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方案网 > 教学教案 > 语文教案 >

九年级语文教案下册

时间: 新华 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下册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审题和立意在作文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2.学习并掌握审题立意的方法技巧,并熟练运用在写作实践中。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审题”,什么是“立意”,明白审题立意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2.安排学生自读教材第40页提供的讲解材料,提炼说明要点。

3.教师总结审题立意的方法技巧,适时安排练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注重平时的思考和积累,训练学生使用科学辩证的思维方法来审题立意,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克服写作时的畏难情绪,激发写作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什么是审题立意,掌握审题立意的方法技巧。

教学难点

懂得审题立意的重要性,明白审题要准确到位、立意要深刻新颖。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宋代宫廷举行公务员招考,选拔皇家画师。山水画家宋子房做画院博士,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为题让考生作画。如何作画才能很好地表现这句诗呢?有考生画了山林、古寺,金碧辉煌,香烟缭绕。(基本符合题意)有考生画完连绵起伏的群山后,只露出寺庙一角。(符合题意)有考生画了苍郁的群山,中间露出庙里的半截旗杆,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到山涧边,有个小和尚正在担水。(有新意)这样绘画,抓住了“题眼”,就把“深山藏古寺”中的“藏”字表现得淋漓尽致了。所以,审题、立意需要训练、需要技巧,也需要做到准、深、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审题立意。

二、文题展示

1.阅读下面的材料,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列出两三个写作的主题。

匆匆赶路的猫头鹰遇到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猫头鹰回答:“我打算搬到东方去。”斑鸠不解地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斑鸠说:“你只要改变自己的叫声就可以了。如果不改变你的叫声,即使到了东方,还是会惹人讨厌的。”

2.在上面列出的主题中选择一个,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3.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少于600字。

三、写作指导

审题就是审清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立意就是确立最主要的思想内容。认真审题,恰当立意,才能确保写作符合要求,不跑题,不偏题;也才能有效组织材料,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审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作文题大多有一定的限制条件,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我留下的回忆》这个题目,“回忆”表明要写的是已经发生过的,甚至是比较久远的事情,横线上不管填写何人、何事、何景、何物,都要符合限制条件。再如《美丽的误会》这个题目,“误会”是生活中常见的插曲,可能引发纠纷,可能造成尴尬,而“美丽”则表明要叙述的这场误会引出的应该是一段美好的故事。

审题时,还要注意把握题目中的重点,分析探究其中的含义。例如《郊外踏青》这个题目,重心在“踏青”上,它提示我们可以着力渲染郊外的景象,表达游人的心情,也可以叙述踏青途中发生的事,而和踏青无关的事则应少说或不说。如果遇到提供材料的作文,则需要仔细审视材料,对材料内容进行概括分析,推敲材料蕴含的意义,选择其中的某个角度或要点作为写作重点。

立意有时跟审题同步进行,有时则是在审题之后再立意。无论是什么情形,首先要做到立意正确,思想健康。同时,要学会求新,避免思维定势,人云亦云。深入发掘题目的内涵,变换看问题的角度,甚至从反面立意,都可以使立意新颖。例如,常理说不要班门弄斧,若用“弄斧就要到班门”这样的立意来写作,并展开合理的论述,就能令人耳目一新。

为了取得好的立意,写作前可以先列出与题目有关的多个主题,分析、比较之后,选择一个既新颖又能够驾驭的主题,再进行构思、写作。

课本第一题要求阅读材料,在审题的基础上列出写作主题。此时要引导学生关注三个问题:(1)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故事本来的寓意是什么?(3)除此之外,还可以悟出哪些道理?然后试着从其他角度进行思考,甚至可以从反面立意。最后将自己归纳的主题与同学分享交流。

课本第二题要求以第一题为基础自拟题目写作。需要提示学生:(1)吸纳其他同学的合理建议,完善自己的立意。(2)选择一个新颖而且自己能够驾驭的主题进行构思,并拟定题目。(3)写作时,要紧扣主题,不要跑题、偏题。

课本第三题是一篇命题记叙文。需要提示学生:(1)注意审题,看清题目中的限制条件。“记叙性文章”,表明写作时要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其他表达方式。(2)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探究其中的含义。“山”指什么?“翻过”又意味着什么?放开思路,从多个角度去思考。(3)根据对题目含义的不同理解,拟出多个主题,从中筛选出感受最深且比较新颖的主题,构思成文。

四、范文评析

翻过那座山

他坐在帐篷中,平静地检查着背包,一遍又一遍,他要确保那些必需品都准备好了。他把头探出帐篷,夜幕笼罩下,那个巍峨的黑影,耸立在眼前不远处,静静的……他把头缩回来,钻进睡袋,心里想着:明天我会征服你!

