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方案网 > 教学教案 > 语文教案 >

一年级语文教案反思简短

时间: 新华 语文教案

一年级语文教案反思简短篇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部分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时间:第一教时

教具:

投影仪、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见过花吗?你都见过什么花?

2、在生活中还有一种花,叫……(板书:冰花)指导读题。

3、冰花你见过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冰花。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听范读

1、听课文录音,看看你能听到些什么?

2、学生交流。

三、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的时候要注意每个字的音,不会读的字多拼读几遍。

四、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3组词:看见结了喊着牡丹时候

开花了真漂亮笑了笑冬爷爷

玻璃窗上哪儿来的

采用个别读、男女生对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愿意读的站起来读的形式指导学生读准生字词的音。

五、学生再自己读课文,这一次要把句子读通顺,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回读,不拖调,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完后标出自然段。

六、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评议。指导读好这句长句子。(读的时候可以稍作停顿)

师范读。说说停顿处,(师标“/”)指名读。齐读。

2、指名读第二段。你觉得这一段里有没有哪句话比较难读?

(划出第二句。要读好这句话首先要读好这几个词组。(圈出:宽大的树叶柔嫩的小草丰满的牡丹)指名读。齐读。

读这句话的时候,不仅这三个词组要读好,而且还要注意停顿,自己试试看。会读的站起来读。

3、指名读第三段。生评议。读这一段时,你有没有困难?(指导读好问句和最后一句话)

七、词语会读了,句子也会读了,现在老师相信应该能把课文读流利了吧?让我们一起来把课文读一遍。

八、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齐读。

2、看看这些生字中你会记哪个字?(小组互相交流)

3、生述,师板书。

4、指导在田字格的位置。师范写。生书空。

5、学生在本子上描红,临写。

一年级语文教案反思简短篇2

设计理念:

那本课利用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创设情境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在认识生字中引导学生发现一些生字的构字规律,教给识字的方法,力求实用结合。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了解儿歌地内容。

2、认识“鼠、咪慢、眯、胡、须、迷、湖、饱、刚、抓、谜”这12个生字,会写“欢、咪、洞、猫、饱、迷”这6个生字。

3、初步懂得形声字得构字方法。

重点:

认识“鼠、咪、慢、眯、胡、须、迷、湖、饱、刚、抓、谜”这12个生字,会写“欢、咪、洞、猫、饱、迷”这6个生字。

难点:

初步懂得形声字得构字方法。

课型:

新授课

方法:

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性学习。

教具准备:

1、课文中“老鼠偷米,猫半眯眼睛等待老鼠,最后将老鼠捉住”的动画课件或有关插图。

2、生字卡片或有关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课件演示课文中“老鼠偷米,猫半眯眼睛等待老鼠,最后将老鼠捉住”的情境(或出示挂图)同学们,你能用子集的话说说图上的故事吗?(让学生自由说)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歌《猫和老鼠》,齐读课题。

二、自主认读,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

(1)让愿当小老师的学生待大家认读自己会读的生字。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三、再读儿歌,整体感知

1、指名读儿歌,其它同学边听边再人为读得不够准确得地方做上记号,读完后再互相评一评。

2、小组内互读,把读错地字找出来,互相纠正。

3、再自由读儿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四、做游戏,记生字。

按顺序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让学生一看到这个生字,就能把待游这个字的一句儿歌念出来。例如:出示“鼠、米”,学生立即能说出“小小老鼠,出来偷米。”念的失火还可以配上动作。

五、总结并布置作业。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让愿当小老师的学生待大家认读自己会读的生字。开火车认读生字读儿歌,整体感知。做游戏,记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认读生字

认读“鼠、咪、慢、眯、胡、须、迷、湖、饱、刚、抓、谜”这些生字。

二、引导发现,认识生字构字规律

1、出示“咪、眯、迷、谜”这几个生字。让学生说说在“咪、眯、迷、谜”这些生字中发现了什么。

2、老师小结:这几个生字都是由“米”字加部首组成的。这样的字叫形声字。这些字的部首跟它们的意义有关,其另外一部分跟镀音有关。我们以后还会学到许多这以类字。

3、你还发现以上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吗?(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加上的部首与表示的意义有关。例如:我发现小花猫用嘴咪咪叫,所以“咪”字示“米”字加上“口”;眯着眼睛跟眼睛有关,所以“眯”字示“目”字旁。)

三、组词说句,发展预演

1、挑选你最喜欢的。字组词说话。

2、读一读。(出示课后习题2)

四、指导书写,学会生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欢、咪、洞、猫、饱、迷”这6个生字,让学生看看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说说要注意什么。

2、学生汇报6个字中人最难写的字。老师随机教学生认识新部首。

3、教师范写“欢、咪、洞“这三个字,提醒学生注意本课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写得左窄右宽,谜这个字书写时要注意笔顺和各部分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

4、学生描红、写字。

5、师生共评,在写得好得同学得作业本上盖上红花。

一年级语文教案反思简短篇3

《小牛站起来》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生活中、学习上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必须勇敢去面对,战胜困难。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6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小牛妈妈话语的含义,懂得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敢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教学准备:

配乐课文录音、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

小朋友,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过困难吗?当遇到困难时,你们是害怕、退缩,还是勇敢面对呢?

