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方案网 > 教学教案 > 语文教案 >

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教案

时间: 奕玲 语文教案

地球是我们的家,同时也是我们的母亲,因此我们要保护美丽的地球,爱护环境。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教案优秀7篇,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教案

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大气对人类的重要性,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观测法。 教学过程:  

举例说明大气对人类的重要性。  

一、 大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恒定气体:氮78%、氧21%、稀有气体0。9% 可变气体:二氧化碳0。03%、尘埃和其它气体0。03%、水蒸气不定气体:自然灾害、人为原因造成的大气污染物及有毒气体 

二、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1、大气污染对人体和健康的伤害。

2、大气污染危害生物的生存和发育。 

3、大气污染对物体的腐蚀 。 

4、大气污染对全球大气环境的影响 : 

(1)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  

(2)酸雨的危害向全世界蔓延 

(3)“温室效应”的严重恶果空调也给城市加温,太原空气污染列榜 首。 

三、大气污染的防治  

1、对工业锅炉进行了治理改造    

2、创建无黑烟区和烟尘控制区  

3、开展燃煤脱硫工作和改造燃煤炉为燃油炉  

4、搬迁和撤消污染严重的工厂 。

5、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安装净化装置。

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关注自己生活的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2、在老师的指导下,勇敢的展示并讲解自己制作的宣传卡,体验互相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有关环境方面的视频及图片,卡片,彩笔等。

活动过程:

1、播放环境保护的儿歌。

2、导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来历。

(1)教师:"我们生活的环境怎么样呢?"可以从空气、水、树木等方面引导幼儿回答。

(2)提问:小朋友们知道6月1日儿童节,那么6月5日是一个什么节日?为什么世界上要确定这样一个节日?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召开了有113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上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讨论了保护全世界环境的行动计划,为了纪念大会的召开,当年联合国做出决议,把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主要是让全世界人民都来注意保护我们人类必须生存的环境。

3、观看视频,教师提问,幼儿讨论。

(1)教师:"在环境日到来的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做哪些事呢?"幼儿讨论。可建议幼儿为环境保护做一件事,如一人拣一袋垃圾、种一盆花或节约水、粮食等。

(2)教师出示环境保护宣传图片并讲解内容。

(3)教师:"看到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呢?"幼儿讨论。

(4)"有的人不知道这个节日,怎么保护环境?"鼓励引导幼儿想出不同的办法,引发动手制作宣传卡的欲望。

4、制作宣传卡。引导幼儿写上要说的话,画出被污染或自己心中美丽的环境,把6月5日世界环境日写上。

5、幼儿制作宣传卡,教师个别指导。

6、请幼儿展示宣传卡并讲解,教师在一旁帮助幼儿。

7、儿歌结束。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回家后告诉父母和周围的人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并且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

2、在教室的活动墙上,每个孩子名字后面写上或画上他们所做的保护环境的事情,适当时机进行鼓励,鼓励幼儿争当环保小卫兵。

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知道人类和动物都生活在地球上,了解地球的简单知识;

2.喜欢探索地球的奥秘,懂得保护地球资源;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二、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认识地球》、地球仪、五角星、赤道标志(细的红纸条)。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观看介绍地球的小视频。

(二)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总体情况。

1.引导幼儿发现地球是一个很大很大的球体,存在于宇宙中,绕着太阳转。

2.引导幼儿了解地球仪上提供的相关信息,如蓝色表示海洋,橙色和黄色表示陆地。

3.引导幼儿了解地球中间的赤道是地球上最热的地方,以赤道为标志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初步了解南极、和北极的位置及地理特征。

4.出示南极和北极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了解他们生活的地方。引导幼儿了解它们生活的地方。

(三)谈论地球上有什么。

引导幼儿了解地球上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有生命的物质,有水、空气、岩石等非生物。地球上还有高山、河流等地貌。

请幼儿讲述对地球的认识及自己见到美的东西。

总结:美丽的地球是我们大家的家,可是在这么美的地球上,有些地方却因为被一些人不好的做法而遭到破坏,所以地球生病了。

(四)讨论在地球上人们破坏环境的行为

通过对比,引导幼儿了解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培养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并付诸实际。