他坐在书桌前,清点着书包里的东西:“各科教材、工具书、文具……”他确定不会落下什么。看着漆黑的窗外,他怔怔地想:明天就要开学了,我不会让他们失望!他躺在床上睡去……

就在他上山没多久,天气发生了突变。远处阳光照射下的神圣的雪山,在他看来是如此狂暴,冰冷的雪花夹杂着豆大的雨点,狠狠撞在他的身上,令他举步维艰。

他没有想到初中生活会是如此紧张。小学六年一直都很优秀的他,一进初中却是如此平凡。责备与压力,重重拍打着他,令他犹如陷入深深的泥潭。

“豁出去了!”他大吼一声,向着那座在他眼中停留了几个小时之久的顶峰。他抛掉了多余的装备,他大口喘着气,他在冲刺!他不相信此时此刻还有任何东西能阻挡他,他不相信!

书本就像高耸的山,矗立在课桌上。检验三年努力的那一刻到了。他抛开一切杂念,大吼道:“拼了!”为了亲人们期待的目光,他向着那场最后的考试,向着那个早已定好的目标,冲刺!

他做到了!他终开登上了这无人涉足的顶峰,他大口大口吸着氧气,望着那些山脚下看来无比巍峨,现在却微不足道的群山,他心满意足……一转身,却发现,遥远的天际,云雾缭绕中,有一座更加高耸的峰影,静立着,绝美的!他欣喜若狂,心中迸出一句宣言:“继续战斗吧!”

他成功了!他成了全校瞩目的焦点,成了父母的骄傲!但他明白,这一切只是转瞬,一山更比一山高。他不顾人们诧异的目光,朝着天际,大吼:“继续战斗吧!”

蓝天上,一排大雁排成“人”字形,向着远方坚定地飞过。

总评:这是一篇充满豪气、个性鲜明的佳作。同样的内容,换一种角度,换一种形式,就能闪耀诱人的光彩。作者将一篇原本普通的记叙文,用两个人物对照着写,不仅创意新颖,而且情感充沛,互相映衬。人物形象简洁到位,人物精神励志感人,不愧是一篇文质兼美、匠心独运的好文章。

7、我们各种习气中再没有一种象克服骄傲那麽难的了。虽极力藏匿它,克服它,消灭它,但无论如何,它在不知不觉之间,仍旧显露。——富兰克林

8、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法国

9、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10、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11、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

九年级语文教案下册篇2

知识与技能

1.知晓修改文章兼顾“言”与“意”。

2.把握修改“言”的基本要求和修改内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示例引导,学生能够掌握修改文章的要求和技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修改润色、精益求精的审美素养。

重点

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修改润色的基本要求、方法。

难点

让学生通过修改示例文稿中的错误,提高让作文出彩的能力。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进入初中以来,你们写过很多作文。你们可能觉得写是你们的事,而修改是我们老师的事情。其实不然。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善作不如善改”,一篇好的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而且是“改”出来的。曹雪芹写《红楼梦》就自言:“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再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前后经过十二次精心修改才完成。修改是写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作文修改,有哪些基本要求和方法呢?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写作“修改润色”。

二、写作精讲

1.学生自由阅读写作“修改润色”的内容。

2.学生讨论、交流下列问题,教师点拨。

(1)修改文章要兼顾“言”和“意”,“言”和“意”分别指什么?

言,指言辞和表达;“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

(2)“言”修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基本要求是改“对”,进一步的要求是改“好”。

(3)修改润色应该从哪里入手呢?

学生答:可以改错别字、病句,语言是否简明。还可以改结构、构思。可以改材料与中心是否一致。可以改重点是否突出,材料是否有新意。

师总结:很好,大家讲得真不错。修改作文的确像刚才说的那样,主要从语言、构思、中心三方面加以修改。下面我们结合示例来看一下。

(4)怎样才能把文章的“言”修改得“更好”?