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叫小牛。我们一起来看看它遇到困难时,是怎么做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小黑板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多读几遍。

2、同桌互相读,把课文读通读顺。

3、边读边思考:这是一头什么样的小牛?它遇到了什么困难?它听乌龟伯伯的劝告了吗?是谁帮助它克服了困难,结果怎样?

三、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1、学生回答自学要求3提出的问题。(小黑板出示相关词句)

(1)刚出生的小牛四条腿很软站不稳

(2)算了吧,牛娃。谁怕跌倒,谁就永远站不起来。

(3)乌龟慢慢地爬到草地上。小牛站得稳稳的,正在练习走路呢!

(将生字加上着重号,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同时对课文内容又有了整体感知。)

2、试读课文。

可采用指名轮读(一人读一段)和分组读。

四、范读课文。

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观察插图,将课文内容与插图结合起来。

五、写字。

(a)师范写6个生字,生书空写。

重点区分:来——米还——坏

(b)用6个字口头组词。

(c)学生描红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

二、听课文录音,标出自然段。

三、自主读书,深入探究。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1)你读懂了什么,画出相关词句。

(2)同桌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生1:这头小牛站起来不容易。

生2:这头小牛不害怕,跌倒了又爬起来。

师:是啊,这头刚出生的小牛虽然腿很软,站不稳,但它不怕困难,跌倒了再爬起来,第二次、第三次……

这时小牛会怎么想呢?快速读这一自然段。

生:唉,站起来真不容易啊!

师:范读这一句(重读“真”、“啊”)。

分组赛读。

全班齐读。

(过渡:站起来这么不容易,那么我们的小牛会不会被困难所吓倒,它会听乌龟伯伯的劝告吗?接下来它会怎么做呢?)

2、学习2、3自然段。

(1)指名读2、3自然段,思考以上问题。

生1:小牛没有被困难吓倒,没听乌龟伯伯的话。

生2:因为它记住了妈妈对它说过的话。

小黑板出示小牛妈妈的话:

妈妈告诉我,她小时候也是跌了许多跤才站起来的,谁怕跌倒,谁就永远站不起来。

师范读该句。

师生赛读该句。

(2)生反复练读该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1:牛妈妈小时候很勇敢,也是摔了许多跤才站起来的。

生2:小牛也会像妈妈一样勇敢,不怕跌倒。

生3:我们也要像小牛一样,遇到困难不害怕,谁怕跌倒,谁就不会成功。

(过渡:我们的小牛听从妈妈的教导,勇敢战胜困难,最终它成功了吗?)

3、学习4、5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小牛站起来了吗?乌龟伯伯心情怎样?画出有关词句。

生1:小牛站起来了,站得稳稳的。

生2:小牛正在练习走路呢!

生3:乌龟大吃一惊。

(2)师范读最后一自然段。

生想:乌龟为什么会大吃一惊?

(3)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四、课文总结。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小牛说些什么?你又想对自己和同学们说些什么?

五、发挥想象,拓展延伸。

同学们,当乌龟和小牛第二次见面时,它们会说些什么呢?请大家仔细想想,把这个故事继续编下去,有兴趣的小朋友课后还可以把它写下来。下一节语文课,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编得好。

一年级语文教案反思简短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完成“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七字成语,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

2、通过和大人一起读书的活动,巩固拼音,提高阅读能力,并激发读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积累七字成语,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我爱积累

1、导语:同学们,你们学过了哪些数字?让我们一起数一数。你们知道哪些带有数字的词语呢?(学生自由交流)汉字很丰富,不仅有带数字的四字词语,还有带数字的七字成语呢!让我们一起去积累吧!

2、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词语。

3、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试着认读七字成语。

4、班内指名读词,教师正音。

5、多种形式读成语,读中感悟,了解其含义。(教师领读、同桌赛读、班内抢读、开火车读。)“一年之计在于春”是中国劳动人民在千百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指一年的计划要在春天考虑安排。比喻凡事要早做打算,开头就要抓紧。它强调了春季在一年四季中所占的重要位置。“一日之计在于晨”意思是在早晨要做好一天的打算。比喻对要做的事应该及早地做出准备。也比喻要珍惜清晨的大好时光。“一寸光阴一寸金”意思是一寸时间和一寸长的黄金一样昂贵。比喻时间十分宝贵。“寸金难买寸光阴”意思是一寸黄金也难以买到一寸光阴。形容时间非常宝贵,应当珍惜。

二、我爱读书

1、导语:读书使人进步,读书让人快乐。让我们一起读书好吗?