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知道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2、知道地轴倾斜的角度大小和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大小有关。

3、能用模拟实验、模型、示意图等方法来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

4、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能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

【教学重点】: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教学难点】:地轴倾斜的角度大小和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大小有关。

【教学准备】:地球仪,光源,极昼极夜现象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地球的南极和北极,会出现很多令人奇怪的现象,比如:北半球到了夏季,太阳就会挂在天空几个月而不落下,北极中心地带的白天甚至可以长达半年之久;而到了冬季,就会连续几个月不见太阳,北极中心地带的黑夜甚至可以长达半年之久。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做极昼和极夜。

2、问题:我们已经知道,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形成的,昼夜交替就是一天,可是极地的白天和黑夜竟然长达半年!我们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吗?

二、探究极昼和极夜现象:

1、谈话:昼夜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极昼和极夜现象夜可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还记得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吗?

2、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

(1)思考:利用手电筒、地球仪、示意图等材料,我们怎样能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

(2)学生分组实验。

(3)全班交流。

(4)小结。

三、研讨地轴倾斜的角度和极昼极夜范围的关系:

1、讨论:我们知道地轴倾斜的角度是23度,如果倾斜角度加大,会出现什么现象?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2、交流。

四、总结延伸:

1、交流并记录:

(1)在本单元中,我们研究了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主要有哪两种形式?

(2)地球自转的方向怎样?周期多长?自转有什么特点?地球公转的方向怎样?周期多长?公转有什么特点?

(3)有什么证据表面地球在自转?有什么证据表面地球在公转?

(4)地球的运动出生了哪些自然现象?

2、延伸拓展:

我们还想知道地球运动的哪些问题?

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垃圾分类与回收的意义,以及基本的方法。

2.理解标志和图示的意义,初步学会使用标志和图示。

教学难点:

理解书中标志和图示的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图示所表达的意思。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请幼儿进行口头小调查:我家的垃圾怎么处理。

2.材料准备:制作图表需要的材料,大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 . 请几位表达能力强的幼儿说说他们的调查结果,然后将他们的叙述记录下来,填入表中。

2 . 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大书封面:今天我们要阅读的大书,题目是《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大家看看,封面上有哪些废旧的物品。

二、阅读大书

1 . 封面

请幼儿认真阅读封面,将他们发现的废旧物品,填入表中。

2 . 阅读第一页和第二页。

教师带领幼儿朗读文字,图画和文字同时出现,用文字帮幼儿理解图画的信息。

3 . 阅读第三页。

图文共同呈现,教师朗读文字,请幼儿想想,这些废纸可以做什么?

4 . 阅读第五页。

遮挡文字,教师请幼儿观察画面,说出这些是玻璃瓶,请幼儿想想,如果为这一页加上文字,可以写什么?(启发幼儿用第三页的句式,进行仿编)

5 . 阅读第七页。

遮挡文字,教师请幼儿观察画面,说出这些是塑料瓶,请幼儿想想,如果为这一页加上文字,可以写什么?(启发幼儿用第三页的句式,进行仿编)

6 . 阅读第九页。

遮挡文字,教师请幼儿观察画面,说出这些是易拉罐,请幼儿想想,如果为这一页加上文字,可以写什么?(启发幼儿用第三页的句式,进行仿编)

7 . 阅读第四页。

翻到第三页进行小结,我们现在可以把可以回收利用的废旧物品分成了四类,小朋友都想出了很多回收利用的好主意,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都告诉了我们哪些回收利用的办法。(图文共同出现)看,人们可以用废纸制造什么呢?

8 . 阅读第六页、第八页、第十页。

请幼儿看图说出废旧材料可以回收制成什么。

9 . 阅读第十一页。

在我们的小调查中,还有一样垃圾很重要,不能随意丢弃的,是什么呢?电池应该放到哪里?