要将“言”的修改与“意”的修改结合起来,补充内容,加工润色,使文章内容更充实,语言更富有文采。例如,记叙文可以补充细节描写;写景,注意从不同的观察角度着笔,动态和静态之景结合,注意炼字、炼句、修辞手法、引用诗词歌赋等,使语言生动形象,增强表现力。还要注意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等。

三、示例引路

读下面语句,指出错误缺点,并进行修改。

①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对电脑已不在陌生,电脑使用率逞上升趋势。等我们这一代步入社会时,如果不会用电脑,很可能会被视为文盲。可是,电脑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生:第一句话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逞上升趋势”中的“逞”,应改为“呈”;还有一个是“已不在陌生”中的“在”,应改为“再”。

②“我爸爸是位老师,对我的要求很严烈。”“他人老心不老,表示一定要为人民多服几年务。”

生:我认为第二句中“严烈”用词不当,应改为“严格”;“为人民多服几年务”中的“服务”不能拆开用,此句应该改为“为人民多服务几年”。

③“到达目的地有三条路可走,即左路、中路和右路。左路和右路,路途较远,走中路最近,所以左中右三路中,我们决定走中路。”

生:这段文字啰唆重复的地方不少,但如果能对其稍作加工锤炼,将其变成“到达目的地有左中右三条路可走,中路最近,所以我们决定走中路”,那就简洁多了。

师:修改文章的语言,首先去看有没有错别词,再去看有没有用词不当的地方,最后读一读句子有没有啰唆。

四、写作实践

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你的理解和感受,试着润色这篇习作。【注:材料见教材《寻人启事》】

【写作提示】

1.仔细阅读文章,发现其长处与不足,不足之处就是需要修改的重点。

2.从内容和语言两个角度修改文章,使内容更充实,语言更流畅、有表现力。

3.无论是改动还是增删,动笔前都要反复斟酌,以防“点金成铁”。

九年级语文教案下册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2个生字,认识10个字。注意多音字“传、供”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过程与方法: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查找资料,了解水浒人物故事与同学交流,感受阅读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情感,并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阅读乐趣。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水浒传》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识《水浒传》

1.播放《好汉歌》,出示水浒108将人物图,调动人物情绪。

2.展示《水浒传》全套书。让学生谈谈对《水浒传》有些什么了解,说说自己喜欢的水浒人物。

3.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悟

1.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字词的自学情况。注意多音字“传、供”的读音。

3.指名学生读课文,正音。想一想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有何不懂之处?

4.指名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质疑。师适时小结。

三、探究学习1-3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怎样爱上读《水浒传》的?勾画出重点词,特别是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

2.同桌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讨论。

4.指导学生朗读,教师评点,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重点体会: 百听不厌 好奇 破涕为笑

四、学习生字

1.学生自己观察生字,识记生字。

2.学生按字的结构给生字归类。

3.同学上台当老师,全班交流。

4.重点指导书写:套 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3自然段,了解了作者是如何爱上《水浒传》的?

今天我们继续探讨他是怎样读《水浒传》的。

二、探究爱读《水浒传》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从文中的那些句段,可以体会出“我” 爱读《水浒传》?

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4-5自然段后汇报学习成果。

3.想象画面,深入体会“爱读”。

4.品读“武松打虎”的细致描写,以第5自然段的描写为剧本,小组排演“武松打虎”小短剧。

5.感情朗读,读出“我”的痴迷与喜爱,感受阅读水浒传的愉悦。

三、说《水浒传》论《水浒传》

1.学了这篇课文,你的收获?

2.简介水浒及作者。启发学生谈感受。

四、作业。

《水浒传》是本极有魅力的书,还有许多英雄好汉等着我们。课后请同学们阅读《水浒传》,完成以下作业。可选作。

1.准备一个水浒英雄人物的小故事,在班上说给同学听。

2.写一篇论水浒英雄的小练笔。

3.办一期以“水浒英雄人物”为主题的小报。

九年级语文教案下册篇4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赏析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学习屈原深切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人,他身材魁梧,饱经风霜的脸上愁眉不展。腰系博带,佩陆离长剑,戴切云高冠,着雪白罗服。瑟瑟秋风下,踱步远方,似行吟泽畔,似引吭悲歌。他,便是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历史学家、的社会活动家、古文字学家。作品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等。

背景资料:《屈原》写于1942年1月,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悍然发动“皖南事变”。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历史剧《屈原》,以批判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屈原,战国时楚国人。出身贵族,曾做过左徒、三闾大夫。怀王时,主张联齐抗秦,选用贤能,但受贵族排挤不见用,遭靳尚等人毁谤,被放逐于汉北,于是作《离骚》表明忠贞之心;顷襄王时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谗言而流放至江南,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怀石自沉汨罗江而死。其忌日成为后人纪念他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重要作品有《离骚》《九章》《天问》等,对后代文学影响极大。