2、导读:我们一起读书得做到什么呢?

3、学生讨论后明确:大家一起读书时,尽量保持安静,不打扰他人,向他人请教问题时要小声。

4、课件出示“和大人一起读”内容——《小松鼠找花生》。

5、师生一起读。

(1)过渡:静静地读书,美美地享受。这种感觉好吗?你从《小松鼠找花生》这个故事中得到了哪些收获?也可以谈谈读了这个故事的感受。

(2)学生自由交流读书的收获或感受。

一年级语文教案反思简短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三个单韵母a、、e,配有一幅图画。

图中,一个小女孩在唱歌,她张大嘴巴发的声音“啊”提示a的音,小女孩的头部和小辫子构成的图形提示a的形。一只公鸡正在打鸣,公鸡打鸣的声音“喔”提示的音。一只鹅在水上游,“鹅”提示e的音,鹅在水中的倒影提示e的形。

第二部分是声调符号和a、、e三个单韵母的四声。

第三部分是a、、e的书写格式及笔画笔顺。

a、、e的发音和韵母带调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e的发音及a、、e的第二声和第三声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要求

1学会a、、e3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知道单韵母有4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a、、e的音。

3认识书写汉语拼音的四线格,学习使用四线格。

三、教学准备

配合学习a、、e发音的录音带;a、、e及带声调a、、e的字母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a、、e三个单韵母,能读准字母音,认清字母形。

(二)认识声调符号,学习掌握a、、e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带声调韵母的音。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a、、e的发音方法和韵母带调一口呼是重点。

(二)读准韵母的二声和三声是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1、给同学们读一个小故事,喜欢吗?教师先读一个带有注音的有趣的小故事,告诉学生学会汉语拼音自己就能阅读注音读物了,以后学习查字典、学习普通话都离不开汉语拼音,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读儿歌:

汉语拼音用处大,学习生字需要它,帮助学好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

3、看图讲故事(依据课本插图教师编讲),激发学习兴趣。

一年级语文教案反思简短篇6

一、复习检查:

1、(出示单韵母:ɑoeiuü)开火车读,指名读。

2、指名读复韵母:ɑieiui,再齐读。

〔评:复习韵母为新授内容作铺垫。〕

二、看情境图,编小故事,引出新授内容。

1、(打开课本41页)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一幅北方的冬景图,图上都画了些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和你的同桌说说。

自由观察情境图,和同桌交流感受。

(冬天好冷,小朋友们都穿上了棉袄,但是两个哥哥不怕冷,他们敢在冰冷的水里游泳,连海鸥都来给他们加油呢。)

〔评:图文并茂的情境图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把所看到的、想到的'都自由地说出来。〕

2、师:这幅图的后面还有一个故事呢,你们想听吗?

(师讲故事):星期六(iu)的早(ɑo)晨,毛毛(ɑo)起床后(ou)就觉得特别冷。她和姐姐推开门一看,呵,好大的雪呀!这时牛牛(iu)急匆匆地跑(ɑo)过来,说:“你们快点穿上大棉袄(ɑo),跟我来。”毛毛(ɑo)说:“干嘛去啊?”“你们就跟着来吧,一定会让你们大开眼界的。”牛牛(iu)带着毛毛(ɑo)和姐姐来到海边浴场,看到两个哥哥在冰冷的海水里游(iu)泳。哇,他们好勇敢呀!一点儿也不怕冷。牛牛(iu)、毛毛(ɑo)和姐姐赶紧给他们加油(iu)。这时海鸥(ou)也来为他们加油(iu)了。小朋友们听到了吗,他们说些了什么?

(让学生自由说出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3、师:图上的这3个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复韵母:ɑoouiu。

〔评: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出新授内容,顺应了小孩子爱听故事的特点,并在故事中藏着带有ɑoouiu的音节,学生不知不觉就接触到了所学的新知识。〕

三、教学复韵母ɑoouiu。

(一)学习复韵母ɑo。

1、小朋友们还记得吗,刚才牛牛叫毛毛和姐姐穿上什么衣服呀?

(大棉袄)

2、小朋友们记性真好。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个复韵母:ɑo。老师再读两次,小朋友们注意听音,还要注意看老师的口型。

(师范读,指导发音,生跟着读,同桌互相检查口型。)

(生个别读,正音,再齐读。)

〔评:由故事很自然地过渡到新授的内容,在教学时很注重学生个体发音的指导。〕

3、(师出示:āoáoǎoào)谁来读ɑo的四声?