10 . 阅读第十二页。

(遮盖文字),这是什么标志,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请幼儿回家寻找这个标志,下次活动时讨论。

三、总结分享

和幼儿一起回顾最初的调查讨论表,看看当时孩子们的发言中,有哪些正确的和错误的地方,加深幼儿对读本的理解。

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废弃的塑料袋、泡沫用口等属于白色污染,知道白色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2、了解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基本方法。

3、培养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发展想象力、创造力。

4、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让幼儿明白什么叫“白色污染”。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

2、教学难点:认识“白色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性。引起学生对白色污染现状的关注,养成自觉的环保行为。

活动准备

1、塑料袋、泡沫饭盒和纸盒、纸袋、布袋若干。

2、无处不在的白色垃圾图片

3、教学挂图

4、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生活经验谈话,引发活动。

(1)出示塑料袋、泡沫饭盒,教师问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人们在什么时候会使用它们呢?

(2)教师:“人们为什么都喜欢用这些物品?”

2、认识塑料袋,泡沫用品难以分解、处理的特性。

(1)引导幼儿思考将布袋、纸袋、塑料袋丢弃到自然环境中,对环境的影响。教师:它们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2)小结“纸袋和布袋埋在土壤中会被分解掉,不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物质,而现实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塑料袋、泡沫用品却不容易分解,又很难处理,随意丢弃会污染环境。

3、观看教学挂图,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

(1)幼儿观看教学挂图,了解塑料袋和泡沫用品到底会产生哪些危害?

(2)幼儿结合生活经验,交流自己的阅读发现。(这些东西,如果埋在地下,会破坏土壤,影响植物生长,如果被动物不小心吃掉的话,可能会因消化不好而导致死亡,人们如果长期使用一次性发泡餐具,会影响人体健康,如果焚烧这些垃圾,会污染空气,

(3)小结:废旧塑料包装会产生很大的危害,由于这些塑料袋、泡沫用品大部分是白色的,因些人们把它们造成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

4、寻找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

(1)幼儿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怎么样减少白色污染,鼓励幼儿开动脑筋,交流自己想出的解决方法,如购物时自带纸袋,制造出能分解的塑料袋等。

(2)小结:为了减少“白色污染”,科学家们开发了对环境污染少的可降解塑料制品,商家也开始减少这些物品的使用量。小朋友们也应该从现在做起,不乱扔塑料袋、泡沫用品,减少白色污染,人人都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3)一起制作纸袋。

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增强幼儿垃圾分类意识。

2、了解垃圾分类法,将其运用生活中。

3、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班级里的三个垃圾桶、四种垃圾桶的图片、黑色笔、“可回收的垃圾”“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的字条以及白纸若干、实物垃圾(易拉罐、牛奶袋、树叶、铅笔头等)。

2、有初步垃圾分类知识,了解“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意义。

3、感受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活动重点:

把垃圾分类与幼儿生活联系在一起。

活动难点:

垃圾桶标志的设计。

活动过程:

1、结合生活经验,导人活动。

出示垃圾桶标志的图片(可回收、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电池垃圾桶)。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

把教室中的垃圾进行分类,应该用几个垃圾桶?

2、设计垃圾桶标志。

(1)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垃圾桶?

厨余垃圾(水果皮、骨头、鱼刺等);可回收的(废纸张等);其他垃圾(厕纸、擦鼻涕纸等)。

三个垃圾桶容易混淆,怎样来区分它们?

(2)幼儿设计垃圾桶标志。

①介绍材料、合理分工。

②动手设计垃圾桶标志。

根据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垃圾进行有目的的设计,进一步巩固垃圾分类的知识。

3、做好垃圾桶标志后,玩“垃圾分类”游戏。

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易拉罐是否要扔?铅笔头属于什么垃圾?

教师:易拉罐是可回收垃圾,那我们把它扔到可回收垃圾桶吧!

教师:铅笔头是什么垃圾?

教师:铅笔外面一层是木头做的没有毒,但是把铅笔芯和外面的木头粘在一起的黏合剂是有毒的,而且在最外面刷得油漆里有大量的铅。

4、延伸活动。

将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带回家,运用到生活中。

4868