目标导学二:把握文本写作思路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故事大意,将本文的写作思路梳理完整。

明确:第一部分: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激愤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第二部分: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2.阅读课文中的舞台说明,谈谈其作用。

明确:舞台说明为舞台上屈原的动作、形象外貌做了一个必要的交代,为读者理解下文的震天撼地的呼喊做了铺垫。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坚持真理的爱国者,是一个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形象。

目标导学三:把握本文写作特色

1.文中作者将很多的事物赋予了其他的含义。请同学们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什么特殊的含义?这又是一种什么手法?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谈谈戏剧的创造主旨。

明确: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土偶木梗: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象征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这是象征手法。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2.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请品读下面的句子,指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并赏析其表达效果。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2)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3)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明确:(1)这几句运用了呼告、反复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现了屈原对风的热切期盼和对黑暗势力的痛恨。(2)运用呼告、比喻、反复的修辞手法,热切地赞美电这种自然界的伟力,表达屈原想要冲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敢的决心。(3)运用了呼告、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呼唤着在黑暗中咆哮着、闪耀着伟大的自然力来毁灭这黑暗的社会,表达了必须彻底毁灭黑暗社会的决心,体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3.屈原的独白激情澎湃,气象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明确:要点:(1)内心独白想象奇特,联想丰富,气势宏伟,表现作者浪漫主义的激情。(2)运用象征的手法,将作者难以言表的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3)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呼告、反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感情色彩。(4)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体现屈原忧国忧民,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

目标导学四:形象分析,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作品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屈原形象?屈原的形象有何象征意义?

明确:屈原是一个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形象。作者以屈原的形象体现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歌颂他所坚持的争取自由和反抗侵略的高风亮节,歌颂他为捍卫真理与正义刚正不阿、奋不顾身的意志言行。

三、板书设计

呼唤与歌颂——风、雷、电

怒斥与愤懑——土偶木梗

屈原: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浩然正气,英勇无畏

九年级语文教案下册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水浒传》的喜爱。

4.学习作者通过具体情节、事例描写来反映人物内心情感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查阅工具书,理解字词。

2.通过朗读、默读、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通过默读、感悟作者童年时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4.通过品读具体情节、事例、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童年时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 具:

录音、灯片。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朗读、默读,适当点拨,在读中体会、领悟、理解。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生字新词。

2.同桌互读课文,检查。

3.全班交流,指名分段读。

4.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默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几件事?

三、合作探究

1.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2.默读课文,画出足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在旁边做上简单的批注。

3.自己读一读所画的句子。

4.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四、熟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交流读书感受

1.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体会到作者喜欢读《水浒传》?

(1)学生交流。

(2)出示重点语段。

“九岁时,我读四年级了,……我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尽管有些字还不认识,……看下去。”

“津津有味”是什么意思?从“尽管…仍然…”这两个分句中体会到了什么?

“早上在晨曦中……看个没完。”

从中得到的体会。

(3)自由读这些重点语段。

二、质疑探究

1.质疑:文中的第1、2、3、6自然段,与文章中心有什么关系?

2.学生交流。

3.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围绕一个中心选材,有条理地组织材料,叙事结构完整, 前因后果,交代得清清楚楚。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三、指名口述作者的写作思路

四、小结

九年级语文教案下册篇6

【训练要求】

1.了解文章修改的范围。 

2.认识并掌握修改文章的四种方法。 

3.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训练安排】二课时 训练过程 

一、课前尝试 1.知识储备 

(1)修改文章应该从哪些方面着眼? (大改)立意、选材,(中改)结构、过渡、句式、修辞,(小改)语序、语病、词语、错别字、标点等。 

(2)修改有哪几种方法? “增”、“删”、“改”、“调” 

(3)“增”、“删”、“改”、“调”具体是指对文章作怎样的修改? 教材P49 

(4)什么是润色? 

