是美丽的呢?(听同学说的)
学习“同”字,认识“冂”(同字框)。组词:同学。“同”字是半包围结构。
学习“学”字,上下结构,下面是“子”,组词:学习。
2.学习第三小节。
指名读,思考:小作者越想越兴奋,此时她的心情怎样?(着急)
(1)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学习“什、才、亮”。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什”(亻+十=什),用数笔画的方法记住“才”,用“比一比”的方法记住“亮”(与“高”对比)。
引导学生找出“亮”的反义词,从而理解“亮”的意思。
(2)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小作者有多着急?(特别着急)那你能读出这种急切之情吗?
(3)除了着急,你还感觉到了什么?(无奈)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唉)
(4)在“唉”的后面还有一个标点符号“——”,它叫破折号。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学生交流)
老师告诉你,这个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我们在读“唉”的时候,要把声音拉长,这样就更能表达出小作者既着急又无奈的心情了。同学们试着读一读。
(5)在前面的两个小节中,也出现了这个“唉——”,同学们也试着读一读。
(生读文。)
哦,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你们的着急、无奈和兴奋。
(6)小作者是这样急着天亮去——(远足),她太高兴了,所以她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7)你觉得她的心里还会想些什么?
(8)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第2、3小节的生字比较少,仅仅5个,所以这两个小节的教学重点放在感悟文章内容上。通过引导学生想象“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并抓住“唉”“到底”“才”等字词使学生充分感悟小作者的心情,培养朗读能力。
三、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本课的4个生字“才、明、同、学”。
(1)课件出示字的笔顺,学生书写。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笔顺规则及间架结构。
比如“明”是左右结构的字,左右结构的字的两部分一般要分别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和右半格。引导学生观察左右两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部分的起笔是左低右高。“学”是上下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学”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上宽下窄,结构紧凑,上下不分家。
(3)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4)学生临写。
(5)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所以在写字指导上要从细微的笔画、结构入手,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布置作业。
小作者的想象力多么丰富呀!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小作者一样,多发挥你们的想象力,也希望同学们能像小作者一样幸福、快乐。回家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让他们也感受到你的快乐。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比较喜欢表现自己,让他们回家给父母读一读课文,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锻炼了阅读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比较适用于本课教学。因为本课是一首只有3个小节的诗歌,而且生字大多集中在第一小节中,采取随文识字的方法,既降低了识字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了不同方式的识字方法,如,“‘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每天都有水就是‘海’”“日+月=明”,等等。这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也为学生以后自主识字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