(生个别读,正音,再齐读。)

4、你们想用ɑo来说什么呢?

(棉袄、毛毛穿棉袄、奥运会……)

〔评:教学时让学生用ɑo来说话,把拼音运用到生活中,增加了学生的印象,也能学以致用。〕

5、请小朋友们观察ɑo在四线格中的位置,跟同桌说一说。

(师范写,生描红。)

6、(师出示:m-ɑo→mɑo)谁会读这个音节?

(生个别读,正音,齐读;再读mɑo的四声。)

7、(师出示:x-i-ɑo→xiɑo)哪个能干的小朋友会读这个带有小i的三拼音呢?

(生个别读,正音,齐读;再读xiɑo的四声。)

〔评:加强了音节拼读的教学。〕

(二)学习复韵母ou。

1、师:小朋友们真能干,给自己加加油吧。刚才海鸥给哥哥们加油了,我们也请海鸥来给我们加加油怎么样?

〔评: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已经转向了无意注意,老师很巧妙的利用海鸥来为小朋友们加油,学生的兴致又被很快地调动起来了。〕

2、请看,这就是海鸥的ou。老师再读两次,小朋友们注意听音,还要注意看老师的口型有什么变化。

(师范读,指导发音,生跟着读,说说口型的变化,同桌互相检查口型。)

(生个别读,正音,再齐读。)

3、(师出示:ōuóuǒuu)谁来读ou的四声?

(生个别读,正音,再齐读。)

4、你有什么办法记住ou呢?

(海鸥,海鸥ououou……)

5、请小朋友们观察ou在四线格中的位置,跟同桌说一说。

(师范写,生描红。)

6、(师出示:z-ou→zou)谁会读这个音节?

(生个别读,正音,齐读;再读zou的四声。)

7、(师出示:zh-ou→zhou)谁又会读这个音节?

(生个别读,指导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齐读,小组比赛读;再读zhou的四声。)

8、你们想用zou或者zhou说些什么?

(走路、柳州……)

〔评:在教学时老师有意把平舌音节和翘舌音节放到一起让学生区别,在实践中区别和运用平舌音节和翘舌音节。〕

(三)学习复韵母iu。

1、海鸥为什么来给哥哥们加油呢?

(哥哥们不怕冷,他们敢在冰冷的水里游泳。)

2、请看,这就是iu。老师再读两次,小朋友们注意听音,还要注意看老师的口型有什么变化。

(师范读,指导发音,生跟着读,说说口型的变化,同桌互相检查口型。)

(生个别读,正音,再齐读。)

3、(师出示:iūiúiǔiù)谁来读iu的四声?

(生个别读,正音,再齐读。)

4、你有什么办法记住iu呢?

(哥哥游泳iuiuiu、加油加油iuiuiu……)

5、请小朋友们观察iu在四线格中的位置,跟同桌说一说。

(师范写,生描红。)

6、(师出示:l-iu→liu和n-iu→niu)谁会读这两个音节?

(生个别读,正音,指导区别声母l和n,齐读;再读liu和niu的四声。)

7、你们想用liu或者niu说些什么?

(柳树、柳州、牛牛、小牛……)

〔评:区别鼻音“n”和边音“l”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教学时老师也注重这两个声母在音节中的指导。〕

四、拼音游戏。

师:今天中午老师要给家人做一顿丰盛的午餐。小朋友们猜猜看,老师的篮子里都买了什么?如果你们猜猜对了,老师可以请你们到家里来做客的哟!老师这里有一些小提示,你们可以拼一拼,读一读。(师出示:càihuāǒujiǔcàiyóucàilàjiāo)

生自由拼读词语,拼对了就说一说你见过它们吗?再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说对了老师就拿出相应的物品。然后再反过来,老师拿出什么物品生就拼读对应的词语。

这些蔬菜中你最喜欢吃什么?或是不喜欢吃什么?它的味道怎么样?

〔评:教师设计了与拼音教学有关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游戏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通过游戏让复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拼音知识,还进行了说话的训练。〕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个新的复韵母:ɑoouiu,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总评:由于汉语拼音是一些抽象的表音符号,初入学的六、七岁儿童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无意性,认识活动主要依赖感觉、知觉和表象,教学时教师充分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插图,编小故事以引出新授内容,适合孩子年龄特点,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注重汉语拼音的拼读训练,对易拼错的音节进行特别指导。把拼音运用到生活中,增加了学生的印象,学以致用。教师设计了与拼音教学有关的游戏,让复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也较好地体现了愉快教学的主旨。〕

【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ɑoouiu》第一课时教案】相关文章:

2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