润色是为了是文章好上加好,广义上的修改是包含润色的,大改则不属于润色的范畴。像修辞的规范使用、语序的合理调整、句式的相应变换、同义词近义词的准确使用都属于润色的范畴。 

二、课堂指导及

例文分析 

1.着眼全篇,宏观把握。面对已起草好的作文,我们应先整体浏览,从全局出发,看文章中心是否明确,看所选材料是否紧扣中心;然后再考虑文章整体框架方面的环节,看文章结构是否紧凑,布局详略是否合理,过渡是否自然。只有从全篇入手进行修改,才能统观全局,从大的背景上权衡得失,局部修改才能有依据,才能有效的提高作文水平。 

2.重视开头和结尾的修改,快速攫住阅卷者心理。考场作文更要注意开头结尾的章法。如开头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或引用诗文富有诗意,或排比反复创造旋律;结尾或呼应开头,或议论作结,或含蓄表现,或点明话题。

3.小处着手,细致检查。

一般来说,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①是否有标题,标题是否恰当(没有标题扣2分,标题不恰当扣1分);

②字数是否符合要求(每少50字扣1分);③是否有遗漏字、重复字;④是否有错别字(有3个扣1分);

⑤标点是否有误(标点的位置是否恰当;切忌随手一点,句逗不分或一逗到底,更不能都点成圆点);

⑥是否符合格式要求(标题是否在首行正中、分段后首句是否空格,应用文的款式不符是重要扣分点等);

⑦是否有语病(一类卷可以有一两个病句,二类卷可以有三四个病句,五个以上病句只能在三类卷以下),等等。 

4.重视文面,多就少改。文章尽量少修改,非改不可,要使用规范的修改符号,并讲究修改的位置,即使是在上下左右边框处增加的修改文字也应该整整齐齐自成局部的整体,给人以眉目清楚之感。修改画出的线条能直勿斜,能少勿多,切忌横竖交叉呈现蛛网状。更忌随意涂画,将文面搞得青一块紫一块。考场作文的修改不像练笔作文那样随意,应该精而当,既要改到文章要害处,又要注意保持卷面的美观,让人赏心悦目,一见倾心。

当然,我们平时要培养自己动笔之前列提纲的习惯。思路没有想好之前决不动笔,提纲写成后要反复修改,直至自己满意后再动笔。这样,思路通了,提纲有了,书写成文就变得非常容易了,再也不会出现搜肠刮肚抓耳挠腮的窘状了,同时写出的作文也会脉络分明,层次清晰,文章的毛病也会少了。

【例文解剖】

(一)示例选自朱正《鲁迅手稿管窥》

(二)示例选自写作练习1 东华门的夜市尤为热闹。那里,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不仅有本市人,外地人也很多,甚至连那些披红戴绿的外国女郎也要结伴来此光顾。每当华灯初上,各种小吃的不同香味就随风四处飘荡,招揽食客。这里小吃名目繁多,天南地北,风味各异。上海的汤圆竟和北京不一样,滑润可口。先前是煤火烤羊肉串,焦香四溢;如今又多了一种油炸羊肉串,更令你垂涎三尺。这里的小吃,北京风味的还是居多。卤煮火烧实惠、经济;宫廷小吃华美、别致;炸春卷焦黄、酥脆;油茶面润口、清甜;莲子粥爽口不腻......总之,只要你一走进这个夜市,不由得你不沿着每个小吃摊去转悠、去品尝。

【修改指导】这是记叙段中出现的比例不匀。从首句可以看出,作者原来想写东华门夜市比其他夜市更热闹。段旨应当扣紧“热闹”二字写,但形容其热闹的只有三言两语,整段文字几乎都是描写名目繁多的小吃。我们知道,“小吃”与夜市的热闹有密切关系,但因为这段不是以介绍小吃为主,所以对它只可略写不能详述。

修改方法:扣准“热闹”二字详写夜市的景观,将小吃放在描写人流、声响等当中简要叙述。下面是修改稿:

东华门的夜市比起其他夜市来要热闹得多了。每当华灯初上,这里的人流就多了起来。男女老幼摩肩接踵,穿来穿去。这里的顾客不仅有讲一口普通话的“老北京”,那带有各地方言的“五湖四海”也很多,甚至连那些散发着异味芳香的外国友人也结伴来此充当“食客”。还未踏进夜市,明亮的灯光就映入了你的眼帘,诱人的香味就扑鼻而来,招揽顾客的吆喝声就灌入了你的两耳。沿着每个小吃摊位去转悠的人们,几乎都被那不同风味、名目繁多的小吃诱惑了。有的人坐在简单小桌旁品尝着飘香的卤煮火烧;有的人站在一边,端着碗津津有味地嚼着上海的汤圆。烤羊肉串的摊前围了一堆人都在等待着那带有辣味的羊肉串„„整个夜市充满着欢乐的气氛。

修改后的文字重点紧扣“夜市的热闹”,消除了比例不匀的毛病。并且还把那些有语病的句子及错用的词语都逐一做了适当的修改。如“四处飘荡”改为“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因为“飘荡”是形容具体事物的,应改为“飘散”。作者又未单纯修改词语,而是结合了表达意义修改了语句:“招揽食客”的主语是“各种小吃”,显然不合情理,改为“招揽顾客的吆喝声就灌入了你的两耳”既合了情理,又紧扣段的主旨。

三、课堂练习

(一) 说 勇 气    ——从揩黑板谈起

①一个班级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②一天,上课铃响了。老师就要来上课了。可是,黑板还没有人揩。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没有敢上前去。(A)这时,一个同学在众目睽睽之下,铤而走险地上去很快将黑板揩干净了。当时,(C)没有一个同学不从心里不佩服这个同学有勇气,是他,为大家做了件好事。

③这个同学之所以能够做出其他同学所做不出的好事来,显然是由于勇气,是勇气在鼓厉和支持着他。由此看来,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与勇气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勇气,是战胜困难的武器,是事业成功的可靠保证。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从青年时代就遵照父亲的嘱咐,立志编修史书。

(B)他博览群书,考查山川形胜,调查轶闻旧事,搜集了大量的史料,开

始写作。其间虽遭受宫刑之辱,也不抛弃事业,终于经历了二十年左右时间,写成了不朽的纪传体通史《史记》。

④原泰安市检察长公丕汉,在调查以原市委书记胡建学为首、一百多人参与的特大贪污、走私、受贿案件时,不惧怕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威吓,甚至是对他本人和家人的生命威胁。在超凡勇气的支配下,顶住歪风邪气,度过一道道难关,终于在上级领导的指挥下,依法惩处了这个犯罪团伙,为党,为人民立了大功。

⑤勇气实在可贵。只要我们有勇气,不论我们面前的困难有多大,我们的对手有多凶,我们就会有获胜的希望,因为“狭路相逢勇者胜”。在今天,我们所说的勇气其实就是一种革命精神。我们青年学生,要学好知识,将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作用,同样是需要勇气的。我们人人都应该像揩黑板的同学那样,从小事做起,培养自己的勇气。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牢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第③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鼓厉改正为鼓励; 

(2)文中画横线(A)(B)句中分别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请改正过来:  

“铤而走险”,改为“自告奋勇”;“考查”

改为“考察”。 

(3)文中画横线(

C)句是一个病句,联系上下文,应改正为___

大家都从心里佩服这个同学有勇气。 

(4)第⑤段中引用了两个名言警句,其中有一个用得不合适,它是“_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_____”。   

(5)第③段中引用的事实论据不恰当,请简述理由并另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理由:

______司马迁事例意在证明“有志者事竟成”

,与本文论证中心不符。  补充事例:__围绕“勇气,是战胜困难的武器,是事业成功的可靠保证”

这一中心补充的事例即可。  

(6)第④段事例前缺少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请联系上下文内容,补写出这个过渡句。   ______勇气,不仅是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顶住歪风邪气的重要支柱。(意对即可)

2.病文举例

将香喷喷的比萨摆在餐桌上的时候,我深深地呼吸了一下飘满清香的空气。为什么这么善待我自己呢?因为这次考试我的英语成绩终于取得了突破,一向我不认识它、它也不认识我的英语,我终于弄懂了一些简单的语法,在考试的时候能够确定为什么选择这个答案了。(《奖励自己》片段)

失误点评:这篇文章抓住了命题者的意图,在作文中写出了奖励自己的原因。但是,如果能够进一步思考和发掘鼓励自己的深沉原因,那么文章的立意就会深刻多了。 

升格指导:如果能写写“我”鼓励自己是因为心灵的成长,是因为思想上的成熟,是因为我终于战胜了自己,那就更好了。如:我曾在出手大方的同学黯然神伤,也曾在名列榜首的同学前自惭形秽,还曾在父母失望的眼神下羞愧不已。现在,香喷喷的比萨摆在餐桌上,空气中实物的香味令我垂涎欲滴,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决定要好好地用美味的比萨奖励自己,不仅是因为我在这次英语考试中成绩获得了突破,还因为我终于战胜了自己心里“顽强”的敌人——自卑。

26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